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案急呈
申請人易某與單位簽訂了5年的勞動合同,期限到2020年3月。2019年1月單位安排易某休年假,由于單位經營原因,安排的年假天數超過了易某應休的年假天數。2019年7月易某因違反勞動紀律被單位解除了勞動合同,同時,單位要求易某將多于折算應休年休假的天數扣回,并按其多休天數返還部分工資,直接從其7月份的未發工資中扣除。易某找單位論理不成后,向當地的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請求裁決單位返還被扣工資。
申訴人
年假是單位要求我多休的,又不是我自己申請多休的,憑什么要再補回去?哪有已經被要求休的假再要回去的道理!
被訴人
葉某2019年的實際年假天數超出了其應休的年假天數,年假屬帶薪休假,其超出的天數,不屬于年假,不應獲得勞動報酬。
仲裁庭
申請人的請求得到了當地仲裁委員會的支持。
單位根據國家規定安排職工休年假是合法合規的,但對被解除勞動合同的職工,多于折算應休年休假的天數扣回是不合理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令第1號《企業職工帶薪年休假實施辦法》第十二條規定:“用人單位與職工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時,當年度未安排職工休滿應休年休假的,應當按照職工當年已工作時間折算應休未休年休假天數,并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資報酬,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資報酬。”
“折算方法為:(當年度在本單位已過日歷天數÷365天)×職工本人全年應當享受的年休假天數-當年度已安排年休假天數。
“用人單位當年已安排職工年休假的,多于折算應休年休假的天數不再扣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