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秀萍 徐玉婷 (南昌工學院)
在工匠精神視野下,南昌市小微企業微創新還存在一系列問題,諸如融資難、人才缺、技術不高等,制約其發展。小微企業微創新離不開政策支持,離不開資金的投入,更離不開人才培育。本人主要從南昌市小微企業微創新現狀出發,簡述小微企業微創新所存在的問題,并從融資、政策、人才、環境等方面為小微企業微創新提供相應的意見和建議。
創新作為企業發展的源動力,重視企業的創新就是重視企業的未來。微小企業具有融資難、設備低、人才缺、技術有限等特點,很難與中大型企業進行競爭。微創新是對小微企業創新發展的另一種形態,要求小微企業在管理、產品、服務等方面進行改善。工匠精神是以品質作為基礎,注重精雕細琢,要求嚴謹、專注的職業態度,將其融入到小微企業新創新實踐中,是小微企業發展的必然趨勢,更是小微企業核心競爭的關鍵因素。對于小微企業長久發展而言,工匠精神推崇專注、細節、堅持,與創新精神不謀而合,以工匠精神來指引小微企業微創新具有重要意義。
為了更好地了解南昌市小微企業創新狀況,提升小微企業的競爭實力,采用調查問卷、隨機取樣等方式對南昌市內30家小微企業進行實地調查,以情況介紹、實地論證、座談討人等形式摸清南昌市小微企業創新狀況,以便更好地滿足市場需求。主要情況如下:
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一直以來是小微企業面臨的重要問題,2018年6月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等五部聯合印發了《關于進一步深化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意見》中,由23條舉措,目的就是為小微企業解決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根據央廣網南昌信息報道,浦發銀行為了推動普惠金融的發展,特此為小微企業專設小企業金融服務中心。其南昌分行為響應黨中央號召,建立小微企業貸款管理長效機制,推出分層經營分類管理,實施差異化金融服務,至2019年2月底,南昌分行全口徑小微企業貸款余額69.94億元, 普惠型小微貸款余額32.29億,貸款戶數6717戶,較年初新增315戶。在信貸規模上,南昌分行按照總行小微業務年度投放計劃確定單列年度小微企業信貸規模,同時總行會對分行的單列小微業務進行經營績效考核。可見,融資渠道的暢通為小微企業發展提供最為基礎的保障。
小微企業微創新環境主要有以下幾個部分組成:第一點,政策的大力支持。根據中新網江西新聞報道,《南昌市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基地城市示范三年行動計劃(2015年—2017年)》經南昌市政府常務會審議通過,南昌計劃三年投入36億支持小微企業創業創新,用于支持創業創新空間載體建設、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和建立融資性政策支持體系。南昌市圍繞一條主線,整合六個鏈條資源,部署了25項重點任務,打造1-2個示范板塊,建立區縣特色的創業園區,為青年群體、海歸群體構建“洪城眾創”空間集聚區,其中小微企業創新考核指標為技術合同成交額增長比例48%,小微企業擁有授權專利增長比例50%。第二點,創業教育的大力開放。南昌市提出創辦校園創業苗圃,構建創業苗圃+孵化器(大學科技園)+加速器”梯級創業孵化體系,形成“創業課堂”“創業沙龍”等高校聯合平臺,為小微企業創辦提供實踐指導。第三點,資金的支撐。南昌市為小微企業創業創新提供各類投資基金,有“雙創示范”小微天使基金、眾籌資金等,對于海歸人才還有一次性創業啟動資金。第四點,南昌市將閑置的廠房、樓宇、校舍等為小微企業建立創業創新基地,為小微企業解決場地問題,同時對其租金、公共費用進行相應的減免,為小微企業創業創新減少基礎成本。
2019年2月2日,省財政廳和省稅務局聯合印發《關于落實小微企業普惠性稅收減免政策的通知》,明確今年我省將按照中央授權的最大幅度即50%,頂格減征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的“六稅兩附加”,為小微企業提供實實在在的優惠。具體而言,(1)享受稅收優惠政策的小微企業的條件得到進一步擴大,納稅額擴到300萬以下、員工人數為300人、資產總額為5000萬,改變了已有的100萬以下、100人、3000萬的優惠條件。(2)在17%和11%的部分行業增值稅稅率都各下降了1個點。(3)個人所得稅實施5000元/月的基本減除費用標準和新的稅率表。(4)創業投資和天使投資有關稅收優惠政策,將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提高到75%,虧損年限由5年轉為10年,進一步清理政府不必要的收費。
在市場競爭激烈的環境,南昌市小微企業要想長久發展和進步,就有必要認清自身的不足,分析其原因并加以解決。小微企業微創新普遍存在以下幾個問題:第一,創新能力有限。在思想上,小微企業普遍存在重生產輕研發的特點,帶有小富即安的思想。在研發機構上,小微企業的研發機構還不健全,層次不分明,沒有帶頭人。在資源上,創新資金匱乏、技術設備陳舊,沒有自主產權的產品。第二,科技創新人才匱乏。由于小微企業各項福利待遇制度還不夠完善,難以較好地留住人才;盡管小微企業得到政府一系列的人才優惠政策,但是在技術上面所需要的高技術人才卻嚴重缺乏。第三,資金投入不足。小微企業由于其投入創新資金有限,加上政府撥款受到各個政策的制約,導致小微企業的微創新資金非常有限。第四,與創新科技結合較少。小微企業缺乏新技術創新能力,必然與當下的新技術之間還存在一定的距離,難于在實質上得到飛躍。第五,管理方式的落后。與大型企業相比,小微企業的管理方式比較落后,還是傳統
工匠精神作為職業精神的一種形態,是以品質作為內核,以雕琢作為手段,以超越作為追求,以創造作為服務,與創新精神緊密相關,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關鍵所在。工匠精神屬于企業文化中的核心文化,是企業集體的價值觀念,是企業競爭的內動力。做好工匠精神文化建設,是提升企業文化軟實力的重要舉措。小微企業應該重視工匠精神在企業員工的作用,一是組織全體員工定期學習工匠精神的文化活動,借助工匠事跡、宣傳片等引導員工學習,激勵員工向工匠精神的優秀人士學習,幫助員工樹立正確的工作觀,規范員工的工作行為,使員工成為小微企業的主人翁,對企業負責,對自身負責。二是建立健全有效的企業工匠精神嘉獎制度,對于付出對等的員工給予對等的工作報酬,對于進步巨大的員工給予相應的嘉獎,而對于玩忽職守的員工進行相應懲罰。只有將工匠精神融入到小微企業文化建設中,才能使小微企業創新重新煥發光彩,為小微企業的發展增添光彩。
工匠型創新人才是小微企業競爭和發展的核心動力,重視工匠型創新人才的培育就是把握未來。首先,小微企業應該構建完善的人才使用和培育機制,加大人才的培養和引進力度,完善企業內外培訓體系,構建工匠型創新人才的激勵機制,重視工匠型創新人才篩選。其次,為了提升人才的遺留率和新人才的引進率,小微企業應該為人才建立健全勞動、養老、保險、醫療等社會保障制度,使人才成為企業的主人翁,讓其積極主動融入到企業創新實踐中,以人才推動小微企業的創新發展。最后,重視人才綜合能力的評比,定期組織員工進行技能比賽、演講比賽、創新產品展示等各項活動,以競技的形式推動專業型人才向綜合型人才轉變,為企業發展和進步提供內在動力。此外,還應該重視以工匠精神作為指引員工的工作行為,端正員工的工作態度,提升員工的創新技能,為企業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為了有效的推動小微企業的發展和進步,政府部門應該為其搭建小微產業園區,配備相應的基礎設施,減免或者優惠的形式為小微企業提供辦公區域。辦公區域是小微企業立足體現,為了更好地調動小微企業發展的積極性,市政建設、公路養護等項目也可以小微企徹底開放。對于新型材料研發的小微企業,政府可以引導大型企業對其進行幫扶,以合作或者股份的形式提升小微企業的競爭力。對小微企業的資金投入不再招投標,要求大型企業不得拖欠小微企業的款項。對小微企業的自主研發產品,政府可以將其納入采購目錄中,這有助于提升小微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此外,政府部門還應構建小微企業科技創新服務平臺,發揮政府科技部門的引導優勢,加強小微企業之間的合作溝通,使小微企業在科技創新能夠全面提升。
小微企業想要長遠發展,政府扶持顯得尤為重要。首先,在法律法規方面,政府部門應該建立小微企業的合作條例,為小微企業產學研提供法律保障,明確產學研各方權利和義務,規范產學研過程中的糾紛解決方式。其次,政府部門應該為小微企業搭建產學研平臺,鼓勵小微企業與院校之間建立產學研合作關系,促進校企合作;為小微企業構建產業園區,建立公共技術服務平臺,為小微企業在設計、研發、試驗、技術等各個方面提供支持。最后,在產業園區中,加大對小微企業的稅收減免政策、優惠政策的宣傳,減少小微企業的各種后顧之憂。
融資渠道的局限性一直以來是困擾小微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解決該項問題需要企業、政府、金融機構三者協同合作,使小微企業在創新方面能夠足夠的資金支持。首先,政府應該根據小微企業的實際情況完善其融資的法律法規,為企業和金融機構建立合作溝通的信息平臺,搭建信用評級機制,為小微企業融資提供合理合法的擔保法律體系,重視小微企業創新資金審核力度,杜絕小微企業違法融資的行為。其次,小微企業應該以身作則,強化管理,規范各項制度,提升財務報表的質量,貫徹誠信經營、公開財政的原則,與金融機構建立良好的信用關系,保證財務清單透明。最后金融機構應該根據小微企業的實際情況,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為微小企業融資提供專業服務的業務人員,簡化融資流程,改變傳統的擔保方式,提倡企業互保、動產質押等方式。同時,也鼓勵小微企業根據實際情況,采用社會集資、引進外資等方式解決自身融資難題。此外,對于重要科技研發項目,國家應該對小微企業的融資進行相應的財政支持。只有形成“政府部門引導、企業誠信經營、金融機構支撐”的運作形態,才能提升小微企業創新發展。
政府部門應該根據小微企業的實際情況,構建小微企業微創新政策體系,重視政策落實的調研,對于落實問題應制定具體的方法,以此促進小微企業微創新。諸如《關于落實小微企業普惠性稅收減免政策的通知》、《關于進一步深化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意見》等應該積極下發到小微企業中,使全市的小微企業能夠充分認識普惠政策,使企業能夠充分享受減稅紅利。政府部門可以借助現有的公眾號、微博等新媒體向小微企業傳播相關政策,并定期指派相關人員對各項政策落實情況進行信息收集。一旦存在落實不到位的情況,應該采取講座、討論、視頻等方式進行深化,確保各個小微企業享受到各項優惠政策,為小微企業發展增添助力。

創新作為企業發展和競爭的核心所在。小微企業要想長久發展,就有必要認識自身現有的優缺點,以工匠精神作為思想指南,借助政府的扶持力度,從政策、環境、資金、產學研等方面大力實現小微企業微創新,改變以往的企業形態,以便更好地適應時代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