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瑩
吉林省人民醫院神經內科,吉林長春 130021
卒中單元護理管理模式,是指有機結合心理疏導、健康教育、基礎護理、康復訓練等護理措施,密切配合多種護理模式,提高護理服務的整體性及連續性,提高護理質量,降低死亡率及致殘率,為患者生命安全提供保障,是一種新型護理管理模式[1]。為觀察評價卒中單元護理管理模式在缺血性腦卒中病患護理中的應用價值,該文以2017年4月—2019年3月為時間段,選擇該院收治的130 例患者且分成兩組進行比較。現報道如下。
選擇該院收治的130 例缺血性腦卒中患者,以患者的就診先后順序為依據進行分組,先就診的65 例納入對照組,余下后就診的65 例納入研究組。納入標準:①所有病例均符合缺血性腦卒中診斷標準;②年齡40~80歲,性別不限;③患者自愿參與這次研究并簽署有同意書;④該研究經醫院倫理會批準同意。排除標準:①不愿意參與研究者;②年齡<40 歲或者年齡>80 歲者;③失語失聰以及無法正常交流者;④精神障礙、認知障礙者;⑤伴有嚴重心肝腎功能不全者。對照組:39 例男性,26 例女性;年齡在 41~75 歲之間,平均年齡(56.84±5.14)歲;體重范圍 43~81 kg,平均(64.59±5.92)kg。研究組 65 例患者中包括36 例男性和29 例女性,年齡范圍41~78歲,平均年齡(55.39±4.85)歲,體重范圍 41~84 kg,平均(65.93±6.28)kg。兩組患者基本資料數據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對照組65 例施以常規護理。研究組65 例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采用卒中單元護理管理模式,具體措施如下:①基礎護理。護理人員密切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包括血壓、脈搏、呼吸等,加強皮膚與口腔管理,注意觀察大便與小便情況,注意飲食調節,協助患者翻身,并且輕輕叩背,積極預防壓瘡、墜積性肺炎等并發癥。②心理護理。護理人員多與患者交流溝通,通過交談,掌握患者的內心真實感受,鼓勵患者表達真實情感,宣泄不快情緒,引導患者傾訴,回答患者提出的問題,進行針對性心理疏導,緩解患者負性情緒,保持良好心理狀態,消除后顧之憂,積極配合治療。同時,護理人員通過成功案例給予患者鼓勵與心理支持,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獲取患者信任,建立良好護患關系,增加依從性,保證治療效果。③分期康復護理。起初,護理人員協助患者在床上開展被動訓練,隨后,病情好轉,慢慢進行主動訓練,包括踝關節背伸訓練、腕關節背伸訓練等。基于此,可協助患者進行坐位訓練及站立平衡、步行訓練。完成上述訓練后,可以開始上下樓梯訓練,此后慢慢訓練語言及日常生活能力。整個訓練過程較漫長,強調持之以恒,循序漸進,從簡單的開始,慢慢增加難度,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④健康教育。護理人員向患者介紹缺血性腦卒中相關知識,通過發放宣傳資料、播放宣傳視頻、一對一指導等形式,宣傳康復知識,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知程度,糾正錯誤認知,消除不確定因素,增強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1)評價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①優,生活基本可自理,無殘疾;②良,生活部分可自理,伴有輕微功能障礙;③可,生活部分能夠自理,但伴有相對明顯的功能障礙;④差,生活不能自理,功能障礙明顯,甚至癱瘓在床[2]。
(2)根據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 Stroke Scale,NIHSS)[3],對患者神經功能進行評價,評分越高表示神經功能缺損越嚴重;應用改良RANKIN 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4],對患者功能恢復情況進行評價,評分越高表示恢復越差;采用功能獨立性評定(FIM)量表[5],評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最終的評分越高表示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越高。
(3)調查患者對護理的滿意程度,總分100,得分60~100 分說明滿意,得分低于60 分表示不滿意。
研究組的護理優良率為93.8%,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3.1%,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護理優良率比較
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后的NIHSS 評分、Rankin 評分、FIM 評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 NIHSS 評分、Rankin 評分、FIM 評分評價比較[(±s),分]

表2 兩組 NIHSS 評分、Rankin 評分、FIM 評分評價比較[(±s),分]
?
研究組的護理滿意度為96.9%,對照組為86.1%,兩組比較,研究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調查比較
缺血性腦卒中(cerebral ischemic stroke),是指由于腦的供血動脈(頸動脈和椎動脈)狹窄或閉塞、腦供血不足引起的腦組織壞死的總稱。其中,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可逆性神經功能障礙(RIND)、進展性卒中(SIE)、完全性卒中(CS)是常見類型[6]。缺血性腦卒中,積極對癥治療過程中,需加強護理干預,對改善預后有積極作用。卒中單元護理管理模式基本理論如下:腦梗死早期,患者神經系統功能與結構并沒有徹底遭到破壞,在短期內經由康復訓練,促使神經系統代償功能得到充分發揮,增強殘余細胞的興奮性,改善神經功能。缺血性腦卒中患者護理中,應用卒中單元護理管理模式,著眼于生理及心理等方面,采取基礎護理、心理護理、康復護理及健康教育等手段進行干預,有助于恢復神經功能,減少殘疾及死亡現象,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幫助患者盡早回歸社會,維持良好的身心狀態,增強其自我管理意識及能力,達到改善預后的目的。
綜上所述,卒中單元護理管理模式在缺血性腦卒中護理中的應用價值高,可推廣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