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婷婷
(眉山市人民醫院 四川眉山 620000)
許多人都比較害怕麻醉,以為麻醉會使人“變傻”,有的人甚至會因為這種顧慮拒絕麻醉,但是現實真的是這樣的嗎?麻醉手術會使人“變傻”嗎?麻醉手術有哪些風險?
麻醉的歷史,十九世紀,乙醇被用于手術麻醉,就此開始了醫學的新時代,接下來,一氧化二氮與氯氣也被用于麻醉手術,歷經三十年的手術實踐,人們逐漸發現這些氣體不但麻醉了患者,還麻醉了主刀醫生,因此,開始了研制麻醉器械,器械的研發推動了麻醉學的發展,靜脈麻醉、肌肉松弛藥、氣管插管等都應運而生,麻醉技術更高,而且有專業人士來完成麻醉工作,麻醉手術也慢慢出現。
麻醉藥物包含有,肌肉松弛藥、鎮定藥、鎮痛藥,智力是由人類腦部決定的,人類身體含有血腦屏障,普通藥物不能直接影響大腦,因此,麻醉對人類智力沒有太大影響。
有關醫學專家認為,手術之后一部分的人認知能力有所損害,這種臨床現象,是一種常見的認知功能障礙,在老年人群體中發生概率比較高,結合有關研究發現,短時間內全身麻醉對于人體大腦不會有太大影響,在手術的時候進行麻醉,因為病痛的加重,患者短時間里承受的身體傷害和心理打擊都比較大,因此對于麻醉影響導致變傻還不能確定。
麻醉有一定的風險,結合麻醉的概念來看,麻醉有風險,并且是很大的風險,麻醉醫生在手術中主要是保證患者的生命安全,這一項工作非常重要,如果稍有放松,患者就有可能出現生命危險。
究其原因,麻醉在進行治療的過程中,手術風險和很多因素相關,麻醉安全是根據手術的類型、病人的身體情況與麻醉醫生醫學水平有關。
麻醉的應用到現在,應經建立了一套完整成熟且安全系數較高的麻醉方法,眾人周知麻醉的類型分為局部麻醉和全部麻醉。包含了專業所說的靜脈麻醉、神經阻滯麻醉、全身麻醉、等麻醉類型。
選擇麻醉的類型,對于患者來說更安全,取決于手術類型、患者的身體情況、麻醉醫生技能。
患者所要進行的手術,如果患者所要進行比較大的手術,比如,心臟手術,選擇全身麻醉的方式對于病人來說更為安全,而且必須全身麻醉,如果患者就進行一個手術,比如縫合傷口,在這時應該選擇局部麻醉,這樣對于患者而言更為可靠。
患者的身體情況,患者是否有其他疾病、身體素質、對于麻醉是否過敏等都是麻醉藥量的重要因素。
手術之后,有一些患者會出現認知功能障礙的問題,這個問題一直是有爭議,根據有關案例的討論情況來看,并不能得出明確結果,但是現代麻醉手術使用的麻醉藥物對于人類身體的傷害相對比較小。
麻醉醫生技術水平,如果長期進行手術麻醉工作,麻醉工作經驗比較豐富醫生,對患者進行麻醉的安全性相對比較高。如果麻醉經驗比較少的醫生,對患者進行麻醉手術,可能會比較危險,發生很多問題的風險。
在手術的時候,患者的心理和生理都面臨巨大的恐懼,手術麻醉是為了減輕患者的恐懼,在進行手術的時候為患者進行麻醉,使患者的痛感減輕,甚至患者失去意識,使手術正常進行的治療方式,全麻是常用的麻醉方法,使患者在規定時間內失去意識和痛感,進而沒有痛苦,全麻的麻醉方式是通過阻斷痛覺傳導,麻醉藥物劑量由麻醉師控制,在進行手術的時候,麻醉機顯示患者的身體情況,嚴密監測患者身體部位的情況,一旦出現問題,麻醉師會立刻糾正。如果手術的時候沒有進行麻醉,病人根本不能承受手術的疼痛,現代麻醉是現代醫學發展的基礎。
手術麻醉采用的藥物和醫學常說的麻醉藥品不是同一種物品,麻醉藥品包含有成癮的特殊藥品具有強效鎮痛的作用。而手術使用麻醉藥物主要是靜脈類藥物、肌肉松弛藥、鎮靜類藥物。
全麻藥物主要是人類中樞神經系統產生的麻醉作用,因此麻醉的過程及時對大腦的一種過程,但是因為麻醉藥物在很短時間內被身體分解或則排出,因此手術麻醉的工作是可以被控制的,只是短時間內的麻醉,不會改變患者腦部細胞的功能結構,隨著藥物在患者體內清除或排出,作用自然而然也就消失,不會產生持久的作用,因此手術麻醉之后患者的不會變傻,說因手術麻醉導致“變傻”這是沒有任何依據的
但是,為什么患者會感覺因為手術麻醉影響記憶力于智力,有關研究也發現這一問題,這可能是以下因素導致的:在手術的時候使用麻醉藥物是單獨少量的會不會有認知障礙的影響,在手術的時候麻醉藥物都是多種藥物共同使用的,產生的作用不能預料,存在不可預知性,根據有關研究顯示,當麻醉藥物使用過量,或者是四種麻醉藥物同時使用可能會對人體腦部產生影響,但是這種情況出現的概率比較低,認知能力的降低也可能是患者主觀感受,也有可能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導致患者產生記憶力誤差的錯覺,如果在手術中出現失血過多的原因,造成患者腦部供氧不足,這在某種程度上都會影響患者手術之后的知識能力。
麻醉是醫學的重要部分,隨著醫學水平的提高,麻醉理念的發展,科學新技術的普遍應用,現代手術麻醉相對安全,因手術麻醉死亡的概率大大降低,根據有關研究發現,麻醉對人類智力的影響是比較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