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臺灣的一項研究表明,素食可能會降低泌尿系感染的風險。
泌尿系感染通常是由腸道細菌(如大腸桿菌)引起的,腸道細菌可進入尿道甚至影響膀胱和腎臟。先前已有研究證明,肉類是已知可引起泌尿系感染的大腸桿菌菌株的主要儲藏庫,但不食用肉類是否會降低泌尿系感染風險尚不明確。
研究人員分析了9724 名臺灣當地佛教徒的泌尿系感染發生率。在10年的隨訪中,共有661人被診斷為泌尿系感染。分析結果顯示,總體來說,素食者的泌尿系感染風險顯著低于非素食者。在調整了年齡,教育水平,生活方式和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等基礎疾病的影響因素后,這種差異仍然存在。
研究者認為,因為避免了食用可能含有大腸桿菌的肉類,素食者感染可能引起泌尿系感染的大腸桿菌等病原體的概率降低。當然,素食者的高膳食纖維飲食可提高腸道酸性,能防止腸道中大腸桿菌的生長也可能是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