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鋒 中國甘肅國際經濟技術合作總公司
在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大環境下,我國建筑行業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建筑工程建設規模拓展、數目增多、樣式豐富化,迎合了現代群體的多樣化需求。但是建筑行業在高速發展的進程中,也衍生出很多工程管理問題。建筑工程施工工期漫長,故而加強施工進度與質量管理具有很大現實意義。施工進度管理是施工單位對工程從準備階段到具體施工階段再到驗收階段所進行檢查活動的總稱,及時探查到影響施工進度的因素,整改不合理部分,進而確保工程能如期完工。
施工管理的目標對象以施工項目為主,其將雙方簽署的合同為依據,依照項目的施工計劃,合理配置資源,有目的性、有序的達成施工目標。建筑項目的施工管理主要由合同管理、信息管理、組織協調、進度控制、質量管理、安全及資金管理七部分構成,共同形成了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全過程。
在建筑工程施工期間,進度控制是重要內容。從宏觀層面上分析,工程進度控制是對各工序的合理安排與分工,并細化各流程的進度。進度控制工作時先擬定詳盡化的計劃進度,其通常是由施工組織規劃、開工日期、合同及竣工日期構成的,故而應加強設為進度計劃制定的主要參數[1]。
施工人員是建筑工程的最終執行者,其影響工程施工效果。現階段,部分施工人員的安全意識淡薄化,進而為工程施工埋設了諸多安全隱患,降低工程施工質量,增加返工、停工等情況發生率,延長了工程施工工期,增加工程成本,甚至誘發嚴重的安全事故。
在建筑項目施工期間,材料是影響其質量的主要質量。建筑行業中設計的材料類型繁多,故而對原材料質量控制時存在較大難度。部分監理人員主觀的認為可以通過抽檢方法控制原材料質量,但磚、砂、石等材料離散度較大,其在工程建設中廣泛應用,所以抽樣檢查很可能形成較大誤差,難以實現預期的工程管理目標[2]。
施工技術管理是呈現施工企業整體能力的重要“載體”,保證施工技術管理質量,能協助施工單位塑造良好的社會形象,進而使工程施工質量與安全性得到基礎保障。但是現階段,很多單位對施工技術的管理能力參差不齊,顧此失彼,尚未實現系統化、規范化,難以保證工程施工質量、減縮工期。
在項目施工開始前,應立足于工程實況調整施工計劃,依照設定的開竣工日期和每天、每月預計完成的施工任務,以迎合進度控制節點對應的設計要求。并結合工程施工期間所形成的各種臨時性改變,科學、靈活的安排施工計劃,力爭做到對施工計劃、進度的動態式管理。若能實現對施工進度計劃的有效調整管理,則有益于能實現對工程施工成本、工期的事前管理。
常規的施工進度管理是依照月為進度去組織規劃的。但為實現對工程施工計劃檢查結果的更有效完善。還需要結合每周施工進度計劃作出縱向分析,每周均要組織施工管理人員開展班組會議、認真檢查每周工程完成狀況,并設定下一周新的工作計劃。也應該把施工計劃的檢查與進度管理工作細化至每天,依照工程具體施工實況對日進度作出整改,進而真正貫徹落實有關施工計劃內容。
應依照工程施工現場實況做好施工進度的總體編制管理工作,歷程在合同限定的期限中落實所有施工任務。在施工單位接收到施工圖紙后,應依照工程技術內容去擬定計劃進度書,并將進度書設為依據去進行施工、監理等內容,保證每一施工流程具有有效的進度審核。
建筑工程原材料與機械設備均是影響工程進度、質量的主要因素。施工材料有原材料和半成品之分,在建筑項目施工期間,不同子工程、工藝技術等對材料提出的要求有別,工程管理人員應重視材料管理,針對各項工程材料進行現場取樣、合格度檢測、生產試
驗等工作,提前預測施工階段可能出現的問題并編制相應的處理方案。材料采購員在采購期間,也需要做到貨比三家,落實材料采購的有關手續,從多個角度評價材料供應廠家的社會信譽度,簽署材料采購合同,確保材料供應和項目施工的同步性,以保證工程能按期竣工[3]。針對工程施工期間使用到的機械設備,則應指派專職人員定期檢查、維護與修理,以確保其處于良性運轉狀態中,在確保施工安全的基礎上,盡量減縮工期。
對于建筑工程而言,做好施工管理與進度控制工作,其終極目標是提升工程項目的經濟效益。在工程進度管理實踐中,一定要做到有效調整,科學利用現實施工狀況及技術策略進行整體化規劃管理,以確保建筑工程能依照合同要求按期竣工,并且能符合項目自體高質量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