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麗 胡 斌 甘肅第七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材料費用的管控是保證建筑工程經濟效益的基礎,其不僅和工程造價有關,還和施工成本有莫大聯系。而不管是工程造價還是施工成本都關系到建筑工程的經濟效益,所以相關人員需給予材料費用的管控工作高度重視,通過采用多元化的管控方法,保證材料費用的管控工作效率,減少材料損耗,控制成本支出,增加工程效益。本文著重闡述建筑工程造價中材料費用的管控方法,詳細如下。
此風險主要存在于建筑工程報價環節,出現的原因為投標人對市場價格分析和調研工作做得不到位,進而造成投標價格偏低,致使企業在工程開展中出現經濟虧損的情況。特別是企業并未有效掌握新的計價規范,它對材料消耗的把握條件既能是企業定額又能是地方定額,但材料原始價格一定要滿足市場規律,所以,企業一定要不斷增強自身掌控能力。
建筑工程項目開展中難免會出現變更現象,而工程變更具有較強的不確定性,例如,材料數量的增加或者是減少,材料類型的轉變等,都會導致檢查工程造價變多,加大施工成本等。實際上,變更風險具有一定的雙向性,其不但能夠起到正效應,還能起到負效應。正效應指的是變更之后的材料費用會比市場價格更高,對承包商獲取更多的經濟效益具有積極作用,而負效應指的是因為各類因素造成承包商經整體效益受損。
建筑工程造價中材料費用的管控工作一定要有合同作參考,其能夠保證三種類型的材料價格得到高效控制,如不固定材料、固定材料、限制調整材料。其中不固定材料價格控制是通過與市場變化狀況相結合,對材料購入時的市場價格展開調整與計算。從表層上看,此種方式能夠將市場風險完全的規避掉,但是其實此種風險是被轉移到了業主的身上。這種方式更適用于施工周期剪短的工程項目;固定材料價格控制為材料價格是完全依據投標時所定的報價進行的,這其中不會全面考慮市場變化等問題,當然若是市場內的材料價格飛速上漲,將會給承包商的經濟效益帶來巨大損害,若是損失掉的資金高于違約金的話,其會選擇終止雙方合作,這對于業主是極大的不利;限制調整材料的價格控制是通過在全面分析市場價格起伏情況的前提下,依托標準幅度進行調整的手段。所以,在合同管理實踐中具體應用那種控制方法,還需要具體分析之后做出恰當的選擇。
建立切實可行的施工材料管理制度對于建設單位而言十分重要,在有健全且高效的材料管理制度作支撐,才能確保施工材料的采購質量及成本滿足預期目標。另外,因為建筑工程之中牽涉的施工材料類型比較多,且數量較大,健全的材料管理制度還可以加強材料管理的有效性,讓建筑施工順利開展。另外,這還有利于工程造價內的材料費用風險管理。同時,企業還需在不斷增強和業主間的溝通,構建完善的材料確認簽證,這對施工企業和業主在材料費用風險管理上都有積極作用。簽證表示規范的簽字確認方法下可以確定建材性能、特點、分類等,如此才能切實實現控制材料費用、降低材料風險的目的。對于建筑施工企業長期發展來講,建立管理制度,優化確認簽證至關重要,這都是保證施工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基本條件,所以有關人員需要給予其高度重視,將其內含的作用在企業發展中全部發揮出來。
對于一些施工周期較長的額建筑工程而言,其不但有較高的造價,而且還會導致建材價格發生波動,進而給承包商與業主簽訂的合同全面落實帶來影響,加大了工程施工安全問題與隱患。在該種狀況下,承包商與業主都需要不斷加強建筑工程項目的材料費用風險管控力度,應用切實可行的防范手段,以保證工程施工可以有序進行。在建筑項目實行中展開匯總工作,若是出現材料價格不斷上漲而影響雙方合同正常履行時,需要對出現的具體原因進行全面考慮,厘清相應責任。若是因為客觀因素而導致建材價格上升,可以由雙方一同承擔,當然若是在施工中因為承包方或是業主單方面因素導致建材價格上升,則由相應的一方承擔所有的責任。為此,在建筑工程造價中材料費用的管控中一定要細化工作責任,避免出現無人認責的情況,造成雙方糾紛。
綜上分析,當前建筑工程造價中材料費用的管控工作還存在些許問題,比如欠缺完善且高效的管理制度、管理方式有待加強等,為了保證建筑工程造價的合理性,相關人員需做好上述問題分析工作,找出具體原因,制定與之對應的優化措施,如注重合同管理,控制費用風險、建立管理制度,優化確認簽證、增強風險管控,細化工作責任,進而保證建筑工程造價中材料費用的管控實效性,提高建筑單位的綜合效益,為加強其市場競爭力打下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