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珍
(山西省呂梁市離石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山西 呂梁033000)
婦產科用藥品種較少,使用專屬性較強,具有其特殊性。通過年度監測發現,婦產科用藥致不良反應/事件(ADR/ADE)報告逐漸增多,為深入了解和探討婦產科安全用藥情況,本研究對247例婦產科用藥致ADR/ADE報告進行統計和分析,為臨床婦產科合理用藥提供參考。
選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國家不良反應監測系統數據庫中收集的呂梁市離石區婦產科用藥致ADR/ADE的有效報告,采用回顧性調查方法對報告中患者基本情況、藥品信息、給藥途徑、累及器官和/或系統及臨床表現進行統計分析。
2.1 一般情況 247例發生ADR/ADE的患者中,年齡15~67歲,20歲以下患者10例,21~30歲患者192例,31~40歲患者36例,41歲以上患者9例。其中2例患者對復方磺胺甲基異惡唑、復方鹽酸偽麻黃堿緩釋膠囊、蘋果、梨過敏;4例患者有抗生素類過敏史。247例臨床報告中,嚴重報告4例,一般報告243例。
2.2 給藥途徑 靜脈滴注91例(36.84%),口服給藥53例(21.46%),肌內注射37例(14.98%),含服給藥34例(13.77%),局部給藥32例(12.95%)。
2.3 藥物類別及品種 引發ADR/ADE的藥品共有47個品種。根據《新編藥物學》[1]分類方法統計。見表1。

表1 引發ADR/ADE的藥物類別及品種
2.4 ADR/ADE累及器官及臨床表現 247例ADR/ADE的臨床表現包括人體各器官和/或系統。見表2。

表2 ADR/ADE累及器官及主要臨床表現
2.5 嚴重ADR/ADE 妊娠合并絨毛膜羊膜炎患者使用注射用亞胺培南西司他丁鈉抗感染致腹瀉未好轉,更換為鹽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鈉注射液后仍致腹瀉,導致住院時間延長。脂肪乳注射液(C14-24)致四肢顫抖、雙下肢麻木、頭暈。硫酸沙丁胺醇片致心悸、心率加快、手足抽動、心動過速。
2.6 不合理用藥與ADR/ADE發生情況 247例婦產科用藥致ADR/ADE報告中,不合理用藥情況主要表現為無適應證用藥(4例)、選藥不當(10例)、給藥途徑不正確(52例)、用法用量不正確(24例)。
3.1 基本情況 在247例患者中,20~30歲年齡段患者藥品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高于其他年齡段,可能是由于該年齡段處于月經期、妊娠期等,體內激素易發生變化。其中6例患者有藥物過敏史,提示醫師在臨床用藥前應詳細詢問患者的藥物過敏史,對婦產科人群尤其是過敏體質人群用藥需高度警惕。
3.2 給藥方式 247例婦產科用藥致ADR/ADE發生的主要給藥方式以靜脈滴注為主。靜脈滴注是將藥物直接輸入體內,藥物濃度較高,對機體的刺激較強。靜脈給藥導致ADR/ADE的原因可能有內毒素、不溶性微粒、p H 值、滲透壓、藥物的配置、放置時間、滴速等[2]。輸注復方氨基酸速度過快或劑量偏高時,刺激胃腸道黏膜迷走神經感受器,可引起惡心、嘔吐等[3]。建議臨床應遵循“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靜脈”的原則。另外,口服藥物致ADR/ADE有53例,提示在臨床用藥過程中,需關注口服用藥患者。
3.3 ADR/ADE與藥物品種及臨床表現 由表1、表2可以看出,引發ADR/ADE的藥物類別主要是子宮收縮藥、抗生素類、鎮痛藥等,可能與婦產科用藥特點有關,抗生素類可能與圍手術期預防用藥有關,主要為頭孢類藥物。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為天然前列腺素F2α(15s)-15甲基衍生物氨丁三醇注射液,具有刺激子宮平滑肌收縮的作用。該藥還可同時引起其他平滑肌收縮,如胃腸道平滑肌收縮,引起惡心、嘔吐;心血管平滑肌收縮,導致心率加快、血壓升高;呼吸道平滑肌收縮,導致胸悶、呼吸困難[4]。頭孢菌素類抗生素是臨床應用較為廣泛的一種廣譜抗生素,該類藥物作為抗原進入人體后容易引起變態反應,或引發全身性過敏樣反應[5]。
3.4 嚴重ADR報告 妊娠合并絨毛膜羊膜炎患者,使用注射用亞胺培南西司他丁鈉、鹽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鈉注射液抗感染治療后出現腹瀉癥狀,可能是由于該患者為過敏體質,藥物敏感性高,耐受性差,使用抗生素對正常菌群產生抑制,導致菌群失調,出現二重感染[6]。
妊娠劇吐患者使用脂肪乳注射液(C14-24)補充能量營養后,出現四肢顫抖、雙下肢麻木、頭暈,給予10%葡萄糖酸鈣注射液、肌注地塞米松等對癥處理后好轉。研究認為,脂肪乳注射液是乳劑型注射液,其較大乳粒易被誤認為是進入人體內的外源性異物,發生免疫系統反應,表現為體溫輕度升高,發熱、寒戰、惡心、嘔吐、過敏反應等[7]。沙丁胺醇為β受體激動劑,可松弛子宮、血管平滑肌,降低子宮肌肉對刺激的應激性,抑制子宮收縮,起到保胎作用。但該藥不僅可興奮子宮、支氣管平滑肌,還可興奮β1受體,使心率增加,糖原分解,引起心慌及血糖不穩定[8-9],說明書中并無用于早孕先兆流產或早產的適應證,因此該患者用藥屬于超說明書用藥。
3.5 臨床合理用藥 近年來,隨著合理用藥專項整治工作的不斷改進,仍有不合理用藥現象存在。247例婦產科用藥致ADR/ADE中,卡前列甲酯栓致35例ADR給藥途徑為含服,為超說明書用藥。卡前列甲酯栓是PGF2α的衍生物,對子宮平滑肌親和力很強,可促進子宮平滑肌收縮,達到預防產后出血的目的[10]。
沙丁胺醇片用于先兆流產、維生素B1片用于分娩、維生素B6片用于哺乳期退奶均為超說明書用藥。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鈉注射液用于無痛性人工流產,為選藥不當。甲硝唑片用于陰道炎1片,每日2次,用法用量不正確。米索前列醇片0.6 mg,每日2次,給藥次數不正確。鹽酸嗎啡注射液4 mg靜脈滴注,給藥劑量偏小。注射用頭孢呋辛鈉用于剖腹產,2 g,每日2次;或3 g,每日2次,給藥劑量偏大,不符合說明書內容。以上內容提示需要進一步加強合理用藥工作,確保安全用藥。
綜上所述,婦產科用藥致ADR/ADE的發生與多種因素有關。在臨床用藥中,臨床醫師應重點關注婦產科用藥,加強ADR/ADE監測,在用藥前應詳細詢問患者過敏史,嚴格掌握適應證,按照說明書所規定的要求使用,提高合理用藥水平。同時加強用藥監護,一旦發生不良反應,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加強對患者進行用藥宣傳教育,促進臨床安全合理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