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曉樂
(江蘇財會職業學院 經貿系,江蘇 連云港 222061)
電子商務突破了地域限制,縮短了企業間的空間距離,不同于傳統經濟環境下上下游企業之間穩定、單一的合作。在電子商務環境下,企業可以找到更多、更廣闊的渠道,通過網絡獲取原材料、半成品或銷售產品。此外,隨著網絡經濟的繁榮,越來越多的企業采用小批量、多品種的生產方式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電子商務提高了訂單處理的效率,提高了庫存管理水平,促進了合作伙伴之間的交流、合作和信息共享。因此,運輸系統的效率對于電子商務的成功至關重要。電子商務物流配送模式可以概括為三種模式:企業獨立配送、第三方物流企業配送和聯合配送。與傳統的分配模式相比,聯合配送具有明顯的優勢。作為一種低成本、高效率的物流配送模式,它受到了廣泛的關注。
我國的一些學者認識到聯合分發和某些研究成果的重要性。比如,在2017年之前,知名學者認為電子商務“最后一公里”問題正在成為電子商務的傳播的障礙。為了解決“最后一公里”問題,以真正處理電子商務問題,有必要在電子商務范圍內實現和優化末端共同交付。完成交貨的分配模式是最后一公里的物流公司的戰略伙伴關系,以優化末端物流組織網絡和分享資源。
末端聯合配送模式的基本運作模式為:在人口密度高的中心地區設立終端聯合配送站,為周邊社區或各類機構的居民服務,終端聯合配送站由單獨的第三方公司或快遞企業聯盟運營。除了終端配送外,上游服務仍由第三方物流公司或電子商務企業完成,終端聯合配送站為客戶提供最后一公里的服務。分配站負責對上游送貨員進行集中、分類、暫存,然后根據客戶要求進行自助送貨或門到門送貨服務。可為有特殊要求的客戶提供增值服務。該模型的實質是物流企業的戰略聯盟,通過物流合作和資源共享,最大限度地提高貨物周轉率和服務滿意度[3]。
對于大中型城市來說,可以依附于現有的社會資源,建立端到端的聯合配送站,或者是人口密度高、快遞交易集中的區域選擇中心。例如,校園接乘點、社區收發室、商圈便利店、地鐵公交樞紐等。同時,它們可以利用自己的手段提供增值服務,如提供早餐、在網上購買新鮮食品等。
在聯合分發模式中,出發點是幾個公司共同使用的地點,其經營者可以:①不止一個公司的合作;②獨立于原快遞或電子商務企業的第三方物流企業的建設;③建造大型企業和聯合建造其他小型企業。
目前,盡管我國電子商務市場迅速增長,但許多銷售公司仍然無法進入大規模業務,以滿足客戶的分配需求。此外,鑒于在電子商務市場上對分配服務的需求日益增加,物流公司還必須通過建立聯合小組來加強合作。共享信息資源是提供信息資源的唯一最有效的解決辦法。
許多物流企業都存在著物流成本大,分配的效率低的問題,迫使物流企業創新銷售模式。從電子商務商品物流中加強規模經濟是推動電子商務物流末期形成聯合分銷聯盟的主要力量。分配聯盟的整體效應可以有效地降低銷售企業的物流和管理成本,以提高企業的整體利潤[4]。因此,在電子商務物流結束時建立聯合分布區是實現電子商務企業末端共同配送成本優化的最優選擇。
單一的配送企業很難形成有效的循環配送模式。在這方面,某一地區的分銷企業需要形成優勢互補、資源互補的分銷聯盟,通過多個企業的共同循環實現合作共贏。
提供服務的商業組織數量不斷增加,企業之間的競爭已從服務競爭演變為服務競爭。在服務經濟中,消費者意識已成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電子商務物流企業中,消費者需求的多樣化和個性化要求物流企業開展更加頻繁和小規模的配送服務。然而,由于投入成本和經營規模的限制,大多數物流企業無法頻繁地開展此類服務。因此,在電子商務物流的末端建立聯合配送有利于強化各種服務,進而提高物流配送服務的整體質量和水平。
電子商務環境下物流聯合分布區不僅具有傳統物流分布的特點,還具有信息分布信息化、標準化和實時傳輸、分布信息商業化、信息采集代碼和數據庫、信息存儲數字化等基本特性.自動化物流和分散自動化,包括自動貨運跟蹤、自動排序系統、自動調整系統和條形碼自動識別系統。物流配送網絡主要是物流配送系統的計算機通信網絡和組織網絡,以及所謂的內部網絡(Internet),物流配送網絡是物流信息化的需求。物流企業在電子商務中開展共同銷售活動的主要特征之一。物流的分配很明智。物流配送業務利用多種業務研究和決策方法,解決了庫存水平的確定、職業和自動引導車輛的運行、運輸路徑的選擇、分散中心管理決策支持等一系列實際問題。物流銷售的靈活性,即根據消費者需求的“多種多樣、多批、短時間”的特點,銷售中心實施物流運營和靈活的組織,實現銷售活動的靈活性。
3.2.1 利益分配問題難
對我國來說,由于沒有通過共同分配來計算經濟利益的方法,因此分享所得的利益缺乏令人信服的標準或依據,因此難以合理、有效地分配。此外,這種費用分攤也面臨著這樣的問題,利益分配是不公平和合理的,費用分配很容易轉移,費用分攤問題已成為共同移交終端的障礙。因此,在統一分銷聯盟中,物流經營者之間存在著許多利益沖突,很難達成協議。
3.2.2 參與的物流企業透明化
聯合配送公司被送到一個單一的分銷中心,要求多家物流企業共享客戶企業的內部信息,這將不可避免地包括一些商業秘密,如客戶資源、戰略方向等。特別是在同一行業的共享過程中,信息的傳播基本上是公開和透明的,商業秘密也不容易保存,影響同行業企業競爭策略的決策[5]。
3.2.3 末端共同配送聯盟協調難度大
在電子商務環境中,終端共享的最大問題是難以組織和協調。首先,由于每個所有者對自己的商品分配有一定的要求,包括位置要求、運輸路線、時間要求、安全程度等,因此很難統一每個點的標準。此外,每個物流企業都有自己的業務哲學和業務策略來協調企業間的默契和合作,合理的勞動分工并不容易。
3.2.4 缺乏法律和政策支持
到目前為止,有關部門還沒有明確表示對共同分配模式的政策支持,這種模式對采用共同分配模式造成了一定的障礙。發達國家全面分配的有力發展與對有關法律和政策的支持是分不開的。
3.2.5 信息服務在信息資源共享方面落后
它僅限于物流企業內部資源的交換,對外部世界開放的資源很少。目前,在廣州許多中小型企業中,物流信息化的比例還不到10%。通常的接觸主要依賴于電話和傳真機。反饋信息傳遞不僅是及時性低、誤差高,而且精度低。聯合傳播的實現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其開發和改進的通信系統、數據處理系統和信息共享系統。大多數零售企業只停留在簡單的軟件和系統POS金融統計中,沒有合理而有效的物流信息傳播系統。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國際經濟合作日益密切。信息技術的發展和廣泛應用已進入現代全面物流管理的時代。企業之間的競爭正在變成一場分享競爭。建立有效的聯合配送模式將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為實現配送資源的全面整合,降低分配成本,企業要統一組織,開展整個物流系統的合作,包括用戶、配送資源等。這種做法使企業之間的關系發生了變化,模糊了企業的界限。商業外包的比例正在上升。整體分銷鏈中的企業專注于培養自身核心競爭力,已成為與其他企業合作與發展的基礎,實現全面提高企業競爭力的目標。
總之,實現跨領域的共享分配是新經濟時代的發展趨勢,將成為現代物流應對全球經濟一體化帶來的更為激烈的市場競爭的趨勢,對提高我國各行業的整體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從長遠來看,分享帶來的經濟效益是顯而易見的,但在推廣方面仍然存在一些困難。必須領導決策,參與企業和政府部門的合作,找到適合我國國情的共同分配模式,創造良好的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