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 莉
(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江蘇蘇州 215006)
在我國多數醫院中急診室都是重要的科室之一,具有較強的特殊性,由于急診室中通常接待病情較為嚴重或者危急的患者,而且在急診室的患者很有可能死亡。因此,將整體護理在急診急救護理工作中應用是非常有必要的,通過對急救患者進行有效的整體護理,可以患者患者盡快痊愈,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本次研究抽取我院近1 年來收治的110 例急救患者進行研究,實施整體護理,取得理想的療效,現報道如下:
抽取我院近1 年來收治的110 例急救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隨機分配原則,將這些患者分成對照組(55 例)和實驗組(55例)。對照組患者中男性34 例,女性21 例,患者年齡24-76 歲,平均年齡(47.23±8.66)歲;觀察組患者中男性28 例,女性27 例,患者年齡21-79 歲,平均年齡(48.45±7.92)歲。對比兩組患者基本資料,具有可比性,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其護理內容主要包括實時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比如:血壓、血糖以及心跳等等[1];對患者進行健康宣傳教育,將患者的病情、需要注意的事項以及醫囑等等信息告知患者及其家屬,讓患者可以提供自身的治療依從度。
觀察組實施整體護理,其護理內容具體表現在以下幾點:第一,入院前護理。就急診急救患者來講,除了病情較急,也是相當嚴重的,若不能在第一時間采取有效的救治措施,這樣就容易導致患者的病情更加嚴重,甚至死亡,所以護理人員只要接收患者,就必須要對患者的血糖以及血壓進行觀察,掌握患者的實際病情,盡可能在黃金時間內對患者進行搶救,如果患者出現呼吸困難的情況,需要適當的吸氧,一旦患者出現外傷包血,就必須要迅速采取有效的措施將其止血,盡可能使患者的病情得到高效緩解,這樣有利于患者的治療。第二,急診急救護理?;颊呷朐汉?,作為急診急救護理人員,必須要與進院前醫護人員和護理人員多溝通交流,而且全面檢查患者,確診患者病情后,及時將患者轉移到急救室,而且快速通知有關科室的值班醫生實施清潔,在搶救中,必須要在最短時間內構建靜脈熔爐,保證患者的病情不會耽誤[2]。同時,需要對患者的口腔和嘴唇顏色變化進行觀察,觀察口腔中異物是否都已經排除干凈,如果出現休克的情況,護理人員需要立即采取氣管插管的措施,讓患者不能處于昏迷的狀態。第三,心理情緒護理。在患者意識漸漸清醒后,這時護理人員必須要盡量多患者多交流,耐心傾聽患者的個人想法,在最大限度上滿足患者的實際需求[3]。此外,由于患者病情非常緊急,患者家屬也容易出現不良的情緒,情緒變化不穩定,面對這種情況,護理人員必須要多包容患者家屬,對他們進行有效的情緒護理,對于患者家屬提出的每個問題,護理人員都需要逐一認真回答,盡可能不要出現厭煩的情緒。
對比且詳細記錄兩種患者在常規護理和整體護理下并發癥出現幾率以及搶救成功幾率。
使用統計軟件SPSS19.0 軟件對臨床搜集的數據進行準確的處理分析,計數資料用率表示,進行t 檢驗,而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進行X2檢驗,兩組患者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患者的常見并發癥包括頭暈、惡性和發熱,患者例數依次是6 例、8 例和15 例,并發癥出現幾率是52.7%;觀察組患者的常見并發癥包括頭暈、惡性和發熱,患者例數依次是2 例、2 例和3 例,并發癥出現幾率是12.7%。兩組患者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患者的搶救有效22 例,搶救無效33 例,搶救成功幾率是40%;觀察組患者的搶救有效45 例,搶救無效10 例,搶救成功幾率是81.8%。兩組患者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當前,我國各大醫院都設置急診室,這樣做的目的是可以方便患者迅速接受治療,以防他們生命安全受到嚴重的威脅。由于急診室與其他的科室相比之下,其接收的患者病情危急和嚴重,所以對急診室的患者進行護理時,必須要采用整體護理,其屬于綜合性、新型的護理措施,對患者病情治療是相當有利[4]。本次研究結果表明,就并發癥出現幾率來講,對照組和觀察組分別是52.7%和12.7%,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就搶救成功幾率來講,對照組和觀察組分別是40%和81.8%,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由于急診急救患者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發病速度快且急,所以護理人員針對該類型的患者進行護理時,不能只是應用常規護理,這樣難以提高護理滿意度,必須要科學應用整體護理,進而更好地滿足患者對于護理的需求,具有極其重要的臨床應用價值和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