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劍平(上海瑞金醫院呼吸與危重癥科) 編輯/一帆
去年開學伊始,江蘇江陰一所幼兒園的幾十位家長卻因為孩子的一件事憂心不已。該園一名老師暑假期間被查出患有肺結核病,隨后該園28名孩子、4名教職工也被查出感染上了結核桿菌,其中5名孩子確診為結核病。江陰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證實確診患上結核病的5名孩子目前休學在家,進行治療性服藥治療,另有23名感染結核桿菌的孩子正進行預防性服藥治療。幼兒園已完成了對幼兒園290多名師生全員篩查,目前無新增結核病例,病情也未有進一步的擴散。一時間關于校園肺結核感染的討論引發眾議。
隨著我國醫療水平發展,目前結核病是可防、可控、可治的。檢測結果為陽性的孩子,通過服藥可以降低發病風險,經過三個月左右基本可以康復。對于確診結核病患者,一般治療期需要半年,就當前我們治療水平而言,結核患者康復率可達百分之九十以上。但需要注意的是,治愈并不意味著永不復發,不注意身體保養則會增加結核病復發幾率。


結核病對學習、工作等的影響僅限于生病期間。如果曾經得過結核病,那用人單位不會因此不招你。但在應聘的時候正患結核病,那就不行了。人們怕結核病是因為怕傳染,但如果治好了,就不會有影響。有數據顯示,當前國人身體感染結核桿菌的達40%,只是有的潛藏著還沒發病。
結核病是一種由結核分枝桿菌感染導致的傳染性疾病,在感染結核菌后,約十分之一的人終身有可能發病。近年來,全球結核病疫情呈上升趨勢。據我國統計資料表明,結核病是目前在校生影響學業、因病休學的重要疾病之一,是危害學生健康的常見病。
值得關注的是,結核病聚集性發病,一般來說是“學校高于社會”。究其原因在于,一是來自五湖四海的群居生活;二是學習負擔重,學生過勞;三是不良生活習慣。為什么群居生活容易得結核病?專家解釋,肺結核是由結核桿菌引起的呼吸道傳染病,主要通過患者咳嗽、打噴嚏或大聲說話時噴出的飛沫傳染其他人。學生們來自五湖四海,對彼此健康狀態不會知根知底,整天在一起學習和生活,一旦有人患了肺結核,未能及早正規治療,便易造成學生中相互傳染。

群居生活中,一旦被結核菌感染并不一定會發病,只有當身體抵抗力非常低下時,才易發展成肺結核。學業壓力過大、睡眠時間太少、飲食無規律的學生遭遇結核菌侵擾,極易發病。需要特別注意的是,高一與大一的學生結核病發病率較高,主要因為這些學生剛經歷了中考與高考,身體與心理疲憊過度,造成體質下降,自身抵抗力與免疫力往往處于自身“低點”,更易感染、發病。
1.學校與家長要切實向學生做好有關結核病知識的宣傳教育,增強學生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2. 注意環境衛生,教室、房間要經常通風換氣,保持空氣新鮮,減少結核病的感染和傳播。
加強體育鍛煉,增強身體素質,養成良好的衛生、生活習慣。尤其是經歷中考與高考階段以后,要督促孩子好好休息,調養身心,以良好身體狀態步入新的學習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