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光健
摘? 要:游泳項目作為一項老少皆宜的體育運動項目,特別深受大學生群體的喜愛。但由于游泳項目受到季節、師資等各種因素的影響,在目前高校的開展并不樂觀。目前,游泳場館的建設及教師專業技能的不足,使高校游泳課程發展受到很大的阻礙。同時我國高校游泳課程整體水平與較發達國家大學生游泳水平有著很大的差距。因此,深入了解普通高校游泳課現狀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廣東省? 普通高校? 游泳? 課程? 現狀
中圖分類號:G807?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11(b)-0120-02
游泳運動對人體的骨骼、肌肉以及內臟器官的生長發育以及身體各項運動素質的發展都有良好的促進效果。游泳運動在我國也具有較好的群眾基礎,是大眾健身活動中重要的鍛煉項目。高校作為培養大學生終生體育鍛煉習慣,銜接學校與社會之間的橋梁,研究高校游泳項目發展現狀對于促進我國全面健身運動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高校游泳課程作為大學體育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增強學生體質、培養學生自我鍛煉的能力及習慣,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通過對高校游泳課程開展情況進行研究,能夠深入地了解游泳運動在高校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有利于提出針對性的解決對策,對于在高校發展和普及游泳健身項目、豐富教學內容系統、促進體育教學改革具有重要是實踐意義。
1? 廣東省普通高校游泳課程開設形式
對廣東省普通12所高校進行了調查發現,各所高校開設的形式比較多樣。通過對廣東省普通高校游泳課程開設形式統計結果表明,有8所院校開設有游泳必修課,占調查總數的66.67%;有4所院校開設有游泳選項課,占調查總數的33.33%;有10所高校開設有游泳選修課,占調查總數的83.33%。廣東省普通高校游泳課以選修課形式為主,其次是必修課形式,最后是選項課形式。通過實地走訪了解到,目前大部分高校游泳課在大一、大二年級都開設有必修課或選項課,主要讓學生系統地了解游泳相關基本知識,基本掌握游泳技能。在大三、大四年級則會開設選修課,供對游泳有興趣愛好的學生自主選擇。綜合看來,廣東省普通高校游泳課程以選修課形式為主,一方面,由于受到學校基礎設施、師資、季節、時間等因素的影響,學校游泳課程開設形式也會有所限制;另一方面,也反映出高校游泳課程的普及程度還有待進一步提高。
2? 廣東省普通高校游泳課程教學內容安排情況
通過對廣東省普通高校游泳課程教學內容調查結果表明,有12所高校有蛙泳技術教學,占調查總數的100%;有7所高校有自由泳技術教學,占調查總數的58.33%;有2所高校有蝶泳技術教學,占調查總數的16.67%;有6所高校有仰泳技術教學,占調查總數的50%;有5所學校有潛泳技術教學,占調查總數的41.67%;有11所高校有踩水技術教學,占調查總數的91.67%;有2所高校有滑行技術教學,占調查總數的16.67%;有6所高校有自救技能教學,占調查總數的50%;有7所高校有救援技能教學,占調查總數的58.33%;有8所高校有游泳理論知識教學,占調查總數的66.67%。在調查的廣東省普通高校中排在前三位的教學內容分別是蛙泳、踩水和游泳理論知識。蛙泳作為簡單、實用的游泳技能成為高校游泳課必學的內容之一,而踩水作為運動量小、趣味性高的技能也成為大多數游泳課主要的教學內容,游泳理論知識作為系統了解游泳技術動作原理,加深學生對游泳技術動作的理解的內容成為部分高校游泳教學的必要教學內容。綜合看來,廣東省普通高校游泳課教學內容以蛙泳為主,教學內容存在一定的差異性。部分院校僅將蛙泳作為主要的教學內容,教學內容單一,因在此基礎上增加教學內容的多樣性,注重對不同層次學生游泳多方面的技能的培養。
3? 廣東省普通高校游泳課程教學方法的選用情況
通過對廣東省普通高校游泳課程教學方法調查統計結果表明,調查到的12所高校均以直觀教學法、講解示范法、完整教學法和分解教學法等傳統教學法作為主要的教學方法,其次是淺水教學法和分層教學法均占77.78%,再依次是深水、淺水相結合的方法和分組教學法占72.22%,深水教學法占66.67%,游戲教學法占55.56%,多媒體輔助教學法占38.89%,最后是其他教學法占16.67%。可以看出,廣東省普通高校的游泳課教學方法選用中,傳統教學方法占據最主要的位置。通過實地調查可以發現,部分教師還進行分區進行教學,由于淺水區安全性較高,因此采用淺水教學法的教師相對較多,而深水區則由于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和難度性,因此也有部分教師單獨采用深水教學法進行游泳教學,但也有部分教師則綜合兩者的優劣進行深水、淺水結合教學法。分層教學法和分組教學法也是部分教師選用的主要教學方法。分層教學法主要是將不同體質水平和游泳基礎的學生進行分層教學,一般分為基礎班和提高班,針對每位學生因材施教,使得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游泳技能的提高。分組教學法則是將學生進行分組,在小組內進行合理分工和合作,使得小組內成員相互幫助,共同提高,對于游泳而言還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學生的安全。隨著現代化教學手段的推進和完善,多媒體輔助教學法也受到少部分游泳教師的青睞,通過多媒體教學手段讓學生直觀、準確地感知游泳技術動作,加強學生對游泳技術動作原理的認知,對于準確把握游泳技術動作要領具有重要作用。
4? 廣東省普通高校游泳課程游泳課程考核形式
通過對廣東省普通高校游泳課程考核內容統計結果表明,游泳課程考核主要包括學習態度、平時表現和技評,占調查總數的100%,還有部分學校將學生的進步幅度和身體素質作為考核的范疇。從實地的調查情況來看,大多數高校技評的內容主要考核蛙泳和自由泳技能的掌握,而對于理論知識、自救技能和救援能力考核涉及較少,這對于滿足學生游泳技能需求比較不利。
5? 廣東省普通高校游泳課學生現狀
5.1 廣東省普通高校游泳課學生的性別結構
通過走訪調查結果發現,廣東省普通高校游泳課學生以男生居多,在調查的1575名游泳學生中,其中有1038名男生,占總調查人數的65.9%,有537名女生,占總調查人數的34.1%。由此可以看出,廣東省普通高校選修游泳課的男生人數明顯多于女生。游泳作為比較特殊性的運動項目,它除了具有健身、娛樂和康復等功效之外,還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因此游泳運動本身對身體素質和體力的要求較高,而女生群體相對比較柔弱,怕水的學生也比較多,因此選修游泳課的人數和比例遠遠低于男生。
游泳作為一項時尚健康的運動方式在大學校園廣泛開展,它的易掌握性、趣味性使得越來越多的學生喜歡并參與其中。通過對廣東省普通高校大學生對游泳的喜愛程度調查結果表明,大學生對游泳的喜愛程度以比較喜歡為主,占調查總數的42.6%,其次是選擇非常喜歡的大學生,占調查總數的26.41%,再次是選擇一般喜歡的大學生,占調查總數的23.49%,最后是選擇不太喜歡的大學生,占調查總數的7.49%。由此可知,有70%左右的大學生都比較喜歡游泳運動,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由于游泳的健身功效,游泳的魅力在不斷增強,得到了大多數大學生的認可和喜歡。
5.2 廣東省普通高校大學生對游泳的認識調查分析
廣東省普通高校大學生對游泳的認識以全面為主,占調查總數的49.46%,其次是認為對游泳認識一般的大學生占調查總人數的26.98%,再次是認為對游泳認識非常全面的大學生占調查總人數的12.51%,然后是認為對游泳認識不太全面的大學生占調查總人數的7.49%,最后是認為對游泳認識很不全面的大學生占調查總人數的3.56%。綜合看來,廣東省普通高校大學生對游泳的認識以全面為主,大學生對游泳運動的認識還有待進一步加強。
5.3 廣東省普通高校游泳課學生學習動機分析
總選擇人次:7983;單項平均值:7983/9=887。平均選擇系數是衡量學生選擇某一項動機的有效指標。平均選擇系數=單項選擇人次。
從調查中可以看出,廣東省普通高校游泳課學生學習動機以休閑娛樂為主,平均選擇系數達到1.67。其次依次是強健體魄(平均選擇系數1.54)、個人愛好及習慣(平均選擇系數1.39)、自救與救人(平均選擇系數1.34)、人際交往(平均選擇系數1.21)、塑造體型(平均選擇系數0.87)、舒緩減壓(平均選擇系數0.79)和防病治病(平均選擇系數0.17)。廣東省普通高校游泳課學生選擇的游泳動機都以游泳的娛樂、健身、交往功能息息相關,表明廣東省普通高校游泳課學生學習動機積極而健康。
5.4 廣東省普通高校大學生游泳鍛煉效果調查
通過對廣東省普通高校大學生對游泳鍛煉效果的自我評價的調查發現,23.8%的大學生對游泳效果非常滿意,61.46%的大學生對游泳效果比較滿意,9.59%的大學生對游泳效果一般滿意,3.49%的大學生對游泳效果不太滿意,還有1.65%的大學生對游泳效果很不滿意。由此可見,廣東省普通高校大學生對游泳學習效果以比較滿意為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游泳教師自身教學能力還有待進一步提高。
6? 結語
通過調查發現,廣東省高校存在游泳課程設置不合理、游泳教學技能簡單化、教學形式比較傳統、教學場地器材不完善和游泳考核方式有待優化等問題。要進一步完善游泳課程設置、豐富游泳課教學內容、加強游泳師資隊伍建設、豐富游泳教學方法,重視學生對救生技能的掌握情況,安全因素應作為重點關注的內容,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廣東高校游泳教學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李波.我國群眾公開水域游泳的發展現狀、存在問題及對策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0.
[2] 宋景旗.烏魯木齊市大眾游泳開展現狀研究[D].新疆師范大學,2013.
[3] 牟利明.威海市大眾游泳運動開展現狀調查和發展對策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
[4] 陸強毅.北京市兒童少年業余游泳俱樂部發展現狀與改革思路[D].北京體育大學,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