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 露,王詩雨,鄭紫涵,沈 哲,歐伶俐
(湖南三一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長沙 410129)
深化教育改革創新是教育發展的時代主題。堅持深化教育改革,優化課堂內容,創新教學和人才培養模式以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和技術技能人才成長成才需要,是學校教育改革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物流設施設備是物流系統的物質基礎和重要資產,標志著物流體系的技術水平,關系物流活動的各個環節。物流設施設備課程是一門實踐性兼應用性較強的物流管理專業課程,包括生產、倉儲、裝卸搬運、運輸、配送、包裝與流通加工、信息采集與處理等設施設備,涉及海、陸、空三大領域,范圍廣,兼具設備知識與物流知識,學科交叉性大,該課程教學對教師、設備、資源等要求較高。
由于學校資源受限,目前高職院校的物流設施設備教學側重對物流各環節設施設備的認知與功能介紹,以視頻、圖片的形式增加學生對設施設備的認知,知識講解與學習停留在布魯姆提出的認知領域的知識認知與理解層面,未能對知識進行應用、分析、綜合和評價,采用傳統的單一考核形式。
針對傳統的教學模式改革,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現代教學方法應運而生。本文綜合項目化教學、情境教學,以學生為中心、成果為導向、能力培養為目標,對接就業崗位與技能競賽進行課程體系設計并開展課堂教學,以賽促學、以賽促教,遵循“做中學、學中做”的學習規律,綜合考核學生的學習、知識和能力。
物流設施設備課程是物流管理專業學生的必修課程,兼具實踐性與應用性。本文結合現有的教學資源,對接物流企業需求與物流技能大賽賽項內容,將課程內容設計為運輸設施設備與管理、裝卸設施設備與管理、托盤設施設備與管理、集裝設施設備與管理、倉儲設施設備與管理、包裝設施設備與管理、流通加工設施設備與管理、物流信息技術設施設備與管理8個子項目,涉及物流活動的各個環節,以課堂理論教學、實踐操作相結合開展“理實一體化”教學,注重培養學生傳承中華美德、思考、決策、溝通、執行、知識掌握與應用、創新創造等多項能力,對知識進行認知、理解、應用、分析、綜合和評價,使之成為具有“人文之素養、科學之方法、專門之特長”的三有人才。本文以子項目——托盤設施設備及管理為例對物流設施設備課程教學改革與課堂實踐展開詳細介紹。
托盤是物流領域最常見的設施設備,是倉儲、裝卸搬運、運輸環節的重要集裝設備,托盤的選擇、使用與操作管理是學習的重點,托盤貨物的碼垛是學習的難點。傳統的以視頻、圖片形式展示碼垛方式的教學難以全方位闡述托盤碼垛作業流程與要點。本文對接物流企業倉儲業務與物流技能競賽中的貨物組托模塊,在授課班級間開展物流碼垛競賽,設置競賽情境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以賽促學、以賽促教,做到“賽中學、學中賽”,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操作、技能競賽融為一體開展教學。在課堂上結合視頻、圖片對托盤的規格、選用原理、碼垛方法及要點進行講解,讓學生認識、理解并掌握托盤的相關知識;在實訓基地,根據課堂所學知識對托盤貨物以重疊式、縱橫交錯式、正反交錯式、旋轉交錯式四種方式進行碼垛實踐,并以班級為單位、5名學生為一組進行團隊參賽,隨機抽選碼垛方式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貨物的組托,以學生為主體和中心、教師進行指導評價,考核碼垛方式正確性、團隊協作一致性、操作動作規范性及作業現場6S維護四個維度,綜合考察學生的知識掌握與應用能力、應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及6S管理能力。
通過理論與實踐、競賽結合開展“一體化”教學,實現教學多元化,增強學習的趣味性,學生動手實踐將知識學以致用,激發了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深刻感受到實踐操作與理論教學的差距。結合實踐開展教學,課堂積極性得到提升,知識的掌握和理解得到升華,提升學習效率,學生能從實踐中發現知識掌握存在的不足,掌握設施設備的知識和操作技能,提高業務操作能力,突破知識的認知與理解,使之達到對知識的應用、分析、綜合和評價,具備知識掌握與應用能力、應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及6S管理能力等綜合能力,為就業奠定堅實的基礎。
對接崗位與技能競賽,合理利用學校實訓資源對物流設施設備課程進行教學改革與課堂實踐,結合項目化教學與情境教學以“三有”人才為培養目標開展“理實一體化”教學,多維度考核,“賽中學、學中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與興趣,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實踐創新能力、知識掌握與應用能力、應變分析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及6S管理能力,學生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同時具備一定的操作技能,能對知識進行應用、分析、綜合和評價。由于學校資源受限,場地有限、設施設備種類不齊全,物流設施設備課程的教學改革仍需要不斷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