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持人】
都說婚齡達到7年以上時,對另一半早就沒有感覺了,但在親朋好友等社會關(guān)系體系里,還要維持一個看起來很恩愛很幸福的樣子。有調(diào)研公司的數(shù)據(jù)顯示,近60%的人表示要在人前假裝幸福,那40%不假裝,也許是懶得假裝。事實果真如此嗎?
【被采訪者言論不代表本刊主持人觀點】
幸福不說話
梁女士? 38歲? 行政總監(jiān)
【訴說】大多數(shù)上了年頭的婚姻,都難免走到無話可說的境地,我家也如此。吃飯時各坐餐桌一邊,幾乎沒什么交流,飯后也是各做各的事,各看各的書。雙休日都睡早覺,起來后我忙家務(wù)他去健身,晚上一起到飯店吃飯,也很少交流。早晨如果坐他的車上班,經(jīng)常一路無語,除非從綠化帶里,突然跳出一個人來,我會喊聲“小心開”,他說嗯,知道了,然后仍是一路無語。
有時同車去鄉(xiāng)下看望老人,因為誰都不說話,安靜的氣氛容易讓我犯困。當我把頭靠在靠背上想打個盹時,他立刻幫我把椅背向后調(diào)到最舒適的位置,并說“放心睡吧”。睡不著時,我也不纏他說話,他還是專注開車。不過,車內(nèi)已經(jīng)慢悠悠地響起音樂,雖然不全是我愛聽的,但我一說哪個好聽,他就放哪個,有時沒聽夠,我說,再聽一遍吧,他就干脆單曲循環(huán)。盡管車途相處沒有滔滔不絕的話題,但始終不愿有誰打擾。那段時間里,我們都不接電話,覺得在車里各自一左一右地待著,是美好的時光。
我有什么就說什么,跟朋友多次提到與老公的相處狀態(tài)。她警告我,沉默的婚姻,是危險的信號。所以有時,我會有意識地拉他說幾句,他也敷衍地回應(yīng)。大多數(shù)時候,我們都留意不到沉默,那種互不騷擾的感覺,其實是挺舒服的。有過一段時間,對這種沉默解讀太復(fù)雜,總覺得他哪兒不對勁了,不停地追問:“你怎么了?”他語氣冷淡:“沒什么。”“不對,你明明有什么,有心事吧?”
我的思緒迅速轉(zhuǎn)動,把他不說話的原因,都在腦袋里過濾一遍——要么我可能做了什么事,惹他不高興了;要么他可能有什么事瞞著我,因而顯得心事重重。男人不想說話時,女人的腦袋會越想越多,也會往最壞的方向想。甚至,我曾立即揮手叫輛出租車回娘家,而且還把手機關(guān)掉,不讓他有解釋的機會。
回到家不久,他跑過來按門鈴,這是來和解的,但沒動嘴,只是把一張紙條夾進門縫,寫了他在想什么事情,思考某個項目,還有合計周末帶我去哪家餐廳,所以幾乎沒聽到我跟他講話……
雖然沒說道歉話,但用這種推心置腹的方式交流,讓我覺得他的沉默可以原諒。而且,看完紙條也會得到一些暗示,漸漸明白大多數(shù)男人,在認真思考的時候,是沒辦法講話的。當他們認真進入一個想法時,其他的聲音會變成不相干的噪音,他的耳膜里,仿佛會站出一個人來指揮交通,要那些噪音先滾到別的地方去。
一般來講,這時的女人是一定要生氣的,因為她認為,我跟你講話,你故意聽不見,這不是忽視我,甚至蔑視我嗎?你把我當成什么了?所以,女人最會誤解男人的地方,就是男人沉默的時候。其實,兩個人在一起吃飯,一句話也不說,并不說明對家居瑣事沒興趣,或許,他想填飽肚子后再聊;收到一條微信立刻刪掉,并不說明心里藏著秘密不能分享,或許是條垃圾信息;睡覺前捧著手機看不停,并不說明厭惡彼此的身體,或許他真的對某條新聞感興趣。
明白了這些,安全感充實了內(nèi)心。對朋友的警告微微一笑,朋友急了,說你這么淡定,是缺心眼吧?要不就是在“裝”。我哈哈大笑,說夫妻之間無話可說,并不代表不愛,或有了二心。我和老公的相處,是從簡入繁,再慢慢從繁入簡的,愛是以另一種方式呈現(xiàn)而已,動嘴說的話少了,肢體語言卻越來越多。所以說,不說話的婚姻并不可怕,好的、健康的婚姻,也可以不說話的。
無能不等于失敗
呂先生? 40歲? 企業(yè)中層管理者
【訴說】我有一位很強勢的母親,她說話嗓門大,脾氣火爆,發(fā)起火來能摔東西。在我整個青少年時期,她在我眼里,都是說一不二、無所不能、戰(zhàn)無不勝的。給我修理書桌,三下五除二,搞定;給家里改裝下水道,毫不猶豫地關(guān)上整個單元的水閥。父親說跟鄰居們打下招呼吧,她立起眼睛說“打個屁”;與客戶談合約,一言不合就拍桌子……她那獨特的大嗓門,數(shù)落起父親如河東獅吼,隔著兩層樓都聽得一清二楚。在她眼里,父親無能無智,是個典型的窩囊廢。
我家開了個五金店,生意都是母親一手打理,父親只是一個司機,母親跟人家談好價格、發(fā)貨數(shù)量和時間,到點父親就去接貨。每逢過年過節(jié),也是母親提著禮品打點各種關(guān)系。家外一手抓,家內(nèi)更是不放手。洗衣做飯、家電維修、走親訪友,所有的事都她說了算,把父親指使得團團轉(zhuǎn),他稍有差錯,母親的數(shù)落就會鋪天蓋地地砸下來。直到現(xiàn)在,她都快70歲了,還是管這管那,一刻也停不下來,只是嗓門沒過去大了。
我的妻子像極了母親,結(jié)婚后愈發(fā)明顯,外表柔弱卻個性強硬,脾氣跟婆婆有一拼。我繼承了父親的慢性子,這讓她很不能忍受。重裝房子的時候,我看她叉著腰,指揮工人這樣走線、那樣裝暖氣片,說一不二、盛氣凌人的樣子,讓我看到母親的身影,也看到漫長的婚姻生活里,我將面對怎么樣的一張臉。
在購買廚具時,我們起了分歧。我考慮要攢錢,為生養(yǎng)孩子作儲備,廚具買一般的就可以,手頭寬裕了再換不遲。可她非要買高檔的,非要一步到位,一個鍋就要4000多塊。我試圖讓她考慮下我的想法,也想用這件事,找回男主人的存在感。可是,她固執(zhí)己見,死不同意。我倆從十里河的居然之家,一路吵到三環(huán)馬路,最后以我的全面妥協(xié)告終。
原生家庭對我的影響,尤其是母親強勢帶來的負效應(yīng),是顯而易見的。不光在妻子面前,就是在家外,很多事情上,我表現(xiàn)得也很懦弱。跟同事一起吃飯,上菜慢了,大家等得不耐煩,要找服務(wù)員理論,我就在一邊勸;在職場,即使受到不公平待遇,也不會去爭取,從來不會主動、正面地表達自己的觀點……
日子就這么過下來,今年是第九個年頭了,孩子剛滿3歲。這些年來,家里還沒遇到過什么大事,雞毛蒜皮的家事里,話語權(quán)、決策權(quán)都在妻子那里。開始時,我還抵抗兩下,跟她吵,努力為自己爭取地位。可到后來,我不做這樣的無用功了。在單位,跟同事嘮到家庭時,盡量咽下苦澀,裝出很滿足很幸福。
5年前吧,我想過離婚,那時還沒有孩子,說離是可以離的。我不想像父親那樣過一輩子,希望家庭生活是民主和諧,相互尊重的,孩子能在健康的環(huán)境里快樂長大。但有一天,跟同事們聊天時,有人提出這樣的觀點:女人在家兇猛,十有八九是虛張聲勢,都圖有其表。她們喜歡把家和家人當成私有財產(chǎn),用足夠堅強、獨立、能干,來補償內(nèi)心的失控感和不安全感。再說,男人的尊嚴在家里,其實是個偽命題,在親人面前,面子有那么重要嗎?
這話對我觸動很大,反過來一想,如果妻子什么都不會,那我就必須什么都會。現(xiàn)在她什么都會,我就可以不用會。我擦地,她會說你看你,抹布不干凈,把地擦得東一道西一道的,畫地圖似的;我修個門,她會吵,你釘個釘子就把門鉆這么大個洞,不長腦子嗎?這種監(jiān)督?jīng)]什么不好。男人一般做事不重細節(jié),直奔最終目的,考慮不周全,女人正相反,是個很好的補充。
一次,我需要托關(guān)系辦點兒事,我的邏輯是開門見山直截了當,結(jié)果被拒,沒辦成。妻子再出面,她用情打動人,先約喝咖啡,再約打牌,最后把事情辦妥,使我不得不承認,她在這些方面還是有優(yōu)勢的,還是挺可愛的。這件事也讓她覺得自己行,老公不行,盡管風涼話不少,再遇到事,她還是寧愿自己出面搞定,也不會指使我去做了。
事情一順,心情就順了,這時再想同事的話,真的覺得男人的所謂面子,所謂尊嚴,在家里真的一點兒都不重要。于是,我開始理解了父親,對母親強勢中的辛苦,也多了一份體諒。現(xiàn)在,我當了父親,妻子也成了母親,女強男弱成了模式。我不回避一路走來的扎掙和痛苦,也沒必要裝出很滿足很幸福,在家里無能的人,不一定就是失敗的人。這么一想,也就釋然,樂得接受,樂得清閑。
忍的生活怎么過
胡女士? 32歲? 財務(wù)工作者
【訴說】沈森(化名)是個稅務(wù)部門的公務(wù)員,我是一家事業(yè)單位的會計,我倆在工作中相識,談戀愛,結(jié)婚。婚前,沈森似乎天生就有親和力,臉上總帶著笑,一件并不可笑的事,他也能樂上半天,感覺是個脾氣好、樂天、待人溫和的人。
半年后,我倆領(lǐng)了結(jié)婚證,步入婚姻之門。時間才是真正的試金石,半年時間實在短,短到我倆還沒有完全在對方面前暴露各自的短板。這個看上去溫和的男人,居然還有相當暴戾的一面。
不久,我們有了第一次爭吵。那天下班,本來說好我做飯,但單位臨時有事,我顧不上通知他,忙活完匆匆趕回家時,見他一臉嚴肅地坐在沙發(fā)上看電視,我趕緊說:“對不起呀,本來說好我做飯的,活兒來的急,打電話的時間都沒有。這樣吧,我們到外面吃吧,時間也不早了。”
我壓根沒想到,這件小事竟引來他那么大的火氣。“外面吃,外面吃,一天到晚外面吃!”他忽地從沙發(fā)上站起來,把手中的遙控器狠狠地摔到地上,“你還知道回家呀,你還有家庭主婦樣嗎?結(jié)婚到現(xiàn)在,你做過幾次飯?”
結(jié)婚快三個月了,除休假,我們幾乎都在家里吃飯,大多數(shù)時候都是我做。我就不明白了,他這不顧事實的指責是從何而來的。“什么家庭主婦的樣子?這三個月我做的還少嗎?”我也忙了一整天,急三火四地趕到家,平白地被他指責,不由得怒火中燒,嗓門不自覺地高起來。后果是,我倆越吵越兇,沈森不僅摔了遙控器,還將炒鍋砸到廚房的地上,把瓷磚撞碎了一小塊。
這是我第一次直面沈森發(fā)火的狀態(tài),他連摔帶砸的樣子,之前的溫和人設(shè)崩塌了。那一刻,我才發(fā)現(xiàn),自己根本不了解這個結(jié)婚才三個月的男人。后來,我倆都平靜下來,氣消之后,生活又恢復(fù)了常態(tài)。但是,就像潘多拉的盒子被打開一樣,沈森的壞脾氣在接下來的日子里,不僅沒收斂,反而變本加厲,愈演愈烈。
他在外人面前,恢復(fù)溫和面孔。表姐得了乳腺癌,來省城治療,為了節(jié)省開支,母親問能不能住在我家。我當然同意,沈森在電話也一再跟母親表示,實在親戚有事了,能幫就得幫。表姐在我家住了半個月,沈森表現(xiàn)確實不錯。但表姐前腳走,他后腳就犯病了,又借故發(fā)火,不僅像以前那樣摔砸東西,還破口罵人,說我娘家人不尊重他,全都不是人。表姐不像來治病,倒是像來監(jiān)督,他壓抑了半個月,強裝笑臉,過得不是人日子。
就這樣,但凡遇到一點兒不順心的事,他就暴跳如雷。更讓我覺得不可思議的是,當我說起他脾氣不好時,身邊的朋友大多不相信,反而認為我吹毛求疵,對他要求太高。人前人后兩張皮,我發(fā)現(xiàn)沈森不是裝,也不是演戲,而是本性使然,人格就如此。這一發(fā)現(xiàn)讓我背后直冒冷風,我想要離開他,但娘家人都不同意,讓我忍,靠時間來接受,并期待改變。
忍的生活怎么過呀?人后他的所作所為,全當看不見;人前嘛,就裝唄,生氣了裝平靜,傷心了裝云淡風輕,越痛苦越裝成很幸福,越無聊越顯得對生活勁勁兒的。嘁,就為了這樣一個人格分裂的男人,拿出一生時間遷就、裝,值嗎?我越想越不值。于是,根本沒挺到7年之癢,在婚姻步入第三個年頭時,我和沈森離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