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慶榮 鄭子璇(廣州科技職業技術大學)
汽車維修、汽車營銷、保險與理賠、鑒定與評估是專業性實踐性強的執業能力。它們是衡量汽車專業本科學生職業素養高低的指標。沒有汽車營銷、汽車后服務企業支撐或對口實訓基地,汽車專業課程將陷入照本宣科的泥潭。如果借鑒校企共建的育人模式,企業、職業本科學校、學生可以實現三贏。
(1)固定教材難突破。汽車技術日新月異。汽車新技術如新能源汽車,百度、谷歌、蘋果公司等研制的無人駕駛技術,很大程度改變了傳統汽車內部構造,顛覆了人們對汽車固有的認知。這些因素也改變了汽車營銷的渠道和模式。這些新的東西因學校教材編撰周期長,知識體系滯后矛盾永遠存在。
(2)模擬的銷售和維修環境。高校汽車營銷、汽車維修教學多限于課堂與實訓室,與真實銷售、維修環境有差距。課堂情境遠不能替代錯綜復雜的營銷和維修現場。學生優秀的課堂表現不等同市場交換的真金白銀。汽車保險與理賠,汽車鑒定與評估技能實踐性較強,工作情景很難在課堂中重現,只能依賴案例教學和富有企業工作經驗的教師來傳授。
(3)無生存競爭的營銷學習。職業本科學校的汽車營銷課堂,因遠離謀生和就業壓力,學生必不能殫精竭慮地把營銷當做生存模式,窮極智慧和資源完成銷售任務。汽車營銷課堂教學效果往往不甚理想,還因為營銷技能的提高離開實踐就如天馬行空,不著邊際。
(4)師資和實驗設備更新滯后。[1]由于現在整個汽車產業由傳統燃料汽車向新能源汽車轉換。電動汽車、智能駕駛技術發展迅速。由于高校汽車實驗室建設投資大,對場地等硬件要求高,很多高校汽車專業學生實訓條件停留在傳統燃油汽車設備上,缺乏新型汽車和高端汽車的實訓條件。加之高學歷,汽車技術高工汽車師資缺乏,很多學校非汽車專業師資也占比不小。汽車保險課程、汽車后市場服務課程師資中有企業工作經驗更是寥寥無幾。
課題組在佛山市整車配套行業協會企業中抽取了34家企業中,121 名員工進行問卷調查,回收有效問卷118 份,有效率97.5%。經調查,汽車企業對員工的職業素養考量大致包括敬業精神、學習能力、職業道德、專業知識、心理素質、外表形象、人際交往、學習成績、口語表達、從業年限、個人性格等11 個維度。各崗位對員工的職業素養要求有所不同。對汽車銷售人員對口頭表達、人際交往和汽車品牌專業知識要求較高。企業重視新入職大學畢業生中從事汽車維修者學習成績,喜歡性格沉穩,善于觀察思考,動手能力強的人,尤其校內外技能大賽獲獎選手。員工的從業經驗和工作年限是汽車維修專業崗位的必備條件。汽車保險從業人員對職業道德、保險專業知識和人際交往三項能力要求較高。汽車鑒定與評估從業人員對人員從業經驗和專業知識要求較高,往往會考察員工的職業道德和學習能力。

圖1 對汽車維修人員職業素養調查結果

圖2 對汽車保險從業人員的職業素養調查結果
目前,職業本科學校汽車專業培養的學生中,還是存在如下缺陷:一是學生理論知識不扎實,實踐基礎薄弱;二是學生崗位適應能力較差,工作穩定性低。[2]三是對職業本科汽車專業學生的培養質量定位不準。一方面對學生專業知識的講授與學生的學習能力有不匹配的現象,有的過分重視理論教學,把職業本科學生視同普通高校本科學生,施于等同的教學內容。四是職業本科有企業工作經驗的師資缺乏,高校汽車專業應屆畢業生、普通本科退休教師是職業本科學校可靠的師資來源。
“洪榜集團”是廣州一家從事汽車銷售、汽車金融、配件供應、售后服務等商貿服務一體的民營企業,是重慶力帆汽車品牌廣州獨家代理商。2016年初,集團從廣州科技職業技術大學汽車工程學院選拔100名學生,開設“洪榜集團訂單班”,培養準一線員工。該班由企業自編教材,制定教學計劃,開展每周8學時的教學活動,內容包括營銷理論和實戰、維修實操、企業文化等。考核和試用合格轉為正式員工。
企業文化是有形和無形的環境、規章制度、人際關系等構成的綜合體,優秀的企業文化能對員工起熏陶教育,提高員工忠誠度,為企業發展提供源源不絕的動力。每年訂單班開班,洪榜集團董事長鄭先生均親臨學校,主持開班儀式,參與訂單班學員軍訓、企業文化和工作操作規范等系統培訓。學員通過學習,了解企業架構、運營模式和管理理念。
訂單班重視現場營銷。集團在教學樓廣場搞模擬現場營銷。為體現學員營銷業績,培訓師以集團微信公眾號為營銷目標,以客戶添加微信公眾號數量為考量指標,學員現場模擬銷售。他們還把學員帶到公司參觀學習和現場維修體驗。廣交會期間,公司把學員組成現場推介團隊,業績優秀者提前獲得入職邀請。在介紹如何獲得客戶認同時,鄭先生列舉公司車友會活動案例。公司在白云山租用土地,邀請會員無償認領地塊。隨后,公司按車友會成員意愿種上蔬菜瓜果,上山采果、抓雞、放鵝、摘菜成了深受歡迎的車友會客戶的休閑娛樂項目。
洪榜集團注重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為培養學生大膽敢闖的精神,培訓師要求學生站到課桌上用清晰洪亮的聲音回答問題,以引起其他人的注意。他們把整個團隊分成4 個連。課堂討論、學習都以整個連隊來評價,給優秀連隊現金或物質激勵,營造競爭進取氛圍。每次培訓,教師詳細記錄學員出勤,現場表現。培訓結束后,就企業文化,規章制度,銷售技巧,人際溝通素質進行考試和面試,留用合格人員。
“洪榜集團訂單班”的成功實踐為廣州科技職業技術大學開展校企共同開發使用汽車營銷、維修課程打開一道大門。營銷、維修綜合實踐課程走出教室,走向企業銷售、維修現場。
對軟硬件薄弱的民辦院校,如缺乏大中型企業支撐,應引入小微企業,開展汽車營銷、維修人才的合作培養,為人才需求大戶成立“訂單班”,讓小微企業聯合培養,組織校企“預訂培養見面會”。用人單位與高校預定培養人,簽訂培養協議。企業為學生提供資助,學生利用周末和假期下企業實習。校企合作共同開發汽車營銷、維修課程,高校教師和企業優秀員工職業互通,彌補了校企各自短板,縮短培養周期。
學生在校期間,如利用寒暑假、周末時間在企業參加實習或服務,完成規定工時,企業提供業績證明,可以抵扣大學的實踐實操學分,引導學生朝著能力或技能目標去鍛煉自己,使自身素質更加契合社會需求。在四年制職業本科中,從事汽車營銷的實習生,須在規定時間完成規定銷售額,汽車維修專業學生,需完成一定數量的維修工作量,來作為實習考核的結果性評價。
職業本科學校學制是基于高校批量生產人才而定制,培養效率較高,成本相對低,學生入學和統一外出實習、就業時間固定不變。然而,汽車企業的發展是非均衡的,業務量一年四季差異很大,加之企業經營模式各異,用工需求隨時變化。作為職業本科學校,應靈活應對變化,順應市場需求。尤其民辦院校,要調整學生培養方案,以最好的時機讓學生切入實際工作,綜合利用企業資源進行鍛煉,解決學生校內實訓不足的問題。學生外出實習的時間也應根據專業靈活調整,可以在任何年級學段插入外出實習實訓課程和企業實踐鍛煉,允許學生申請決定外出實習時間段,以適應瞬息萬變的人才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