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屹佳,程偉麗
(四川工商學院,四川 成都 611745)
四川省的工程造價咨詢企業,在開展工程造價咨詢服務時,長期以來一直按照《四川省物價局、四川省建設廳關于<工程造價咨詢服務收費標準>的通知》(川價發(2008)141號)的標準進行工程造價咨詢服務定價的。該文件對四川省工程造價咨詢行業的持續發展,對國家投資項目招標投標管理、投資控制和節約造價,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該文件廢止后,工程造價咨詢企業設立門檻低,在短短二十多年時間,發展極快,供過于求的局面明顯顯現。部分咨詢機構為了尋求生存和發展機會,不惜犧牲企業誠信、服務質量和企業成本,惡性競爭,嚴重擾亂市場秩序。特別是近兩年工程造價咨詢價格惡意競爭的亂象更加突出,具體表現為:①惡意壓價,如有些工程項目的造價咨詢服務基本費,咨詢企業報價為0,低于成本惡意競爭,將造價咨詢服務風險上升到極限高度;②為了追求利潤,出賣資質,違法執業;③不注重加強企業自身建設,在業務爭奪上采用不正當手段,形成行業不是質量誠信的競爭而是公關手段競爭的不良風氣;④咨詢企業以及造價工程師因服務價格低,在付出的勞動不能得到正常回報的情況下,利用自身掌握的裁量權,損害當事人權益,索取、受賄當事人的錢財。這些現象最終使社會公眾對造價咨詢行業的信任程度降低,損害整個行業的利益。
造成上述現狀的主要原因,是工程造價咨詢行業市場良性競爭的機制沒有完全建立,咨詢企業與咨詢委托方對工程造價咨詢成本及合理構成不甚清楚也無從清楚,公平合理的市場調節價定價機制沒有完全形成,市場價格無序競爭,政府主管部門價格監管缺少依據,無從下手。對工程造價咨詢服務的委托方造成較大困惑和不信任感,對國家投資項目全過程工程造價管控的質量和水平將帶來極大損害,對工程造價咨詢行業的長期健康和持續發展帶來不利影響。
工程造價咨詢定價是咨詢服務價值的貨幣表現,它是咨詢人員將其咨詢服務投向市場的體現,同時也是咨詢機構開展咨詢服務的經濟條件,是咨詢服務商品化的體現[1]。
咨詢機構依靠自身的專業技術、知識和技能幫助咨詢委托方解決工程造價管理問題。咨詢機構這種創造性的咨詢服務成果,必定要通過咨詢雙方的交易轉讓來實現其價值,伴隨著這種服務交易的進行,最終咨詢服務通過其價格表現出來,這就是咨詢定價,或稱咨詢服務價格的確定[2]。
工程造價咨詢定價應遵循馬克思主義的商品價值理論。工程造價咨詢社會平均成本是咨詢定價的重要依據。社會平均成本能反映整個咨詢業的平均勞動耗費量的耗費水平。作為產品價格制定的依據,只能是社會平均成本,而不可能是個別企業的個別成本,因為咨詢服務的社會價值由咨詢服務提供過程中的社會必要勞動耗費所決定,根據咨詢服務的社會平均成本確定咨詢服務的定價成本,符合按社會平均成本定價的價值規律要求。如果價格是以各個咨詢企業的個別成本為基礎,那么,經營管理先進的企業雖然經過努力,降低了勞動耗費,卻得不到較多的利潤,會挫傷企業采取各種措施降低服務勞動耗費和努力創新為委托人創造更多價值的積極性;同時,經營管理落后的企業較多的勞動耗費也得到社會的承認和補償,這些企業會安于現狀,不會積極努力地去提高專業技術和改進經營管理。因此,咨詢服務價格制定的依據只能是建設工程造價咨詢社會平均成本。
將馬克思主義商品價值理論中的C+V定義為咨詢服務的社會平均成本,將馬克思主義商品價值理論中的m細分為法定稅金與合理利潤,則工程造價咨詢服務價格定價公式為:
咨詢服務價格=咨詢服務社會平均成本+法定稅金+合理利潤
式中,咨詢服務社會平均成本為咨詢服務的人力成本、材料設備費、企業管理費和一定的風險費用構成,以完成《中價協咨詢業務操作規程》規定的必要咨詢程序以及行業主管部門規定的咨詢服務項目、服務內容和服務質量為依據,并考慮執業風險費用等因素予以確定;法定稅金為咨詢企業按照法律法規規定應繳納的各種稅費,包括增值稅、各項附加稅費、企業所得稅等;合理利潤為咨詢企業提供合格的工程造價咨詢成果后應該獲得的合理收益。
常規方法即按照定價成本監審辦法和原則對咨詢服務活動的實際成本進行核實,確定咨詢社會平均成本。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政府制定價格成本監審辦法》(國家發改委第42號令)、《四川省價格管理條例》、《四川省定價成本監審辦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規和規章政策的規定,可以對工程造價咨詢社會平均成本進行基本界定。雖然這些法律法規和規章政策的規定主要針對政府指導價、政府定價的商品和服務價格過程中的定價成本進行監審,但其規定的原則、辦法和思路也可以用于確定工程造價咨詢社會平均成本。
按照價格成本監審辦法,對造價咨詢的真實成本逐個項目的實際內容進行核實,確定出造價咨詢真實而合理的成本,以此作為咨詢服務成本。但價格成本監審辦法主要用于政府指導性商品,其競爭性弱,經營范圍、經營地點等均屬于國家統籌,因此,該方式在壟斷行業的價格確認時被廣泛采用。但真正將這種方法用于工程造價咨詢社會平均成本的確定有相當難度,并不太適用。主要原因為:①工程造價咨詢行業以民營企業為主,競爭性強,許多咨詢企業為應對競爭,報價隨意,不能反映咨詢成本真實情況;②許多造價咨詢企業經營范圍較廣,業務類型及來源較雜,存在不一致性;③此方法依靠經營者向價格主管部門主動申報自身經營成本,因此,在可信度上,有較大差距,各經營者之間所申報的成本水分差異大,導致基礎數據差異大,直接影響咨詢社會平均成本,難以核定合理的咨詢服務價格。
作業成本法簡稱ABC法,即以作業為基礎的成本計算方法,是一種以作業耗用資源、產品耗用作業為分配依據的成本分析方法。作業成本法可以將間接成本和輔助資源更準確地分配到作業、生產過程、產品、服務及顧客中,具有提高成本信息的質量,改善企業的經營過程,有效降低成本,為資源決策和產品定價及組合決策提供完善的信息。
作業成本法的指導思想是:成本對象消耗作業,作業消耗資源。作業是成本計算的核心和基本對象,產品成本或服務成本是全部作業的成本總和,是實際耗用企業資源成本的終結。作業成本法把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包括期間費用)作為產品(服務)消耗作業的成本同等地對待,拓寬了成本的計算范圍,使計算出來的產品(服務)成本更準確真實。
顯然,以作業成本法進行成本核算有利于加強作業管理,將風險與質量通過必要作業進行有利地控制,從成本控制的著眼點深入到作業層次,在成本及成本發生的原因之間建立一一對應關系,能有利地與咨詢目標銜接,有利于咨詢收費與風險控制,真實反映造價咨詢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如果嚴格按照作業成本法進行核算,其結果是比較接近與企業的理論成本。在進行作業的分析時,在業務活動之前要將非增值作業進行刪除。也就是說,在業務活動之前就將那些不合理的成本費用杜絕了。以此為基礎,核算出來的咨詢成本就比較接近合理成本。但是,將作業成本法用于工程造價咨詢社會平均成本的確定,其難度也是很大的。作業成本法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作業動因的分析,作業動因是引起產品成本變動的因素,作業動因計量各種產品對作業耗用的情況,并被用來作為作業成本的分配基礎。一般而言,要確定作業動因很難,這對于難以量化的工程造價咨詢服務來說,確定咨詢業務的作業動因更難。因此,作業成本法很難在造價咨詢社會平均成本核算中用到。
計算某個專業或整個行業的社會平均成本,一般可以采用統計的方法。而統計則首先需要實際成本的調查和大量數據的收集。然而純粹的調研統計有隱蔽性缺陷:不能及時反映市場的動態變化。調查、數據收集和統計分析是需要一定的時間,當統計計算出了平均社會成本,數據已有了滯后性,其不具備前瞻性的缺陷可以通過專家預測適當彌補。
專家預測的方法可以由造價咨詢行業經驗豐富的專家進行。專家由經驗豐富的公司高級咨詢業務主管特別是項目經理以上的實務工作者、咨詢理論界的研究者及主管部門的負責人共同組成。他們在考慮咨詢成本的各個影響因素,同時控制風險和保證質量的條件下,結合咨詢業務類型,對咨詢程序進行測算,進而預測出各類咨詢業務的理論成本。
經過比較分析研究,筆者認為專家預測與實際成本調查相結合的方法是對工程造價社會平均成本確定的一種比較適用的方法,主要原因如下。
1) 我國對工程造價咨詢行業的監管部門是行業協會,而對價格監管的部門是物價部門。不管哪個部門,目前對造價咨詢企業的真實咨詢成本都不能也無法掌握。要核查全部造價咨詢的真實成本并以此對咨詢成本進行監管,都不具有可操作性。
2)四川省工程造價咨詢企業眾多,按照定價成本監審辦法中提出的,由于“經營者數量眾多的,價格主管部門可以選定一定數量的有代表性的經營者實施成本監審”,可以選擇部分有代表性的造價咨詢企業進行實際成本調查,獲得有關成本核算的具體數據,再采用傳統簡單的數理統計方法進行分析,就可以得到當地造價咨詢社會平均成本的理論數據。
3)四川省工程造價咨詢行業發展與部分其他省市的發展盡管存在一定差距,但從全國范圍來看,四川省工程造價咨詢行業的發展也屬良好狀況。因此,可以組織本行業的咨詢專家,對工程造價咨詢社會平均水平進行預測,通過專家對咨詢流程的把握,彌補數據處理的滯后性缺陷。
通過對工程造價咨詢服務定價理論的研究,為建立公平合理的工程造價咨詢市場調節價定價機制提供依據。防止工程造價咨詢企業通過降低服務質量、減少服務內容等手段以低于成本價進行惡性競爭,保障正常市場秩序,也可為造價咨詢服務的委托方支付咨詢服務費用提供參考,使咨詢委托方的工程造價管控工作得到“物有所值”的增值服務,并且為政府行業主管部門和價格主管部門對咨詢服務價格進行監管,為市場主體創造公開、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引導行業健康發展,維護正常的市場秩序,保障市場主體合法權益提供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