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亞莉
(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心血管內科)
【關鍵字】 心內科;老年患者;心源性猝死;臨床危險因素
何為心源性猝死,其從理論層面來解釋,指的便是患者因突發心臟問題而導致的自然死亡現象。心源性猝死所歷經的時間很短暫,給予搶救的時間也非常短,因此,要想有效避免心內科老年患者發生心源性猝死的情況,就必須要加強對心源性猝死的研究力度,要清楚了解哪些原因可能導致心源性猝死情況的發生,并且提前制定好搶救方案和計劃。
為更清楚的了解心內科老年患者在治療期間發生心源性猝死的原因,選擇對心源性猝死的臨床危險因素進行研究和探討。
本次研究選擇的研究對象是去年一年在醫院發生心源性猝死的80 名患有心臟疾病的老年患者,就他們在具體治療中所發生的各種危險因素進行分析和探究,進而更深入的了解心源性猝死所存在的臨床危險因素。護理人員就這80 名老年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了整體和分析,也分別了解了老人們的日常生活習慣,對有著常年吸煙或者飲酒習慣的老年人進行了單獨統計,并且對老年人的心理狀態也進行了記錄。
關于80 名患有心臟疾病的老年患者的基本資料闡述:在80 名老年患者當中,女性人數為37 名,男性人數為43 名。年齡55 歲-78 歲,平均年齡為62 歲。80 名老年患者中,患有冠狀動脈硬化的有21 人,患有肺源性心臟病的有28 人,患有肥厚性心肌病的有20 人,其他病癥的有11 人。這80 名老年患者都有一個普遍的臨床癥狀,那就是胸痛胸悶。
本次研究得出的最終結果是,引發心內科老年患者治療期間出現心源性猝死的最主要因素還是患者本身所患的疾病,其與患者本身的生活習慣也存在著一定的聯系。本次參與研究的80 名老年患者當中,患有冠狀動脈硬化的有21 人,患有肺源性心臟病的有28 人,患有肥厚性心肌病的有20 人,其他病癥的有11 人。再結合護理人員作出的關于老年人生活習慣方面的調查結果:其中,有常年吸煙習慣的人有13 個,所占比重為16.25%;有過度飲酒習慣的人有12 個,所占比重為15%;心理負擔比較嚴重的人有24 個,所占比重為30%;每天都習慣大量運動的人有17 個,所占比重為21.25%;存在便秘問題的人有11 人,所占比重為13.75%;而剩下的3 個人則沒有發現太多明顯的誘發因素,所占比重為3.75%。
心源性猝死是危險系數非常高的一類并發癥,心源性猝死的發病具有顯著的突然性,而且前期征兆也不是很明顯,無論是心率還是血壓等指標都很少會出現較大的異常顯示,可是,一旦發生心源性猝死,那么患者的生命安全將會受到知己的威脅。
首先,導致心內科老年患者發生心源性猝死的重要原因在于老年人自身所患有的疾病。老年人因為長時間的心臟問題,其必然會導致心肌有著不同程度的損傷,常年的心律失常或者室顫等病癥都會加劇老年人發生心源性猝死的可能性。
其次,心內科老年患者發生心源性猝死與老年人多年來的不良生活習慣也是存在著一定聯系的。其中,過度飲酒和吸煙是諸多不良生活習慣中占據比重比較大的兩類影響因素,此外,老年人在面對健康問題時的心理狀態和心理承受能力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成為誘發心源性猝死的原因之一。
從本次研究結果和分析討論中,筆者要就心內科老年患者的身體健康問題提出以下幾點建議,進而實現降低心源性猝死發生概率的目的:
心內科醫生與護士在為老年人進行治療的過程中,一定要嚴格觀察老年患者的各項臨床表現特征,包括心率監測、血壓測量以及基礎的體溫測量,不可放松或則忽視任何一處檢查環節。如果發現某項檢查結果出現異常情況一定要在第一時間內告知責任醫生,由醫生做出及時有效的處理措施。
因為患者的日常生活習慣也是導致心源性猝死情況發生的重要因素,所以,負責老年患者護理工作的護理人員一定要在第一時間就患者的臨床風險進行科學合理的評估,作出正確的評估判斷,必須要向患者本人或者家屬了解清楚患者是不是有什么不良的生活習慣,如果有則需要將這些不良的生活習慣納入到日常護理監督工作范疇當中來,確保老年患者能夠在治療期間保持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和作息。
老年患者在住院之后會擔心很多問題,因為對醫院的不熟悉以及對自身疾病的恐懼,很容易產生情緒上面的波動,偶爾也會胡思亂想,害怕為兒女添負擔。針對這種情況,護理人員一定要憑借自己的專業技巧來與老年患者及時進行交流和溝通,了解老年患者的擔憂和顧慮,及時幫助老年患者排憂解難,多多勸慰老年患者,幫助他們重新樹立戰勝病魔的信心和勇氣。
綜上所述,做好心內科老年患者治療期間出現的心源性猝死臨床危險因素的探究工作,提前制定出有效的干預與預防策略,對于保障老年患者的生命安全有著非常大的幫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