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壽華
摘? 要:隨著社會變化,世界足球格局動蕩,要想邁入世界體育強國,則必須借鑒國外的優秀經驗,結合我國自身特征,探索屬于我國特色社會的足球道路。目前,為推動校園足球發展,鄉鎮初中小場地足球運動盛行,不僅承擔著培養足球人才的重任,而且幫助青少年強身健體,調節身心。不過在開展校園足球運動中依然存在一些問題,但最終還是會達到促進青少年足球運動發展的目的。
關鍵詞:初中小場地? 足球? 發展前景
中圖分類號:G807?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11(b)-0137-02
當前部分學校體育場地明顯不足,客觀上給學校體育教學帶來一定影響,加之有些學校對體育課安排不夠合理,時間過于集中,人為上造成場地器材的不足。校園足球的開展需要有比較寬闊的場地,不得不說,還有很多的鄉鎮初中運動場地地方太小,草坪面積小或者有的學校干脆沒有。這就要求體育教師將不利因素轉變為有利因素,充分利用小場地開展校園足球教學。
1? 鄉鎮初中小場地足球運動影響因素
由于鄉鎮初中小場地足球運動開展質量不高,為此,筆者通過到廣州體院圖書館和中國知網等利用關鍵詞“鄉鎮初中”“小場地”“足球教學”“發展前景”等查閱了大量的相關文獻。最終發現,很多文章分析出來的結果以家庭狀況、學校資源等因素成為影響運動質量的關鍵。為此,本文結合廣州市增城區華僑中學的情況展開分析。
1.1 家庭情況
雖然素質教育口號被提出,應試教育逐漸被摒棄,但是以文化成績為核心的教育方式并無過多改變。由此導致教師以及家長的壓力較大,不愿花費過多的時間以及金錢在足球運動。通過調查發現,即便家庭收入較為可觀的家庭,其足球投資依然極少,同時,家庭條件較好的家長更不愿子女參與容易受傷的項目,其更傾向于游泳、鋼琴等項目。長此以往,中國足球愈發不受群眾歡迎。上述因素直接影響初中小場地足球運動開展,為打消家長顧慮,學校應加強安全保護措施,分配安全顧問,時刻觀察學生運動情況并每日上報至家長,預防學生身體傷害且給予家長安全感。但是,根本原因在于父母對子女的過分溺愛,長期以往,子女被父母限制于狹小的家庭世界,身體素質、人際交往、道德品質可能都難以跟上時代發展,為此,父母理應鼓勵子女參加社團活動,尤其是類似于足球運動,不僅可提高身體素質,而且愉悅身心。
1.2 設施情況
要想開展高質量體育活動,設備條件不可或缺,如果缺乏良好的場地建設以及相關器材,任何活動規劃無疑是紙上談兵。足球訓練課程亦是如此,完整的足球場地、足夠數量的足球、訓練道路等,只有這些硬件設施滿足學生需求,方可激發學生的訓練欲望,體驗足球運動蘊藏的快樂。但是,根據調查可知,目前鄉鎮初中缺乏相應的標準場地,由于條件限制,學生僅僅能夠參與隔網對抗等簡單項目,從而加大受傷概率,抑制學生參與足球運動的激情,不利于培養其運動興趣。此時,小場地足球運動便可有效解決這一難題,眾所周知,歐美區域屬于足球強國,很久之前便相當重視小場地足球運動,以此開展比賽用于足球訓練,幫助學生在競賽中學習技巧、鍛煉身心。此外,由于中學生體能有限,運動時間不足,小場地足球運動的優勢更為顯著,為此,應吸取國外優秀經驗,結合現有資源條件,創造屬于我國獨特的足球發展道路。
1.3 足球運動師資情況
任何活動均離不開領導者,足球教師在足球活動中擔任領導、教學的作用,同樣是培養學生參與足球活動的重要陪伴。如果教師無法提高自身素養或者能力,則信息傳達與反饋可能出現失誤。為此。足球教師篩選條件應更為嚴苛,不僅需要教師具有超前的足球技術,同時應掌握扎實的理論基礎。換言之,足球教師是綜合型人才,應緊跟時代潮流,了解信息化、科學化教學模式,從而提高業務水平。同時,足球運動的繁盛令足球教師需求量加大,相互促進。
2? 鄉鎮初中小場地足球教學發展對策
2.1 增加小場地足球運動經費
任何活動的開展都離不開資金支撐,小場地足球運動開展的前提條件是有足夠的資金,只有如此,方可保證足球場地面積以及設備質量。首先,教育部門針對足球場地不足的初中加以援助,鋪墊球場并認真檢查球門、球網、器材的質量情況,及時維修以避免人身傷害。其次,構建達到國家標準的足球,保證全體學生均能參與這項體育活動。再次,針對表現優異的教師應適當提高薪酬待遇,以此激勵教師工作積極性。最后,定期開展足球比賽,提高學生興趣,從失敗與成功的經歷中不斷成長,培養學生敢于拼搏、不畏艱難的品質。
2.2 提高體育教師的社會地位
隨著社會發展,文化成績成為社會最為關注的人才選拔標準,相比之下,體育專業難以得到大眾認可,因此,群眾對體育課程存在偏見,認為體育課程開設僅僅是文化課程的調劑品,任何人均能擔任體育教師崗位,甚至部分初中將體育課程完全由文化課代替,體育教師有苦難言。同時,體育教師薪酬遠低于文化課教師,所處社會地位過低。綜上可知,政府部門以及教育部門應竭盡全力改善這一現象,要想真正順應素質教育發展,提高體育教師社會地位極有必要。未來,學校應重視體育教師入職前培訓以及入職后繼續教育,令體育教師成為不可替代的職業,提高體育教師綜合素養。此外,定期舉辦科研活動,強化體育教師之間以及體育教師與文化課教師之間的交流,拔高體育課程重要性,實現他們的人生價值。
2.3 完善足球課程
傳統足球教學僅僅是教師帶領學生練習足球技能,枯燥且效率較低。如今,體育教學應當提高學生的主體地位,不僅要求其學習常規足球技能,而且需要強化心理健康,提升社會適應能力。“開放式”教學手段不僅注重學生情感體驗,而且增強班級凝聚力以及課程娛樂性,挖掘師生潛能。足球訓練階段,教師不應充當旁觀者,而是應設身處地思考學生的想法,與學生共同體驗足球的快樂。為此,采用多評價方式結合最為有效,主要分為教師評價、學生互評以及自評3類,既注重實際需求,同時又發現個體差異。
2.4 定期舉辦小場地足球比賽
初中生生性活潑,攀比心較強。為此,開展小場地足球訓練比賽有助于增強學生積極性。根據調查發現,歐美區域具有完善的足球比賽體系,保證足球人才不流失,新鮮血液源源不斷地流入足球領域。通過吸取國外優秀經驗,教師可根據學生課時安排以及能力分別設置“三人制、五人制、七人制”足球比賽,每月安排一場小型比賽,允許各界人士前來參觀,不僅鍛煉學生心理素質,而且令其課外生活更為健康、豐富。
2.5 轉變家長對足球運動的認知態度
即便教師的教學水平再高,如果得不到家長的支持,則足球活動依然無法順利開展。體育課程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今,中考成績已將體育成績納入其中,傳統應試教育思想逐漸得到改善。學校應指導教師定期舉辦家長會,開拓家長眼界,改變家長對足球運動的認知,提醒家長不可強制要求學生埋頭學習,應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放松身心,實現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2.6 長遠規劃足球運動的發展
針對目前鄉鎮初中小場地足球教學問題,教育部門不能僅僅著眼于當前時刻,應制定長遠規劃以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切勿急功近利。雖然小場地足球運動得以開展,但是部分初中僅僅為應付上級命令,應付比賽,一旦某段時間內無足球比賽,則學校不開展足球訓練,這種純粹追求名利的情況應得以遏制,否則惡性循環,違背足球教學的初始目的。
3? 結語
隨著素質教育逐漸替代應試教育,體育活動開始走上舞臺。足球活動作為有助于學生身心健康的體育項目,目前鄉鎮初中小場地足球教學遇到諸多難題,為此,本文提出增加小場地足球運動經費、提高體育教師的社會地位、完善足球課程、定期舉辦小場地足球比賽、轉變家長對足球運動的認知態度等對策,以期提高鄉鎮初中小場地足球教學質量,為學生創造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學習環境。
參考文獻
[1] 梁秋益.小場地學校開展校園足球的思維向度與實踐路徑[J].廣東教育:綜合版,2018(7):54-55.
[2] 張耀.小場地足球教學開展策略探討[J].小學生,2019(5):23.
[3] 張平西.在小場地開展足球教學和比賽的方法[J].體育教學,2001(5):34.
[4] 孟國梁.開展小學校園小場地足球教學的可行性[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7(19):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