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慧 周云 通訊作者 劉 佳
(四川綿陽四0 四醫院 四川綿陽 621000)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以下簡稱“新冠肺炎”)是新發傳染病,目前初步判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主要為經飛沫和接觸傳播,可經人與人傳播,人群普遍易感,重癥病例較高,但其具體機制尚需進一步研究[1-3],具有傳染性強、傳播速度快、重癥病例死亡率高的特點,我國將其納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的乙類傳染病,并采取甲類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措施[4]。因此,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在這場疫情控制中顯得尤其重要,特別是醫院發熱門診更是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四川綿陽四0 四醫院是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市級傳染病定點醫院,發熱門診量較大,且存在較多人群暴露風險,其中:來自湖北的高風險患者占比11.5%,來自較高風險的外地患者占比20.9%,為阻斷病原體在醫院內傳播,降低感染發生風險,有效控制新冠肺炎疫情[5],醫院根據實際對發熱門診進行流程再造,取得明顯成效。
醫院發熱門診設置在感染科門診旁,有發熱門診指引標識,但通道未與感染科隔開。其它如急診入口、門診入口 、住院入口雖分開設置,但人流未控制,存在交叉混合現象。
設有一個發熱門診,一間觀察室,患者要通過普通感染科門診到達發熱門診,存在人群混流和相互接觸現象,存在交叉感染風險。
我院設置了6 個專門通道,包括工作人員通道、普通門診通道、發熱門診通道、普通感染科門診通道、急診通道、住院患者通道,每個通道標識清楚醒目,進出口通道分開設置且有專人值守,所有進口均測體溫,有效進行了人群行為隔離。
2.2.1 增加設置發熱門診數量
我院發熱門診從1 個增加至3 個,即高危發熱門診、普通發熱門診、兒童發熱門診,并增設外地返綿人員快速速接診中心,將患者分區分層診治,有效防止患者之間交叉感染。
2.2.2 分層分區接診
2.2.2.1 高危發熱門診:用于接診患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可能性較大患者。通過嚴格的三級分診,對有流行病學史,體溫〉37.3℃或呼吸道癥狀的患者,專人護送至高危發熱門診。
醫務人員個人防護要求:高危發熱門診患者疑似新冠肺炎可能性較大,醫務人員三級防護:工作服、醫用防護口罩、一次性帽子、隔離衣、防護服、護目鏡或面屏、手套、鞋套等。
2.2.2.2 普通發熱門診:用于接診病因明確的發熱患者或患新冠肺炎可能性小的患者。在三級分診中無明確流行病學史,體溫〉37.3℃的患者分診到普通發熱門診就診。
醫務人員個人防護要求:普通發熱門診醫務人員實行二級防護:工作服、醫用防護口罩、一次性帽子、隔離衣、手套等。
2.2.2.3 兒童發熱門診:用于接診體溫〉37.3℃發熱患兒。
醫務人員個人防護:兒童發熱門診醫務人員實行二級防護:工作服、醫用防護口罩、一次性帽子、隔離衣、手套等,必要時戴護目鏡。
2.2.2.4 外地返綿人員快速接診中心:用于接診武漢、湖北、廣東、浙江、河南及新冠肺炎高發地區返綿患者。在三級分診中對于有上述地區回綿無發熱、無呼吸道癥狀但有其他癥狀的患者分診到快速接診中心就診。
醫務人員個人防護要求:醫務人員實行二級防護:工作服、醫用防護口罩、一次性帽子、隔離衣、手套等,必要時戴護目鏡。
四川綿陽四0 四醫院從2020.1.17-2020.2.19 日發熱門診共接診發熱患者3068 人,部分患者的診斷夠不上疑似病例標準,但有流行病學史和部分癥狀需要篩查,在等待篩查結果時間內,患者存在相互聚集交叉的現象,這大大增加了傳播幾率,因此為患者提供等待區域十分緊迫。醫院立即改變此類患者就診流程,特別設置觀察等待區,單間隔離等待結果。
2.3.1 快速高效建成觀察等待病房。
為了快速建立觀察等待區,我院采用可折疊式板房整體安裝,僅用一個晚上就建成16 間觀察等待病房投入使用。房間內設有輸液椅、被子、床頭柜、暖水壺等,每個房間安裝紫外線燈。等待病房有效解決了患者等待期間的人群聚集和去留問題,避免了傳播風險。
2.3.2 規范區域及通道管理。
觀察等待區設置在發熱門診留觀隔離病房附近,設有專用患者通道及醫務人員通道,劃分清潔區、潛在污染區、污染區,標識清楚醒目。
2.3.3 規范患者收治,制定觀察等待區入住標準及離院標準。
2.3.3.1 入住標準:
入住標準為夠不上疑似病例診斷的發熱門診患者,包括:湖北等高危疫區回綿的人員;與確診患者或疑似患者有密切接觸的人員;有新冠部分臨床表現的人員。
由發熱門診醫生判定是否需要入住,通知護士接收。就診時醫生常規開具甲乙流、新冠核酸檢測,胸部CT,血常規檢查等。
2.3.3.2 離院標準:
待胸部CT、血常規,甲乙流、新冠核酸檢測(視情況)結果出具后,無異常即對癥處理,離院回家;如果有異常,需經醫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專家組網絡會診后,確定患者的去向(離院、轉診、住院)。
2.3.4 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
2.3.4.1 患者單間安置:
因觀察等待患者有可能是新冠肺炎患者,為避免人群接觸交叉感染,患者入住后全程戴口罩,不允許隨意外出,不留陪伴,最大限度減少活動范圍,降低傳播風險。
2.3.4.2 專人觀察護理
在觀察等待區安排護士專人觀察病情,每4 小時用水銀體溫計監測患者體溫并觀察患者狀況,若有異常及時通知醫生處理。
2.3.4.3 制定觀察等待區清潔消毒制度:針對觀察等待區患者出入頻繁的特點,針對性的制定清潔消毒制度,盡可能使用一次性用品,做好空氣、環境、物品清潔消毒工作。
2.3.4.4 建立患者信息及消毒登記
建立“新冠肺炎”排查觀察等待區患者信息登記本,保證了各項措施落實,以及對患者的追蹤隨訪需要。登記內容包括“日期、患者姓名、性別、住址、電話、就診卡號、進入觀察等待區時間、檢查結果(核酸檢測)、胸部CT、解除觀察時間、去向、終末消毒等。
近年來,世界各種新發傳染病如 SARS、MERS、埃博拉出血熱等不斷出現,傳染病防控形勢異常嚴峻。尤其是2019 年12 月我國湖北省武漢市發生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由于武漢的交通樞紐地位和春節期間的人口流動(春運),感染者迅速流向全國各地[6]。三級綜合醫院是疫情防控中的主力軍,其發熱門診是發現新冠肺炎的主戰場,同時因人員密集、病源復雜,發熱門診也是醫院管理的重點及難點區域。四川綿陽四0 四醫院醫院對發熱患者進行流程改造,實行分區分級的接診管理,既實現了有效的人群行為隔離,又最大限度地滿足了發熱患者的就診需求和院感防控要求。 嚴格的三級預檢分診,及時準確分診出發熱及高危患者,專人引導到發熱門診,最大限度縮短了高危患者與其它人群的接觸時間,從而避免了傳播風險。
設置高危發熱門診、普通發熱門診、兒童發熱門診,并增設外地返綿人員快速接診中心,將患者分區分層診治,工作人員根據暴露風險實行不同級別的防護,最大程度地保護就診患者及工作人員。
建立觀察等待區,制定入住標準及離院標準,對于夠不上疑似診斷又不能排除新冠肺炎的患者,在患者就診后等待血常規、胸部CT 檢查、核酸檢測結果時,單人單間在等待區等候,將就診人員物理隔開,防止等待患者中有可能是疑似或確診新冠肺炎患者接觸其他人員,有效避免了交叉感染和傳染病傳播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