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文 劉冬蕾
(河北農業大學 經濟管理學院,河北 保定 071000)
隨著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不斷深化,參與混改的國有企業數量逐漸增加,國有企業混改的效果越來越值得關注。目前,我國大多數混改企業都采取了增資擴股的形式,引入非國有資本,其中各項協同效應的發揮不僅決定著企業改革的成敗,也影響企業在混改后的長遠發展。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具體產生哪些協同效應,通過怎樣的方式體現,參與混改的企業如何實現并保持協同優勢,以使混改取得切實有效的成果,是值得進一步關注的現實問題,也對后續企業的混改提供一定的借鑒意義。
東方航空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東方航空集團公司下屬子公司,其主要經營業務為航空速運、地面綜合服務以及綜合物流解決方案。在東航集團的主導下,東航物流自2012年起發展天地合一的全程綜合物流服務,成為第一個轉型為現代航空物流服務集成商的國有航空運輸企業。2016年,國家發改委確定了首批央企混合所有制改革“6+1”試點,東航物流抓住混改機遇,依托轉型成果成為民航領域首家進行混改的企業。2017年,東航物流基本完成了混合所有制改革。
東航物流混改過程主要分為三步:內部股權轉讓、增資擴股和改制上市。在混改之初,東航物流進行了股權轉讓,實現產業分離,并將東航物流整體從東航股份體系中剝離出來?;旄闹?,東航物流新增了戰略投資方和財務投資方,引進了聯想控股、普洛斯投資和德邦物流等四家戰略投資者以及財務投資者綠地金融,同時建立了核心員工持股平臺——天津睿遠,員工持股比例達10%,并重新組建股東會與董事會。此舉使得東航集團的持股比降至45%,實現了股權多元化,國有資本與非國有資本相互融合、相互制衡?,F階段,東航物流實現公司改制,整體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籌備其上市計劃。
東航物流混改后,財務協同效應明顯,企業償債風險下降,現金流量穩步增加,籌資能力增強,且流動資產所占比重呈上升趨勢,短期和長期償債能力均有所提高。
根據表1數據,東航物流在2016—2018年度流動比率分別為0.72、1.47和1.96,速動比率分別為0.70、1.45和1.94,二者均呈現上升趨勢。同時資產負債率逐年下降,由2016年的85.88%降至2018年的47.58%。由此可以看出東航物流的資產流動性不斷提高,流動資產能夠償還流動負債。混改也推動了東航物流的體制機制改革和管理體系創新,改善了財務狀況,使得公司的償債風險進一步降低,減輕了償債壓力,短期償債能力水平良好。
表1 東航物流償債能力指標
2016—2018年度東航物流的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不斷增加,分別為78199.07萬元、119386.50萬元和150184.54萬元,這得益于公司業績以及盈利水平的提升。利息保障倍數能夠反映公司長期償債能力,三年中其數值分別為28.36、63.58和124.63,維持在較高水平,東航物流支付利息費用的能力較強?;旄膬灮斯镜呢攧战Y構,減少了銀行借款,其利息支出也隨之縮減,公司的長期償債能力不斷增強。
表2 東航物流的資產構成
表2反映了東航物流混改前后流動資產與非流動資產的構成情況。截至2016年末、2017年末和2018年末,東航物流流動資產占總資產比重分別為45.27%、63.39%和61.82%,整體呈上升趨勢。2017年完成混改后,流動資產比重大幅提高,一方面是由于在混改期間收到了來自各投資公司的新增股東投資款,使得現金流入增加;另一方面在于混改產生的協同效應提升了東航物流的財務績效水平,公司的貨運物流業務實現轉型,結合大環境下全球航空貨運業務的復蘇,公司主營業務不斷發展,營業收入的快速增長帶動了應收賬款與貨幣資金等相關流動資產的增加。
表3 東航物流的現金流量構成
東航物流三年中的現金流量構成情況如表3所示。從表中可以看出,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是公司資金的主要來源,是公司運營的資金基礎。通過混合所有制改革,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在2017年度實現了飛速提升,并在混改后保持穩定。投資活動和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一般處于凈流出狀態,但在2017年混改期間,東航物流通過增資擴股,引入了戰略投資者和財務投資者,與民營資本的相互融合使得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大幅增加,實現了當年度的籌資活動現金流量凈流入,也提高了流動資產占比。2018年籌資活動的現金流出主要是提前償還借款所致。整體較穩定的現金流水平以及經營性現金流的較大規模的穩定流入也為東航物流長期維持高水平的償債能力提供了保障。
在經營協同效應上,東航物流混改后資源整合力度加大,與戰略投資者合作密切的同時在商業模式轉型上有所突破,盈利能力增強。另外,公司規模的快速擴張可能為企業未來發展帶來壓力,東航物流的發展能力仍存在上升空間。
東航物流的各項經營盈利能力指標如表4所示。2016—2018年度,總資產利潤率和營業利潤率都實現了較大幅度飛躍,企業利用資產創造利潤的能力得到增強,營業收入隨著混改的實施實現快速增長,并在其后保持平穩,帶動了營業利潤的提升。東航物流立足于商業模式創新,發掘與混改中引入的非國有投資者在航空物流主業上的潛在合作機會,整合航空物流全產業鏈,打造完整的行業生態圈。東航物流通過與戰略投資者開展業務合作,以航空速運為核心,與普洛斯實現了戰略協同和資源互補,發展地面服務及綜合物流解決方案;與德邦股份、聯想控股和北京君聯等在物流運輸和物流倉儲等方面開展“資本+產業”的戰略協同與合作,促進企業獲利。在混改后各方資源整合的基礎之上,東航物流將自身主營的航空物流貨運產業與民營資本中的物流地產、跨境電商及快遞產業相結合,探索物流快遞一體化,提升服務效率,進而提高公司的競爭力。這反映了東航物流對戰略投資者選擇的正確性與合理性,依靠資源整合與業務合作激發經營協同。銷售毛利率在2016—2018年度存在一定波動,2017年其數值為20.37%,較混改前的2016年有較大提高,這與其主要業務航空速運毛利率的提升有關。而2018年度銷售毛利率的下降也是受到航空速運毛利率下降以及地面綜合服務收入比重降低的影響。銷售凈利率在三年中實現持續增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司獲利能力的增強。結合銷售毛利率與銷售凈利率數據分析,混改產生的經營協同效應在2017年度大幅提升了東航物流的盈利能力,但各項指標的提升幅度與速率在混改完成后的2018年有了一定程度的下降,因此與戰略投資者的長遠合作與共贏應是混改后的重點。
表4 東航物流盈利能力指標
發展能力同樣能反映經營協同效應,其各項指標是混改后企業盈利可持續性的重要評價標準。隨著2017年度混改的進行,東航物流的總資產增長率和營業收入增長率都有所提升,這與公司業務拓展帶來的資產增加有關。由于增資擴股引入的大量新增投資款,東航物流的流動資產大幅增加,從而帶動了總資產規模的擴大。營業收入構成中主營業務收入占比99%以上,依靠東航物流經營模式的轉變,腹艙貨運業務由委托經營轉變為承包經營,自主管理模式有利于主營業務收入的持續穩定增長。凈利潤增長率的大幅波動顯示了混改對企業凈利潤增長的提升作用明顯。東航物流的凈利潤在混改實施年份有明顯漲幅,說明了經營協同效應的有效發揮對企業收入與利潤增長的促進。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混改完成后的2018年度其總資產增長率與凈利潤增長率均呈現下降趨勢,與混改初期資產規模的大幅擴張相比有所回落,意味著企業需要進一步保持并挖掘經營協同效應,尋求業務創新與戰略合作。
東航物流在混改中充分發揮了管理協同效應。企業營運能力顯著增強,資產流轉速度加快,資產管理水平不斷提高。同時費用管控能力增強,控費效率提升。員工持股與薪酬改革推動著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有效提高了人力資源管理效率。
表6 東航物流營運能力指標
根據表6數據,東航物流混改前后存貨周轉率不斷上升,尤其是2017—2018年度,由56.10次升至89.96次,可見混改對公司資產管理能力的影響。存貨周轉率與東航物流所經營的業務模式有關。為了維持機隊日常運營合理備件,東航物流的存貨以航材消耗件為主,其跌價準備占原值的比重較大,因此使存貨賬面余額有所提升。但混改后存貨周轉率仍顯著提升,減輕了存貨積壓狀況,且通過與各方戰略投資者的業務合作,存貨的流轉速度得以提高。應收賬款周轉率也在不斷增加,由2016年度的5.91次上升到2018年度的7.26次,且混改后上升幅度增大,展現了東航物流的營運能力和議價能力的快速提高?;旄牡脑鲑Y擴股改善了東航物流的合作伙伴質量,縮短了應收賬款的賬期,有效降低其回收風險。通過以上分析,管理協同效應在企業資產管理方面發揮了作用。
表7 東航物流費用控制指標
在費用管控方面,東航物流混改前后的銷售費用率和管理費用率如表7所示。2016年度、2017年度和2018年度公司銷售費用占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2.87%、2.23%和2.50%。隨著混改后業務量的增長和東航股份貨站的受讓,銷售費用有所增加,但仍保持在合理水平。而管理費用率在2016—2018年度分別為3.61%、3.77%和2.95%。一般情況下,管理費用會隨著營業收入的增加而有所增長,東航物流的管理費用率在2017年實行混改后有顯著下降,反映出混改提升了東航物流的管理能力,戰略投資者的類型適應了企業自身的管理需求,控費措施不斷升級,在業務擴張和營業收入增長的同時仍能保持管理費用的較低水平支出。因此,混改的管理協同效應在東航物流的費用控制上顯示出一定成效。
管理協同效應的實現同樣體現在人員管理中。在混合所有制改革期間,東航物流成立了員工持股平臺,有利于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為公司創造更大的效益。實現混合所有制后,全體員工轉化為市場化競爭人員,薪酬改革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同時公司良好的盈利狀態也提升了人均獎金。在各項改革基礎上,東航物流建立績效管理體系和機制,對每名員工實行績效考核,考量員工的貢獻與創造利潤的能力,重新分配薪酬與福利待遇,并完善獎懲制度,這有利于激勵制度的實行與推進,提高員工的工作效率,促進公司團隊發展。
通過對所選取的東航物流財務指標的分析,混改中發揮的各項協同效應對促進企業發展與財務績效提升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與此同時,企業也面臨著規模擴張和業務拓展所帶來的經營壓力,如何在公司發展的同時保證總資產與凈利潤的增長速率,從而保持混改帶來的協同效應優勢是需要混改企業進一步關注的問題。根據東航物流混改過程中總結的經驗與問題,本文提出以下三點建議:
在以增資擴股為主要形式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中,戰略投資者的選擇最為關鍵,是實現各項協同效應發揮的核心步驟,也對企業混改完成后的發展方向與發展模式產生著重要影響。混改企業應審視自身業務的經營范圍與經營模式,仔細分析企業財務結構與財務狀況,把握管理方式,結合所在行業特點與自身發展需要,嚴格、準確地選擇戰略投資方及財務投資方,篩選真正適合企業的投資者。只有在資源有效整合、與合作方優勢互補的情況下,財務協同效應和經營協同效應才能得以發揮,進而提升管理效率,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實現管理協同效應。
東航物流自混改前便立足于商業模式創新,不斷實現公司轉型,這也為以后成為混改試點打下了基礎。結合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完成,商業模式創新的重要性未減。在與各方戰略伙伴合作的基礎上,利用電商業務的發展與大數據網絡體系的強化,與混改產生的協同效應優勢相輔相成,打造行業內專業化經營。商業模式創新是保障協同效應發揮的重要舉措,有利于企業將混改優勢具體化、擴大化,實現經營模式轉型,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在行業競爭中搶占先機。
國有企業混改的主要目的是為企業注入活力,最終實現企業的長遠存續與發展。混改中產生的協同效應并非一成不變,混改初期資本混合所產生的協同優勢可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消耗。這要求企業在混改完成后加強對資產的管理,將原有資產與新增資產有效整合利用,一方面避免混改完成初期企業的盲目擴張,保證企業發展的穩定性;另一方面注重各項資產利用與業務發展的長遠規劃,穩定總資產增長率等相關指標數值,有效保持混改協同效應帶來的正向影響,不斷創新求變,以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