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利 中鐵三局集團廣東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首先,圍護結構滲漏水。圍護結構作為第一道防水,因灌注樁質量把控不嚴、旋噴樁質量不達標等,都會導致止水帷幕失效而影響車站的防水效果。其次,柔性外包防水滲漏水。卷材施工時,搭接不夠、粘接不牢,或是在混凝土施工時拉裂、脫落等,都會對車站防水造成影響。另外,混凝土結構滲漏水。混凝土振搗不密實,以及施工縫、變形縫處理不當等;或是混凝土分層澆筑質量控制不當,以致形成施工冷縫而影響混凝土防水性能。
圍護結構旋噴樁施工作為車站首道防水,其是提升防水施工質量的重要環節,因此,在該施工環節中務須掌控以下施工要點:首先,對水泥漿液進行合理配比、對鉆機的規范轉速做出科學設定、調整鉆桿角度的基礎上控制沉(提)鉆的速度,且要依照前期設定標準來形成止水帷幕。其次,若開挖環節的滲水點偏大,則應優先對滲水部位實施引流操作,以此促使樁間網噴質量得到有效保障。直至樁間網噴達到一定強度時,再封堵引流管。若開挖環節的滲水點偏小,則可用速凝劑(堵漏王等)對滲水點進行前期的封堵,進而完成樁間網噴。然后,再對留存的細小滲水區域應用速凝劑進行再次封堵,以此確保網噴面處于干燥狀態,便于對防水基面進行后續的找平作業。
(1)防水基面找平。待樁間網噴結束,基面表層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毛刺,需實施基面找平操作。而在實施找平作業后,基面形態應滿足平整性、堅實性、光滑性以及清潔性等要求,且應無起砂或起皮等問題。同時,對于基面的陰(陽)角,也要做好倒角操作。
(2)防水卷材施工。實施防水卷材操作前,應對基面進行檢查,避免基面中存在積水或滲水現象。隨后方可實施防水卷材的鋪設。為確保混凝土與卷材緊密結合,應于澆筑混凝土作業前,先去除粘附在卷材外部的隔離膜。須注意的是,在搭接過程中,要暫時保留隔離膜使其起到良好的臨時保護作用。施工時,應確保卷材順直且平整,并要對搭接尺寸予以精確測量。同時,卷材端頭搭接處,需進行交錯性排列。用膠錘對接口位置實施輕錘作業,搭接位置上層需將定孔進行覆蓋,且盡量將相鄰卷材的搭接寬度控制在10cm左右,并盡量減少短邊搭接現象。對于防水層出現破損的位置,應及時做出修補。
(3)防水涂料施工。應用砂漿對基面所出現的氣孔、蜂窩以及裂縫等情況,做出及時的修補,待基面平整、光滑,且處于干燥狀態下,再實施后續的頂板防水涂料施工。將依照設計配合比配置的防水涂料在基面上進行均勻傾倒。隨后,以均勻的設計厚度進行防水涂料的刮涂作業。待基面上被第一層防水涂料覆蓋,直至干燥固化后,再進行二次刮涂,以此確保防水基面的防水效果。直至第二層涂料固化后,再對側墻預留的預鋪防水卷材做折下處理。將隔離膜撕下并將其與防水涂料層利用密封膠進行黏合封口,隨后在防水涂料層上利用油氈紙鋪設,使其成為隔離層,為后續的混凝土澆筑施工奠定基礎。
(1)防水混凝土澆筑。混凝土澆筑時應確保適宜的作業溫度,通常情況下,以12℃~30℃為宜。同時,混凝土澆筑時應確保分層和分段進行搭接,防止間隔時間過久而導致冷縫的出現。澆筑過程中,應確保振搗的密實性。一方面,要保證振動棒插入振搗分層下部長度≥50mm,以此避免分層接縫的生成;另一方面,需要在澆筑混凝土表面并未存在塌陷的情況下,確保氣泡不再生成。在進行后續的養護過程中,應確保混凝土表面潮濕的情況下,使澆水養護時長≥14d。若存在明顯的氣候變化,則應對混凝土內外溫差做出控制,且使其內外溫差處于25℃之間。
(2)施工縫處理。為防止混凝土澆筑過程中發生位移現象,應依照施工縫所處高度及位置,將鍍鋅鋼板止水帶安置于底板或側墻的中心位置處。待混凝土凝結后,便應進行混凝土表層的鑿毛作業。其中,鑿毛率應≥90%,且作業深度應≥1cm。隨后,將混凝土表層的浮漿或砂石進行及時的處理,并用極速水流將其沖洗干凈。施工縫位置處應將模板進行實時的加固處理,以此避免混凝土因振搗而出現泡沫或漏漿現象。并且,為避免施工縫砂漿不出現蜂窩空洞,并確保砂漿澆筑飽滿,應在進行新混凝土澆筑前,順著施工縫位置,均勻的鋪設厚度在3cm~5cm 之間的同等標號砂漿層。在此過程中,還應對施工縫澆筑混凝土進行細致的振搗,確保新舊混凝土能夠結合緊密。除此之外,在對施工縫澆筑混凝土實施振搗作業時,應防止振搗棒碰觸造成止水鋼板損壞。
隨著各地區地鐵建設項目的愈發增多,地鐵車站的防水施作質量愈發成為眾多建設方所集聚關注的焦點內容。為促使地鐵車站的防水施作質量得以有效確保,各參建方務須對其相應圍護結構、柔性外包、混凝土結構等關鍵部位的施作質量予以嚴抓緊控,并將“嚴格依圖施工”、“緊抓細節不放松”、“科學合理動態管控”、“事先預防妥當處治”等相應管控舉措予以根本貫徹落實,進而為構建優質地鐵項目“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