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市思明區老年大學立足實際,大膽創新,實行分散化辦學,推進養教結合,有效破解老城區發展瓶頸,小空間做出大文章。
橫向分散,縱向聯合,把老年大學搬到家門口。思明區是廈門市的老城區,老年人口眾多,老年大學原有校舍規模小,在土地寸土寸金的情況下短期內建設大規模校舍不太現實。為此,思明區老年大學在直屬校區集中辦學的基礎上,實行了“分散辦學、三級聯辦”。一是分散辦學。在原有故宮校區基礎上,在南部老市區興辦福海教學點;在東部新擴展的前埔南社區興辦前埔北教學點;在北部針對外籍人士集中的特點創辦了官任國際學堂;在中部深田社區開辦分校,在金榜公園里設立“金秋學堂”;在區直機關黨工委開辦退休干部分校。老年大學的分校和教學點分散在各個社區,構織成一張縱橫交錯的辦學網絡,方便老年人就近入學。二是三級聯辦。思明區構建“區、街道、社區”聯合辦學模式,三級在教師資源統籌和教學業務開展、基礎經費提供、日常教學管理上各司其職,各領其責,聯合辦學。如區老年大學前埔南分校的管理體制是,思明區老年大學負責業務指導和師資隊伍管理,并開支教師課時費;蓮前街道負責協調、扶持,提供基礎辦學經費;前埔南社區負責日常教學管理。三級聯合辦學,實現資源共享,優化資源配置。
合作嵌入,養教結合,把課堂搬到老年人身邊。學校積極探索養教結合新模式,與養老院、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等養老服務機構開展合作,將老年教育課程、教育教學活動及相關教學設施,嵌入住養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中去,豐富住養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推動住養養老向文化養老的轉變。如,在源泉山莊養老公寓建立“源泉學堂”,在明珠養老院建設養教教學點等。這種在養老機構和醫療機構嵌入老年教育的模式,使老年人在養中學、學中養,提高了養老品質,真正把課堂搬到了老年人身邊。
互聯互通,遠程教學,開發“互聯網+老年教育”。學校秉承“小空間辦大教育”的理念,大力開發“互聯網+老年教育”。一是實施“互聯網+教學互動新模式”,把線下課堂搬到網上,實現實時交流互動教學;把校區之間課程實時接入,共享師資、課程資源。二是實施“互聯網+教科研”,利用互聯網技術,引導教師上傳下載教育教學資源,共享教學課件;教師間就教學問題網上交流,緩解了沒有固定教研場所的困境。三是實施“互聯網+學員服務”,學校利用微信公眾號、電子校刊等平臺為老年學員提供各種“增值”服務。學校發展遠程教育過程中,一抓基礎建設,在街道、社區全部建立老年教育收視點;二抓平臺建設,開辦“云課堂”,開通微信公眾號,開設教學微信群等;三抓項目布局,開設互動欄目,及時上傳信息和下載閱覽等;四抓課程資源建設,建立教學資源庫,為學員提供充足線上學習資料;五抓外聯拓展,與省、廈門市老年大學信息網站和遠程教育服務平臺鏈接,擴大資源供給,豐富老年教育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