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白城人工增雨基地原為白城人工降雨基地,是隸屬于吉林省氣象局管理的吉林省政府直屬事業單位。
1992年,吉林省政府為解決吉林西部春季“十年九旱”的自然狀況,掛牌成立了白城人工降雨基地,同時加掛白城地區人工降雨防雹辦公室的牌子,隸屬白城地區行署管理。單位主要職能為負責全區人工降雨和防雹工作。由省政府投資,在日偽時期遺留機場的基礎上,經過重新勘測設計建設有飛機起降跑道一條、航管樓一座、停機坪及聯絡道等基礎設施。1993年,白城撤地設市,白城人工降雨基地成為隸屬白城市政府管理的參公事業單位。
2002年,為加強吉林省人工影響天氣工作,提高農業生產和改善生態環境的能力,省政府為基地購買Y—12Ⅳ型飛機一架。按照民航部門規定,飛機必須由航空公司運營,因此組建了白城通用航空有限責任公司。公司為國有獨資企業,隸屬于白城人工降雨基地。目前公司有飛機兩架,另一架為Y5—B8002。公司于2003年4月15日正式成立,東北民航管理局頒發公司經營許可證。
2010年,經中國氣象局、吉林省政府共同協商研究,為了理順白城人工降雨基地的管理體制,同意整建制上劃為吉林省政府直屬事業單位,由吉林省氣象局統一管理,并更名為吉林省白城人工增雨基地。目前,基地有正高級專業技術職稱2人,副高級專業技術職稱6人,內設機構有辦公室、氣象臺、飛行保障科及地面保障科。調整后,不再承擔白城地區防雹工作職能,而主要職能即負責全省飛機人工影響天氣的實施工作。
白城大青山機場位于白城市北郊,距市中心6.5 km,占地面積2.47 km2。機場始建于日偽時期,為空軍二級永備機場。1991年11月,省政府與空軍協商同意,確定白城大青山機場由白城人工降雨基地管理及使用。2002年12月,民航東北地區管理局批準為白城通用航空有限責任公司機場,由白城通航公司使用,同時也是吉林省人工增雨專用機場。現有800 m×27 m跑道1條,1100 m2航管樓一座,停機坪、聯絡道等共計4200 m2。另有車庫、自動氣象觀測站、油槽車等基礎設施。多年來,吉林省白城人工增雨基地依托白城大青山機場為吉林省抗旱增雨、農業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做出了突出貢獻。
白城通用航空有限責任公司是目前我國氣象系統唯一一家擁有自己的飛機、自己的機場、專門從事人工影響天氣的公司。自公司成立以來,主要承擔全省飛機人工增雨任務,2003—2009年,每年4月1日—7月15日執行本省人工增雨作業,完成本省任務后,先后到河南、青海、甘肅以及山東等地執行過人工增雨任務,得到兄弟省市的認可;2007、2008年還分別到上海、青島執行特奧會、奧帆賽的保障任務;2009年5月奉命到黑龍江省伊春執行森林滅火任務;2012年,保障吉林省延吉市成立60周年大慶活動。近兩年春季,飛機轉場吉林省東部長白山地區,實施人工增雨(雪)作業,有效降低森林火險等級,為森林火災的提前預防做了積極工作,得到當地政府的充分肯定。公司運營16年,截止2019年11月底,飛機已累計飛行2276 h,起降1442架次。

白城增雨專用機場
在完成農業生產和生態文明建設增雨作業的同時,增雨基地更在實際工作中與駐訓部隊合作共贏,信息共享,共享基礎設施,將白城大青山機場的樓房無償提供出來供駐訓部隊使用;踐行軍民魚水情,有力保障邊防部隊運送傷員,為挽救官兵生命安全做出貢獻,得到黑龍江省軍區黨委的特別感謝;互通科學技術,不斷加強與駐場部隊的溝通協調,共享跑道風、場壓等氣象信息,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車同軌、書同文”的問題。不僅促進了吉林省氣象部門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更以此助力了吉林氣象脫貧攻堅工作。
吉林省白城人工增雨基地的成立與發展,開創了吉林飛機人工增雨事業的新篇章,開啟了吉林通用航空事業的新征程,開拓了吉林抗旱及森防的新道路,為吉林氣象事業大發展的偉大歷程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Advances in Meteor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9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