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永亮
好心提醒
小陳,是原來單位的考勤員,中等個兒,不胖不瘦,凹兜臉略帶雀斑,戴著黑邊眼鏡,說話快人快語。
第一次見到她,是2007年10月,我剛從合資公司調回后不長時間。那天,我隨部長來到焊接車間打泵工段檢查工作,見到了當時正在做檢查員的小陳。
“小陳工作挺認真,打泵這一塊的檢查多虧有她,放別人我還真不放心?!睆牟块L的語氣中,我聽得出來,部長對她還是蠻信任的。2012年,因當時的考勤員不知為何與部長鬧了點兒別扭,一氣之下調離了單位,小陳陰差陽錯地從打泵檢查員直接進了機關,接替走的那位,當上了考勤員。
那時,我是質管科長了,負責上市公司質量管理等各項事宜,整日因為各種瑣事忙得不可開交。平日里與小陳相安無事,一團和氣。從幾個試驗員和檢查員口中,時常聽到大家對她的不滿,也無非是領辦公用品、加蓋部門公章、請假加班之類的雞毛蒜皮事,也并未真正在意。
過了不久,我當上了部長助理,主管技術科和質管科。兩個科長一個是上市公司高管的妻子,另一個是中國計量大學的高才生,顯然對我這個只有大專文化的半大老頭子,不太當回事,不僅工作很少告知,連公司QC(質量控制)成果發布會這樣的大事,居然都默不作聲。面對“不太聽話”的他們,心慈手軟的我很郁悶。
“你是部長助理,他們應該聽你指揮呀!”小陳不止一次地善意提醒我。我無奈地說,一個是公司高官的老婆,一個是目中無人的小鮮肉,在他們眼里,我這個50多歲才混上助理的主兒,他倆怎會放在眼里,大事小情都直接向部長匯報,把我這個部長助理完全“隔”了過去。
“你心太軟了,這樣對你不好,畢竟技術科和質管科是你分管的,你要向部長負責呢!”小陳還是屢次這樣提醒我,偌大的部門,沒有第二個人跟我說過這話,我承認她說得有道理,不知何時,竟開始打心底里對她有幾分好感。
可后來發生的一件事,讓我徹底改變了對她的看法。
慢病醫保
2015年春夏之交,我得了糖尿病,住了3周醫院,待血糖穩定后,才去上班。
“助理,你填幾個加班吧,要不然這工資不好做呀。”我剛到公司,小陳便來找我。
她來找我,也算是好意。因為她知道,我自從當了科長后,每月加班加點無數,卻從未上報。或許是因為在合資公司養成的習慣,我始終認為管理人員整理報表和資料本身就不算加班,這是我在合資公司任職5年學會的一種職場態度。
那個月的工資條發下來后,我一看,傻眼了。以往6開頭的實發竟然變成了4開頭,連當月部長給的1500元績效獎勵也給“沖”了。我很是不快,依稀記得國家對工齡30年以上的老員工,每年因病住院治療應該有相關政策。于是,上網去查,結果還真找到了“連續30年工齡每年有不超過2個月的醫療期”這樣的規定。
按照《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規定》,職工工作年限10年以下的,在本單位工作時間5年以下可以享受病假3個月,5年-10年可以享受6個月。病假最長時間可達24個月,30個月內休完即可。我拿著從電腦上打印出來的規定,滿懷希望地去找小陳說事。
“我是按公司制度,病假給開80%工資這個規定做的工資表,不知道國家還有這樣的規定,再說之前也沒人告訴我呀!因為您的工資太高了,所以扣得多。”沒想到,小陳的回答還挺理直氣壯。
“那也不能生病住院半個月,扣2000多???連獎金也一分沒有?照這樣誰還住得起醫院,得病就是死路一條,太不合理了!”
在我看來,這簡直就是天下奇聞,所以憤憤不平??缮滓呀涀龀闪耸祜垼荒芨?,也不可能下月再補,只能打掉了牙齒往肚子里咽,悻悻地回去了。
工資的事情發生沒幾天,小陳滿臉堆笑地跑來找我,說:“助理,協商個事兒”那神情有些神神秘秘的。
原來她80多歲的老父親得了多種慢性病,每月醫保開藥花不少的錢,她知道我是個“糖人”,每月也享受慢病醫保,便想和我相互調劑些藥,理由是“那樣就都不用再自費了”,還口口聲聲稱“都能用的著”,我當時沒好氣地直接回絕了。
求人寫稿
大概又過了一年多,一日,小陳對跟我說:“我老公到現在還不是工程師呢,今年打算申報,可還差一篇論文。助理,您是高手,還經常寫稿,幫我們個忙唄?!边€說要求不高,在集團主辦的《高壓電器通訊》上發稿就行,到時評中級職稱能用上。
之前,她曾向我詳細介紹了老家農村宅基地被強征的事情,想讓我幫忙給寫一篇,我沒有答應。寫稿對我來說不算個難事,平時也經常給人寫,看著她那滿臉的真誠,這次我動了惻隱之心。
小陳要求她老公必須是第一作者,這對我來說也無所謂,反正我寫的稿子多了。6000多字的安全論文發表了,對小陳老公申報建筑系工程師并沒有派上多大用場,但小陳仍數次特邀說要“請客”吃飯,我實在拗不過,最后還是參加了僅有我們兩個人的“請客”,花了48元,算是她對我的回報。
2017年下半年,不知是否與上級的巡察巡視有關,小陳名義上是考勤員,從事的工作卻變成了只負責做工資表,其他統統不管了。過了一段時間才知道,原來是辦公室主任換人了,她卻跟我美其名曰:“年齡大了,還有一年多就要退休了,該讓年輕人干了?!?/p>
“是呀,歲月不饒人呀,整天在喊的小陳竟也快50歲了。”人將退休,其言也善。面對著依舊笑瞇瞇的小陳,想起她8年考勤員期間的一系列交集,我不由得在心底深深地感慨。
“由她去吧!”職場上誰都會有這樣的結局,早晚都有“畢業”的那一天,只是其中有些人有些事,盡管令人不快,或許也是在情理之中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