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光龍
文化的本質是價值觀,是“一個群體區別于另外群體的集體思維”。學校管理者文化是一個全新的概念,它以學校領導和中層干部組成的特殊管理群體作為研究視角,關注管理者在學校育人環境中和教育教學管理中形成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方式。領導干部作為推動學校發展的“關鍵少數”,既是實施管理的主體,也是參與管理的客體,其所承擔的諸多角色和表現,決定了其不同于其他社會群體的思想、態度、行為、價值取向等方面的特征。
一、學校管理者文化的內涵及概念辨析
結合不同學者對文化內涵的表述和理解,筆者認為,學校管理者文化是指管理者這一特殊群體,在學校教育環境中共同遵守的行為規范、擁有的群體意識和信奉的價值觀念,其中價值觀念是學校管理者文化的核心。為進一步明確學校管理者文化這一概念與其他相關概念的區別,筆者進行了以下辨析。
一是學校管理者文化與學校文化。學校管理者文化建設是學校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學校文化的整體構建,學校管理者文化也成為了學校教師文化和學校學生文化之外的重要補充,三者在學校教育環境中所具有的獨特的行為方式、態度傾向、心理意識、價值觀念等,既彼此交融,又相對獨立,在促進學校效能提升和學生發展過程中發揮著不同作用,是提升學校整體文化建設水平的三個關鍵要素。
二是學校管理者文化與學校管理文化。學校管理者文化是學校管理文化的一個“子集”。學校管理文化注重師生在學校管理實踐過程中形成的文化形態,強調管理過程面向全體師生,文化成果由師生共同創造形成。而學校管理者文化則強調由校長、班子成員及中層干部這一特殊群體主導,并在學校管理過程中創造精神財富和物質財富。在管理者文化形成的過程中,管理者角色的特殊性決定了管理者既是管理者文化形成的“導演”,也是管理者文化呈現的“演員”,它滲透在學校管理的各個方面和各個環節。
二、學校管理者文化建設的現狀
為進一步了解學校管理者文化建設的現狀,筆者采用自編的《學校管理者文化建設問卷》,通過五點計分的方式,對不同類型、不同地域、不同職務的教師進行了調查,并得到了以下結果。
一是學校管理者文化建設的認同度普遍較高。所有問卷中題目的平均得分均高于4分。其中,維度一“行動規范”的平均得分為4.43分(標準差為0.66)、維度二“群體意識”的平均得分為4.44分(標準差為0.68)、維度三“價值觀念”的平均得分為4.54分(標準差為0.63)。這一結果表明,在新時代背景下,各學校均重視“文化立校”,領導干部都在自上而下地加強作風建設,努力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以形成良好的示范效應,促使教師對學校管理者文化的高度認同。
二是學校管理者文化建設存在不同程度的差異。通過對調查數據進行差異性檢驗發現,管理者文化建設的三個維度在學校的等級之間、地域之間和屬性之間存在顯著差異。在各學校大力推進管理者文化建設均取得階段性成效的同時,初中學段、城市地區、民辦學校的管理者文化認可度更高。此外,通過對幾所初中民辦學校的調研發現,這些學校雖然辦學時間相對較短,但辦學成果均得到了社會較高的認可。這反映出學校管理者文化建設與學校的辦學實效之間存在一定程度的相關,良好的管理者文化建設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辦學實效,而辦學實效又能夠使師生更加認同本校的管理者文化。
三是學校管理者文化建設兼具時代性和特色性。學校管理者既是帶領學校發展的“頭雁”,也是踐行時代使命的“排頭兵”。學校管理者身份的特殊性決定了其行為方式、群體意識、價值觀念等必然會受到時代的影響,打上時代和職業的烙印。如行為規范維度中的“聯系群眾”、群體意識維度中的“擔當意識”等,均是新時期黨對領導干部提出的要求,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同時,由于各學校的辦學理念、辦學目標、辦學特色等各不相同,故每所學校制訂與踐行的“工作愿景”“育人目標”都彰顯出各自的特色。
三、學校管理者文化的培育與建構
一是創設“開放有序”的管理環境,奠定管理者文化之基。環境是彰顯文化、傳遞價值的重要載體。從文化學的視角看,學校文化育人的功能主要是通過顯性的文化教育與隱性的文化熏陶來實現的。身處校園中的師生,時刻會與身邊的人、事、物、景進行“對話”,其精神生活也正是在這種“對話”中得以塑造、陶冶和提升。從這一角度來看,學校管理者文化就是一種文化氛圍和精神塑造。因此,作為學校的管理者,在培育和構建學校管理者文化時,應注重管理環境的創設,充分發揮場域所蘊含的教育價值與積極作用,讓每一個細節都以潛移默化的方式對管理者產生積極影響,同時也向師生傳遞管理者群體的價值取向。此外,學校管理者還可以借助網絡媒體,通過資源共享的信息平臺,營造開放的管理氛圍,激發團隊的向心力。
二是確立“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塑造管理者文化之魂。 “人”是學校教育與管理中的核心因素。心理學研究表明,個體的工作動機將影響個體的自我管理行為機制。因為“人”可以對自己的思想、行為、意識進行評價,并根據自己的內在驅動力和需求來調整、控制自己的行為,最終付諸實踐實現目標。“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就是要重視個體自我價值的實現,主要體現在“人”的自我管理、自我完善和自我實現等方面,通過創造出更好的成績完成自我實現,或通過落實好“文化立校”的使命完成自我實現。
三是健全“科學有效”的管理制度,打造管理者文化之本。制度是確保組織目標得以實現的重要保障。“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管理者應以滿足師生的需求、服務師生的發展為目的,制定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確保最大限度地發揮制度的約束性和規范性,營造公平公正、健康有序的辦學氛圍。同時,學校管理者還應注重自身的管理。通過制定針對學校管理者群體的激勵、獎懲、考核制度,給能干事、想干事的管理者以更大的發展空間,營造管理者之間良性競爭、和諧共生的管理生態。特別是在新辦學校中,更要通過制度建設和滲透管理者自身文化,為學校其他文化的建設起到示范和引領的作用。
(責任編輯 ? 姚力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