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宗英
(三臺縣人民醫院 四川綿陽 621000)
血液透析是一種進行腎臟代替治療的方法,主要利用了溶質轉運以及水轉運這兩個原理,比較適用于急性腎損傷、高鉀血癥、慢性腎衰竭合并嚴重營養不良、嚴重代謝性酸中毒、藥物中毒、急性心力衰竭等疾病的治療。在進行血液透析時需要對患者進行精心護理,但是在護理過程中可能會出現損害患者、引起醫患矛盾等風險事件,而加強風險管理能夠有效降低風險事件的發生幾率,提升患者的滿意程度,因此需要加強血液透析護理操作過程中的風險管理。
血液透析是治療終末腎病的有效方法,能夠將患者身體當中的有毒物質、多余的電解質以及代謝物排出體外,從而延緩患者病情的發展速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延長患者的生命。但是,無論是治療還是護理都具有一定的風險,一旦出現問題就可能會影響到患者的治療效果,甚至使患者的病情更加嚴重,所以需要在優質護理的基礎上加強風險管理。
意識影響著醫護人員的行為,因此若想提高護理質量,加強風險管理就需要強化醫護人員的風險意識,讓醫護人員認識到加強風險管理的必要性。首先,醫院應該加大風險管理的宣傳力度,讓醫護人員了解風險管理的概念和內涵。其次,醫院需要對醫護人員進行思想教育,讓醫護人員意識到開展風險管理的原因。此外,醫院需要明確指出血液透析護理操作過程中會出現的風險,讓醫護人員全面了解護理風險。
醫院需要完善血液透析護理風險管理制度,從而為風險管理提供科學指導,也對醫護人員的言行進行約束。醫院需要構建一個集醫院、科室以及護士于一體的三級管控機制,要明確科室以及護士的工作內容和職責,要落實責任制,在出現問題時需要找到責任人并進行相應的處罰。其次,需要完善血液透析護理操作流程、護理規范。此外,需要完善護理錯誤記錄制,即將所有的護理錯誤都記錄下來。科室護士長需要對護士的護理工作進行嚴格檢查,如果發現問題的話需要及時告知對應的護士,讓護士進行調整。同時,每個月都需要開一次檢討大會,總結護士出現的錯誤,并進行科學指導,豐富護士的經驗,避免再次出現同樣的錯誤。
風險管理至關重要,能夠有效減少風險事件的發生,但是風險管理離不開風險管理人員的努力,所以應該加強血液透析護理風險管理隊伍建設。第一,需要構建一個風險管理小組。醫院可以安排經驗豐富的護士長出任血液透析護理風險管理小組的組長,并讓組長參與到管理小組的構建過程中。護士長可以挑選五至十名專業水平高的護士當管理小組的成員,這樣才能夠提高風險管理的質量。第二,需要對風險管理小組進行專業培訓,提高風險管理人員的專業素養和業務能力。護士長需要對管理人員進行培訓,強化管理人員的規范操作意識,并定期對管理人員進行考核,確保管理人員的業務能力符合需求。同時,還應該不斷提高風險管理人員的溝通能力,增強風險管理人員的服務意識,讓風險管理人員在護理過程中保持高度的耐心,提高患者的滿意度。第三,需要邀請資深的法律人員為護士進行法律知識的講解,增強護士的證據意識以及法律意識,讓護士做好工作記錄。
在進行血液透析護理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各種風險事件,因此需要加強風險評估和風險監控。首先,需要讓護士了解所有可能會出現的風險,并告訴護士應該如何避免這種風險事件的發生。同時,護士應該根據可能會出現的風險制定風險防范措施,對可能會出現的風險進行監控和預防。其次,應該定期組織護士學習新的血液透析護理知識以及護理規范流程。同時,應該讓護士掌握血液透析急救物品以及急救器械的使用方法,讓護士多練習通路維護、穿刺等操作,增強操作的規范性。此外,在進行護理之前,護士需要了解患者的基本信息,多和患者溝通,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導工作,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讓患者理解并配合醫護人員的工作,從而減少風險事件的發生。
護理過程是最容易引起安全事故的環節,需加強管理。第一,護士需要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要觀察患者的心跳、心率、心律、體溫以及血壓等數值是否正常,如果出現問題的話需及時告知醫生。第二,在透析過程中,護士需要密切觀察患者的穿刺部位是否存在移動、滲血等情況。第三,護士需要按照規定明確內瘺穿刺的部位,隨時觀察穿刺針的狀態,避免穿刺針掉落。第四,護士需要定期詢問患者的感受,了解患者是否存在頭痛頭暈、心悸等癥狀,若是有的話需要進行相應處理。
護理這項工作的壓力較大,若長時間值班的話就會影響到護士的精力和心情,因此護士長應該合理排班。護士長可以結合患者的具體數量、患者的病情等因素安排值班人員的數量和時間,保證護士工作時間的合理,保證所有的患者都能夠得到精心護理和耐心陪伴。
總而言之,加強血液透析護理風險管理可以有效提升整體的護理效果,降低風險事件的發生幾率,因此應該通過強化風險意識、完善風險管理制度、加強風險評估等措施提高風險管理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