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少華 張兆芹 于軍勝 (張少華、張兆芹,廣東工業大學經濟與貿易學院;于軍勝,魯東大學商學院)
運用空間基尼系數對2006-2015年珠三角生產服務業及細分行業的空間集聚特征進行測度。研究發現珠三角生產服務業整體層面空間集聚良好,但內部細分行業存在不一致性,且呈現傳統與高級生產服務業集聚并存的特點。
20世紀60年代以來,世界經濟已逐步進入“服務經濟”時代,生產服務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日漸提升。2014年7月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指導意見》(國發〔2014〕26號),正式將加快生產服務業發展提高到國家戰略高度。同時隨著城市化水平的不斷提高,作為城市化發展和演進進程高級形態的城市群已經成為地區乃至國家參與國際競爭的重要單元。因此本文以珠三角城市群作為考察對象,分析其生產服務業空間集聚發展現狀,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本文采用空間基尼系數作為生產服務業的集聚測度指標,它是在基尼系數和洛倫茲曲線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公式如下:其中si為i城市某產業就業人數占總地區該產業總就業人數的比重,xi為該地區就業人數占總地區總就業人數的比重。G取值介于0和1之間,取值越大,說明產業集聚程度越高;取值越小,則說明空間分布越均勻。
生產服務業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Machlup(1962),目前國內外學者在生產服務業的特性上形成了一致的觀點,即生產服務業為產業提供中間服務產品,滿足中間服務需求。但在外延的分類上,不同學者出于不同的考察視角,劃分方式和標準有所不同。本文結合國發〔2014〕26號指導意見和國家統計局發布的《生產性服務業分類(2015)》,選取(1)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2)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3)金融業;(4)租賃和商務服務業;(5)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五個行業作為生產服務業。
限于數據可得性和研究對比的前后一致性,本文采用城市單位就業人數來衡量生產服務業集聚程度,數據來自2006-2016年《中國城市統計年鑒》。
從表1所列出的2006-2015年間珠三角城市生產服務業基尼系數來看,珠三角城市生產服務業整體層面空間基尼系數相對較高,2015年間數值為0.0487,且連續三年維持在0.05左右的水平,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珠三角生產服務業空間集聚程度良好。從發展趨勢來看,珠三角生產服務業的空間基尼系數先后經歷了上升、下降再上升的N型發展軌跡,從2006年的0.0203增長到2015年的0.487,呈現了較為良好的發展勢頭,增幅達到了139.9%(見表1)。
1.靜態層面
對比國家層面,珠三角生產服務業細分行業空間集聚程度遠高于全國整體水平。表1中2006年珠三角的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金融業的空間基尼系數分別是全國的13.36倍和15.5倍,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的空間基尼系數則是全國的3.42倍,可以說珠三角已經形成了國內領先的生產服務業集群。
從生產服務業細分行業集聚情況來看,全國及珠三角間存在明顯差異。全國范圍來看,集聚度較高的生產服務業為租賃和商務服務業(0.036),其余細分生產服務業的空間基尼系數均小于0.02;而同期珠三角集聚度較高的是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0.0492)、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0.0481)以及租賃和商務服務業(0.0394)。
從細分行業來看,生產服務業內的集聚程度存在不一致性,這主要源于生產服務業內部異質性高,既包括了市場化運作較高的租賃商務服務業、也有非市場化運作的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等(李文秀,2008)。從靜態數值來看,2006年細分行業空間基尼系數排名為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信息傳播、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金融業。而2015年,空間基尼系數中仍然是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的數值最高,達到了0.1318,超過了0.10,是第二名租賃和商務服務業(0.0643)的2倍,遠超其他行業。這說明相比其它產業,珠三角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的集聚程度最高。而交通運輸、倉儲及郵政業以微弱劣勢排名第三,信息傳輸、計算機軟件和服務業以0.0579排名第四,生產服務業細分行業中基尼系數最低的是金融業,從數值來看僅有0.0067,說明現階段珠三角金融業的集聚程度較低,空間分布較為平均。

表1 全國與珠三角城市群生產服務業及其細分行業空間基尼系數
2.動態層面
(1)2006到2015年間交通運輸、倉儲及郵政業、信息傳輸、計算機軟件和服務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及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的空間基尼系數呈現增長態勢,且增長類型存在差異。從增幅來看,信息傳播、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的空間基尼系數從2006年的0.0188增長到2015年的0.0579,增幅最大,達到了208%;增幅最小的是交通運輸、倉儲及郵政業增幅最小,數值為28.48%。從增長變化類型來看,信息傳播、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探業的空間集聚均呈W型變化趨勢,即空間基尼系數先減少,然后增加,再減少,繼而增加。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則呈現先增加,再減少,然后增加,再減少的M型。而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的空間集聚則是在不斷增加和減少中呈現波浪式上漲。(2)金融業的空間基尼系數出現了下降的趨勢。金融業的空間集聚趨勢均呈N型變化,先減少后增加再減少。其中金融業的空間基尼系數從2006年的0.0124下降到2015年的0.0067,說明十年間,珠三角內部金融業的空間差異程度正在日益減小。造成這一現狀的原因,一是政府在進行國有銀行、信用合作社、郵政儲蓄銀行等金融服務設施布局時,充分考慮網點布局的均衡性。二是證券、保險等企業經歷了早期在中心城市的布局,近年開始加大對珠三角二線城市的分支服務機構設置。此外,由于數據來自城鎮單位從業人員,數值略小于實際城市全社會的從業人員,一定程度上也會削弱了金融業的差異。(3)從十年平均值來看,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交通運輸、倉儲及郵政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三者的數值依次為0.0706,0.0537,0.0515,表現出空間集聚程度較高且較為接近的特征。這三類高集聚的行業中,既有傳統的生產服務業(交通運輸、倉儲及郵政業),也有知識及技術密集型的高級生產服務業(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租賃和商務服務)。傳統和現代生產服務業集聚并存的現狀也與珠三角處于工業化后期的發展階段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