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曉齡

摘? 要:身體自尊與體育課的相關性研究一直是研究者關注的焦點。目前,在小學生這個群體中對身體自尊和體育課之間關系的探索涉及還不多。因此,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以深圳市寶安區燕山學校小學五年級90位學生為研究對象,運用《身體自尊問卷量表》《運動動機問卷量表》《運動興趣問卷量表》為測量工具,對小學生的身體自尊與體育課相關性進行了對比性研究。并運用Excel進行統計分析,研究結果顯示:燕山學校小學五年級學生的身體自尊和體育課有相關性的關系,通過體育課的學習,學生的身體自尊普遍可以得到一定提高;五年級學生的身體自尊跟體育學習興趣和運動情境動機有一定的關系。因此要提高學生的身體自尊,可以從提高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和運動情境動機入手。
關鍵詞:體育課? 身體自尊? 運動動機? 運動興趣
中圖分類號:G807?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11(b)-0092-02
1? 研究目的與意義
隨著社會不斷的進步和發展,人們越來越意識到自尊的重要性。自尊是現在這個社會行為的主要驅動力,是心理健康的決定因素之一,它與個體的人際關系、社會適應及心理健康密切相關。而小學五年級正是自尊的萌芽時期,是個性發展的關鍵期,也是人生觀、世界觀形成的重要時期。這一時期學生所面臨的各種心理矛盾和心理危機以及學業壓力的解決直接關系到其自我評價的發展水平。而身體自尊就是這其中的一項重要因素。
關于身體自尊,國內外學者們對其有著不同的理解。國外學者 (Ansheletal , 1991) 認為身體自尊是指:個體對于自己是誰的一種自我認可、滿意程度、秘密以及其他看法;期望自己在特定環境中有適當行為表現的心理定勢。黃希庭教授則認為,所謂身體自尊,就是個人對自己多方面知覺的總和,包括個人對自己性格、能力、意趣的了解,個人與他人和環境的關系,以及對個人現實生活的評價等。由于個人自我概念所表達的經常與事實不符,使其成為自我心理學研究的重要內容。李德顯認為,所謂自我概念就是指主我對客我各方面屬性或特點的綜合反應。其中包括自我的機體及其活動狀態,以及自我的地位力量、價值需求、權利義務、責任、動機、行為效果等。總結上訴學者的觀點,身體自尊就是個體本身對自己的身體滿意或者不滿意的程度。
本文通過對五年級學生身體自尊和體育課關系的相關研究結果,探析兩者之間的關聯及影響因素,為小學體育教學與訓練實踐服務提供詳實的理論依據和實驗數據。
2? 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2.1 研究對象
以深圳市寶安區燕山學校小學五年級學生(年齡為11周歲)為研究對象,其中男生49人,女生41人,共90人。
2.2 研究方法
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數理統計法。
3? 研究結果與分析
從表1中我們可以看出,第7周燕山學校小學五年級學生體育學習興趣的總評均值是108.34分,第12周五年級學生體育學習興趣的總平均值是115.53分,明顯高于之前第7周測試的結果。這說明,通過這幾周的體育課,同學們在體育老師的到帶領和自身的積極配合下,對體育學習興趣從第7周的108.34分提高到115.53分,總體提高的幅度較為明顯。第7周的體育學習興趣的標準差為8.69,第12周的標準差為8.18。這說明,五年級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較穩定。
女生的第7周體育學習興趣總平均分為105.78分,第12周的總平均分為114.9分。說明被測試的41位女生通過將近5個星期的體育課,其對體育學習興趣有提高,但和被測試的總的提高幅度而言,女生的對體育興趣的濃厚程度還不是很明顯。第7周女生的體育學習興趣為8.02,第12周為7.80,說明女生的體育學習興趣很穩定。
通過對90名燕山學校小學五年級小學生問卷的數據進行分析,發現可以看出五年級小學生其體育學習興趣越高、運動情境動機越強,那么,其身體自尊越滿意。男生的體育情境動機以及體育學習興趣都要比女生高,導致男生對自己的身體自尊滿意要比女生強烈。
4? 結論與建議
4.1 結論
根據結果與分析表明,五年級學生的身體自尊和體育課有相關性的關系,通過體育課的學習,學生的身體自尊可以得到提高。男生的身體自尊通過體育課的學習所提高的幅度要遠遠大于女生。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和其身體自尊有正比例的關系。體育學習興趣越大,學生的身體自尊越強。體育學習興趣不管在測試前還是測試后,男生的體育學習興趣要高于女生。學生的運動情境動機與其身體自尊有相關性的關系。運動情境動機越大,學生的身體自尊越強。男學生的運動情境動機都要高于女生。
4.2 建議
(1)開展青春期班會、講座。
要適當地開展關于青春期的講座,在如今科技這么發達的社會,關于青春期的信息,教師不教育學生有人會教育,而且學生會自找教育,找來的是什么樣的教育大家就無法想像了,所以讓學生對青春期有一定的認識是非常有必要的。
(2)要鼓勵學生正視、接納自己的身體,消除身體歧視,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
對于學生無法改變的外在形象(比如外貌、身高、體重等),教師不能一再地回避這些問題,而是要讓學生能正確看待自己。讓學生知道每個人自出生以后都是不是完美的,而是具有或多或少的缺陷,學會正確看待自己的缺點,并且要學會接納自己。
(3)提高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來提高學生的身體自尊。
在以往的體育教學課堂中,教師往往對學生提出許多限制條件。現在的課堂教學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原則,以“健康第一”為教學的指導思想,所以要提倡“快樂體育”。讓學生在體育課不斷滿足自己的需求,從而產生快樂和愉悅的心理,充分感受到體育課的樂趣。
(4)提高學生的運動動機,來提高學生的身體自尊。
首先,充分注重學生的各種需求、提高學生的體育成就動機、適當開展各種友誼的競爭、積極組織學生之間的合作,以及及時反饋學生的意見,肯定學生,鼓勵學生。其次,可以提高學生的成就動機。教師盡量滿足學生的需求,讓學生在體育活動中體驗到成功的樂趣,使學生在“玩”的過程中提高身體自尊。
參考文獻
[1] 皮連生.學與教心理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185-210.
[2] 張力為,仁未多.體育運動心理學研究進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558.
[3] 黃希庭,陳紅,符明秋,等.青少年學生身體自我特點的初步研究[J].心理科學,2002,25(3):260-264.
[4] 李京誠.身體鍛煉心理某些領域的研究綜述[J].北京體育師范學報,1999,11(3):4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