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人在觀測天象時,發現彗星是一種帶著尾巴的星星,其形狀很像“掃把”,同時,受認知的局限,人們又很容易把災禍、戰爭等原因歸結到天象上,所以彗星便被人們認為是不吉利、災難的象征,俗稱“掃把星”。
誰說“尾巴”是“掃把”
在茫茫宇宙中,我們原本是一個個不起眼的、冰冷的小天體。而當我們靠近太陽時,在太陽光的魔法下,我們就會脫胎換骨,變成身披彗發和彗尾的“彗星公主”!彗發,是一層稀薄、模糊的大氣,而彗尾則由氣體和塵埃組成。
在通常情況下,我們有兩種尾巴——一種是離子尾。它是由太陽的紫外線將我們身體里的物質變成離子之后,被太陽風刮到與太陽相反的方向;另一種是塵埃尾。是我們身上一些很大的塵埃顆粒,受到太陽光壓的作用之后,就變成了一條寬大的彗尾。
我們的尾巴可不是千篇一律的。比如,歇索彗星就有6條尾巴,展開時呈44度角,像一把大扇子。它一般不愛出門,只在1744年出來溜達了一次。我們中還有一位神秘的成員,1976年3月光臨了中國東部地區的天空,它的尾巴好似孔雀開屏,南到海南島,北到黑龍江,人人都為它的風姿折服!遺憾的是,人類光顧著看熱鬧,還沒給它起名字呢!
彗星從哪來
說到我們的身世,其實我們也不太了解。這主要是因為在我們家族成員中,有些太年輕,還不記事,有些又太老,都幾千歲了,記性不太好……最后,還是人類告訴我們,在宇宙中,短周期彗星大多數都來自于海王星軌道以外的柯伊伯星帶,而長周期彗星的“爸爸媽媽”很有可能是奧爾特云,它是一個由冰冷天體組成的球狀云團,距離太陽有3000~100000個天文單位。
這片“奧爾特云”不是一般的星云。它更像一個“彈藥庫”,里面儲存著很多“彗星寶寶”——就是一個個冰和石塊組成的球殼。當它們受到附近恒星引力的吸引,就會從奧爾特云中“逃跑”出來,偷偷地在太空里逛上一圈。有時需要幾百萬年的時間,它們才會來到太陽系,變成一位華麗麗的“彗星公主”。
小心暴脾氣
1994年,人類圍觀了一次難得的“宇宙打架現場”。一顆名叫“蘇梅克-列維9”的彗星與木星發生了沖突。它這么做,主要是為了“報仇”。因為在1992年6月,它曾經接近過木星,但因為距離木星太近,結果被木星強大的潮汐力撕裂開來,變成了一個個直徑不足2公里的碎片。
這還了得?一顆好好的彗星,怎么能就這么任你宰割?兩年后,也就是1994年6月16日~22日,這些碎片以每秒60公里的速度,與木星的南半球相撞了。據觀察,這一撞在木星上留下了一系列傷痕,還持續了好幾個月。
可別忘了,當年,恐龍很有可能就是因為遇到這種事情而滅絕的!所以,人類最好記住,我們的脾氣可是很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