[摘 要] 番茄果實營養豐富,具特殊風味,可以生食、煮食,加工制成番茄醬、汁,或整果罐藏。番茄是全世界栽培最為普遍的果菜之一,本文介紹露地春番茄栽培中的選地、整地、育苗、定植、田間管理、采收等一整套管理技術,對指導農民生產有積極意義。
[關鍵詞] 春番茄;露地栽培;整地;定植;田間管理
[中圖分類號] S641.2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7909(2019)15-84-2
番茄原產于南美洲西部高原一帶,為茄科番茄屬植物,在我國南北方栽培廣泛。番茄營養豐富、味道可口,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是蔬菜中高頻率出現在餐桌上的一種大眾果蔬。
1 選地
番茄對生長環境的要求不高,有一定光照時間的水田都可以種植。但是,為了保證后期番茄產量和品質穩定,最好選擇種植在土壤較肥沃、土質疏松、周圍水源充足、地勢平坦且坡度不能過大的地塊。番茄喜濕潤環境,但是其耐澇能力又很差,因此,要選擇排水條件較好的地塊。
2 整地
番茄不宜連作,要與非茄科作物進行兩三年輪作。對于種植地塊應進行秋翻曬土,耕深30 cm左右。曬土可以改善種植地塊的土壤結構,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減少土壤中的病蟲害,為番茄根系的生長創造良好的條件。深耕可以改善土壤的通透性,增強土壤微生物的活性,有利于土壤養分的分解。對于茬口安排頻繁進行曬土有困難的地塊,應在前茬作物收獲后,及時進行深耕,盡可能爭取較長的曬土時間。
3 培育適齡壯苗
要求幼苗定植時株高25 cm左右,具有七八片真葉,第一花序70%~80%現大蕾,莖粗0.7~0.8 cm,葉片肥厚,色澤濃綠,根系發達,側根多且密集。河南省春季栽培一般采用溫床育苗,苗齡一般掌握在60 d左右,出苗前應保持晝溫25~30 ℃、夜溫15~20 ℃,出苗后保持晝溫20~25 ℃、夜溫13~15 ℃。在達到兩三片真葉時進行分苗(可移入營養缽內或按10 cm×10 cm分苗)。緩苗期間宜保持較高的溫度,緩苗后保持晝溫20~25 ℃、夜溫15 ℃左右,定植前8~10 d進行低溫煉苗。
4 定植
定植適期一般為當地終霜后,地下10 cm地溫穩定在12 ℃,氣溫達到10~12 ℃時。河南省定植期在4月中旬。宜選擇在晴朗無風的天氣進行,在小高畦的兩個肩部破膜開穴栽苗,穴深10~13 cm,澆穴水后將子葉以下全部埋入土中,覆土封穴。
5 田間管理
5.1 水肥
定植當天應澆透糞稀水,應在五六天心葉開始生長、緩苗后澆水。地不黏時中耕(壟溝)松土,進行蹲苗。當有種植地塊50%的植株第1穗果長有約核桃大小時結束蹲苗澆水追肥,667 m2施入糞稀1 000 kg或尿素10 kg、腐熟餅肥50 kg。待番茄進入結果盛期后,應每隔5~7 d澆一次水,或者每采收一兩次果實后澆一次水,以保持土壤濕度。催果肥后,在第一穗果白熟時隨水667 m2追施硝胺15 kg,以促第二穗果膨大。在第一穗果采收后,再隨水追一次硝銨,以后均在每穗果實進入膨脹期時追一次肥,還可葉面噴施0.3%磷酸二氫鉀。
5.2 植株調整
5.2.1 搭架綁蔓。為了改善種植地塊的田間通風透光情況,減輕病害的發生,應在澆過緩苗水后及時進行搭架綁蔓,對于早熟品種多用小架,架高1 m左右。中晚熟品種多采用大架,架高2 m左右。常用“人”字架,插架后隨即綁蔓。
5.2.2 番茄的整枝方式。一是單干整枝。只保留主干,及時摘除所有側枝最上面一穂花,現蕾后花序上方留2片真葉摘心,一般每株只收兩三穗果。二是雙干整枝。在留果較多時宜采用雙干整枝方式,即除保留主干外,保留第一花序下的側枝,其余側枝全部除去。三是改良單干整枝。對于一些植株長勢較弱的品種宜采用此法,即除保留主干外,還保留第一花序下的側枝,讓這個側枝留一穗果后,上面留2片真葉摘心,其余側枝摘除。四是單干換頭整枝。進行越夏戀秋栽培時亦用此法,即主干留3穗果后上面留2片葉摘心,保留主干第二花穗下的側枝,側枝上留3穗果摘心。再保留側枝的第二花穗下的副側枝,每個側枝上都留3穗果摘心,如此繼續重復直至栽培結束。這種整枝方式由于經常更換生長點,使植株總是處于生長旺盛時期,因而可防止植株早衰。
5.2.3 打杈。打杈不可過早也不可過遲,第1次打杈是在側枝長至6~7 cm時進行,以后見杈就打。為了增強植株的光合作用,促進果實提早成熟,可摘除生長點,保留側枝基部的2片真葉。
5.2.4 摘心、去老葉。對于無限生長類型的番茄要及時進行摘心,一般選在當預留的果穗出現花蕾時,在果實上面留2片葉摘心。當第一穗果進入轉色期時或在第一穗果采收時,將下部的老葉逐漸打掉,以改善田間的通風透光情況。
5.3 保花保果
開花坐果前以控水蹲苗為主,大多數品種均要求在開花的當日噴涂2.0×10-5~2.5×10-5的復合防落妻進行保花保果。注意在選購保花保果素時,要選準良好的植物生長調節劑生產廠家,噴涂時不要濺滴到葉面上,以有效提高坐果率,進而達到增產增收的目的。
6 及時采收、催熟
露地春番茄定植后60 d左右便可陸續采收。鮮果上市宜在轉色期或半熟期采收。貯藏或長途運輸宜選在白熟期采收,加工番茄最好選堅熟期采收。采收番茄時要去掉果柄,根據果實的大小、顏色、形狀、有無病斑和損傷等進行分級包裝。
在植株上用1 000 mg/kg乙烯利手工涂抹或小噴霧器直接噴灑白熟果(注意不能噴到葉上,以防藥害),可提早紅熟,提早上市。對于果實的采后催熟,可用2 000 mg/kg乙烯利浸泡果實1~2 min,然后貯存在25 ℃左右條件下催熟,四五天即可轉色變紅。采收后催熟必須嚴格控制溫度,低于20 ℃催熟慢,低于8~10 ℃時易受凍害腐爛,高于30 ℃易引起腐爛。在番茄最后一批果實成熟前,可用2 000~4 000 mg/kg乙烯利進行全田整株噴灑,可提早4~6 d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