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煤炭
煤炭是地球上最豐富的化石能,在地球上的分布也最為廣泛。它的儲量據估算還能使用大約250~300年。同時,它也是最污染環境的化石能源。
地球上的大多數碳層形成于距今3億年的石炭紀,是海邊或者沼澤地區的大片茂密森林埋入土中后形成的。慢慢地,一層層的植物不斷累積,在與空氣隔絕的條件下緩慢轉化為煤炭。
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中國人就會用煤炭燒制陶瓷。
在英國,人們從公元16世紀以后才開始利用煤炭。
但是,煤炭的大量使用不過是19世紀的事,這是蒸汽機的普及和工業革命帶來的。
到了20世紀初,煤炭占世界能源消耗的一半。今天,它只占世界能源消耗的四分之一。
根據煤炭在地下的不同位置,開采的方式也有所不同,有的煤炭是地下挖掘,有的是露天開采。在法國,北加萊海峽盆地曾經盛產煤炭,但最后一座煤礦在1990年就已關閉了。法國的阿爾卑斯山脈,中央高原和東部地區也有煤炭開采。
石油和天然氣
石油是很久很久以前埋在海底的海洋生物緩慢分解而形成的。原油是一種黏稠的液體,是各種碳氫化合物的混合物,外加水和固體殘渣。
天然氣和石油在形成之后,由于密度比巖石低,所以會從它形成的巖層(母巖層)向上移動,直到被一塊布滿細孔的巖層(油藏巖)吸附。
人類最早使用石油的記錄,可以追溯至5000年以前的美索不達米亞(今天的伊拉克)。那里的人們用瀝青來填補船只的縫隙,還用它來照明。
1854年,第一臺油井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開工運轉,它標志著“黑金潮”的開端。不過,石油的利用、普及,以及取代煤炭的位置都是20世紀的事了。
最早的天然氣開發可以追溯到1821年的美國。天然氣的一大特性是,只要上方遇到不可滲透的地層,它就可以直接儲存在地下的多孔巖石中。天然氣是對環境污染最小的化石能。
按照現在的消耗速度,世界石油儲量估計還可以用50多年。片巖的開發能夠讓石油儲量翻倍,一噸片巖可以產出一桶(也就是159升)石油。
勘探石油
石油勘探是地質學家的工作。他們趕赴實地勘測,尋找石油在地底深處存在的跡象。這項工作之后還會進行地震研究,隨后還會有鉆井公司加入。2003年,世界原油產量是340億噸,其中很大一部分產自中東地區。
地震研究指的是在地表制造小型爆炸或者震動,然后分析地球深層聲波的反射情況。借此,我們可以得知地面以下的結構,但下面是不是一定有石油可不能確定哦!
地質和地球物理研究結束后,人們會實施采掘。采掘是用一種叫作鉆頭的工具進行的。鉆頭裝在鉆柱上,由鉆井平臺配備的鐵塔架帶動。平均而言,打下十口油井,只有一口能充分開采。
超過一半的石油礦床位于海底的巖石之中,所以人們就必須在海上搭建油井。挪威和英國之間的北海上就有許許多多這樣的油井平臺。
一旦被開采出來,石油和天然氣就需要運輸:
要么通過巨大的管道來運輸:輸油管和輸氣管
要么通過輪船來運輸:大型油輪和天然氣運輸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