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龍
(山東科技大學 山東青島 266590)
目前隨著我國患病率的不斷增加,越來越多的患者患有各種疾病,在眾多疾病中比較常見的疾病為糖尿病[1]。此疾病具備發病率較高的特點,2 型糖尿病屬于終身性的疾病,并無根治的方法。臨床上對于糖尿病的治療主要采取服用藥物或者外用胰島素來控制血糖情況[2]。常用藥物為二甲雙胍,雖然治療效果良好,但是單一用藥效果較差,此次我院選取100 例2 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瑞格列奈與二甲雙胍進行治療,分析其治療效果,具體情況如下。
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取2017 年10 月-2019 年10 月在我院接受診治的100 例2 型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各50 例。實驗組患者的年齡在41-75 歲,平均年齡為(56.3±2.8)歲,男女均為25 例;對照組患者年齡在40-75 歲,中位年齡為(56.8±2.1)歲,男26 例,女24 例。實驗組、對照組病人一般資料均無差異,P>0.05。參加本次研究的患者均排除有智力障礙患者、排除有精神抑郁的患者、排除有藥物過敏的患者。
對照組患者采用瑞格列奈(國藥準字H20000362,江蘇豪森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瑞格列奈起始劑量均為1mg,3 次/天,餐前口服,1 周后據2hPG 調整劑量,直至2mg, 3 次/天[3]。
實驗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使用二甲雙胍(國藥準字H12020587,天津中新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新新制藥廠)聯合的方式治療,根據患者血糖情況在餐中或餐后每日2-3 次服用藥物,每日最多不可超過2g。
1.3.1 觀察實驗組和對照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治療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3.2 觀察實驗組、對照組患者治療后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 小時血糖(2hPG)、糖化血紅蛋白(HbA1c)變化情況。
用SPSS17.0 統計學軟件對血糖水平和治愈率進行綜合對比,治療有效率的數據對比用X2檢驗,血糖水平對比用T 檢驗,用(±s)表示,對比結果顯示為P<0.05 時,有臨床對比意義。
實驗組患者中有治療顯效患者35 例,治療有效患者12 例,治療無效患者3 例,實驗組患者總治療有效率為94.00%(47/50),對照組患者中治療顯效患者26 例,治療有效患者14 例,治療無效患者10 例,對照組的治療有效率為80.00%(40/50),實驗組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明顯(X2=4.3324,P=0.0373)。
對照組病人的空腹血糖/mmol/L、餐后2h 血糖/mmol/L、糖化血紅蛋白水平/mmol/L,分別為6.4±0.4、8.0±0.5、7.4±0.5,實驗組患者的空腹血糖/mmol/L、餐后2h 血糖/mmol/L、糖化血紅蛋白水平/mmol/L,分別為5.0±0.4、6.5±0.4、6.7±0.4,實驗組優于對照組,兩組數據差異明顯(t=24.7487、21.2132、7.7302)。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不斷加重,糖尿病患者越來越多糖尿病已經被我國醫保列為慢性疾病之一[4-5]。目前我國2 型糖尿病患病率為10.4%,我國糖尿病發病例數占全國總患病例數的三分之一,由此可見,糖尿病已經成為威脅人類健康的關鍵。糖尿病發病的主要因素與遺傳基因,生活方式以及生活習慣有一定關系。糖尿病在臨床中以藥物治療為主,二甲雙胍為常用藥物,雖然能夠降低血糖,但是效果較差,因此聯合使用藥物能夠顯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能夠有效降低血糖水平。二甲雙胍是一種降糖藥,能改善患者體內的葡糖糖,提升代謝水平,減低血管不良反應的產生。瑞格列奈是一種具有氨基酸結構的促胰島素分泌新型口服降糖藥物,能夠有效降低血糖水平。為了驗證其臨床價值,本次我院患者進行調查研究,分析兩組患者的臨床價值,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的血糖水平低于對照組,實驗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高于對照組,研究結果再次驗證其臨床價值。
綜上所述,使用二甲雙胍聯合瑞格列奈治療對2 型糖尿病患者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