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佳
上海市徐匯區匯師小學(以下簡稱“匯師小學”)以個案督導為核心,積極參與區域心理危機預防與干預能力提升培訓,探索區域學生心理危機預防與干預“HELP”工作模式的實效性。通過個案督導,實踐與完善學校的三級預防與干預機制,進一步優化學校的危機預防與干預體系,為“六個一”實施途徑提供實踐案例。
如何積極預防以及快速、有效地應對校園危機事件,維護師生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使危機損害降到最低,是心理健康教師必須嚴肅面對的課題。
在面對諸如學習壓力、親子關系、人際關系乃至意外災難等困境時,自我保護能力較弱的小學生無法進行有效的自我心理調適,從而導致心理問題甚至心理危機產生。一旦處理不當,就容易發生難以彌補的悲劇。
隨著校園心理危機越來越低齡化與多樣化,校園危機干預工作的缺陷逐步暴露。如,教師隊伍的專業能力不強,學生問題掌握不全面,干預網絡不完善,干預措施單一、低效等。因此,需要通過有效的手段來檢視現有的學校危機預防與干預現狀,查找癥結、提出舉措、改進優化,為在校師生建設一個良好的校園心理環境。
作為區域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分中心,匯師小學在實踐中發現,提高校園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專業化水平是彌補校園危機干預工作能力缺陷的關鍵,其中一個重要的途徑就是心理個案督導培訓。心理個案督導是心理健康教師提升工作能力與心理素質的一種專業化工作模式,其普遍的操作模式為學習者在督導者的指導幫助下完成對個案的分析、處理,并從中提高自身專業水平。整個心理個案督導過程也是心理行業的工作者分享臨床知識、澄清思路、提升技巧的學習過程。
校園危機干預的個案督導培訓,對于校園危機事件處理的實踐干預有很強的指導性。其作用主要表現為:可以有效提高教師在遇到校園危機事件時的識別、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能夠幫助心理健康教師客觀認識到在處理危機事件過程中的問題與不足,獲得建設性的專業支持,從而加快工作網絡與機制的改進;督導過程中的各種案例與處置方法的積累,可以進一步優化提升校園危機的處理水平,構建完善的危機應對體系。因此,開展具有案例針對性的、結合心理學理論知識學習的、以提升技能為主的心理個案督導培訓是應對校園危機事件的重要手段。
基于上述問題,匯師小學在理論和實踐層面為全區專、兼職心理健康教師提供了專業支持,探索適合區域內不同發展階段的心理健康教師的個案督導模式。
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心理健康教師會遇到形形色色的問題學生,各種難題與困惑層出不窮。通過個案督導培訓,將案例完整地呈現在專家督導師與同行面前,被督導的心理健康教師不僅能得到專業的意見和建議,而且可以達到共同學習、提升專業能力的培訓目標。
小Y,男,9 歲,某校三年級學生。入學后,他經常咒罵老師、家人,動手打老師和同學,甚至用跳樓以及殺死老師、家人等威脅性語言恐嚇老師,從而達到不做作業的目的。在多次教育以及跟家長溝通后,效果不明顯,家庭與學校無法達成一致來共同幫助和教育小Y。家長未要求學校對小Y進行心理咨詢和干預。
這個個案面臨的最大問題和困惑包括:(1)得不到家庭的有效支持。家長對家庭教育的認知存在明顯偏差,無法與學校達成共識。他們認為,小Y 的情緒失控甚至攻擊性行為并非自身原因造成。(2)學校心理輔導的局限。一方面,家長否認小Y有心理問題,不向學校尋求幫助。另一方面,小Y 無法完成正常的學習及行規要求。這些造成了教師的無力感與疲憊感。
這個個案引起了各校心理健康教師的激烈討論與思維碰撞。進行個案督導的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專家一針見血地指出這個孩子可能存在心理疾病,需要及時就醫,進行專業的診斷和治療。如果家長不配合學校管理,可根據相應的法規采取一系列的相關措施。
典型問題的研討和專業權威的指導,讓在場的心理健康教師體驗到:面對處于心理危機狀態的個體對象,如何第一時間采取有目的、有計劃、有策略、有跟蹤、有評估的心理輔導或心理咨詢,幫助處于危機狀態的學生改善或調節嚴重失衡的心理狀態,重新適應學習生活。
根據心理個案督導研究實踐,針對案例分析結果,匯師小學對校園心理危機發生及處理過程的環節進行了梳理,結合專業指導意見,完善了校園危機三級預警與干預工作體系。
一級預警和干預:建立以班主任、心理學專家等一線團隊為主體的信息網絡,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生活、思想及心理狀況。在發現或得知學生有異常心理或行為表現時,盡快安排心理健康教師了解相關情況,采取必要的看護措施和妥善的援助措施,以緩解和消除學生的心理問題,防止發生意外事件。心理健康教師對班主任、任課教師及學生中的心理信息員定期進行心理危機干預的常識性培訓,以便在遇到問題的情況下能夠采取正確的方法進行通報、干預、轉介。各班設置1 名心理信息員,其主要職責是宣傳心理健康理念和心理衛生知識,及時掌握和報告心理異常學生的信息。
二級預警和干預:以中層管理部門為主體,指導與部署學校學生心理危機預防和干預、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結合日常教育管理工作,積極開展學生心理危機救助工作。排摸和掌握有關信息,及時向學校心理危機干預領導小組報告較嚴重的心理危機事件,并根據學校心理危機預防和干預領導小組的意見,開展心理評估和干預等工作。
三級預警和干預:成立學校危機干預領導小組,校長擔任組長,把學生心理危機預防和干預工作融入學校處置突發性事件的工作體系中,全面指導學生心理危機預防和干預工作的實施,協調各部門之間的關系,凝成合力,使學生心理危機干預工作得以順利開展。
校園危機三級預警與干預工作體系已成為學校應對危機事件的主要工作體系。通過定期的督導培訓,不斷完善心理健康教師在校園危機干預中的處理方式與工作細節,提升他們的專業能力。
結合心理個案督導培訓,學校全體教師參與了校園危機干預在線課程的學習和培訓。課程以危機干預六步法為主要內容,以在線形式設置了不同的虛擬情景,以中小學生的年齡特點為個案背景,呈現了學生常見的幾種心理危機事件。危機干預六步法已被專業心理咨詢工作者和一般工作人員廣泛使用,可以為專業及非專業人員提供作為起步階段的自殺預防方法和技能。[1]
線上培訓學習模式通過情景學習理論,在情境中獲得的知識能夠豐富認知結構,進而生成真正的經驗。[2]在學習過程中,課程系統從來訪者進入咨詢室的那一刻起便開始詳細記錄參與培訓的教師對待來訪者的態度、語氣、言行以及提問方式,從而評估教師對待校園危機的識別能力和應對能力。當出現嚴重錯誤時,系統會立即給予參培教師反饋,在指出問題、分析原因的同時,給出相應的指導建議。通過培訓,教師學會了如何識別學生的心理危機并判斷其危機風險程度,明確了自己在校園心理危機預防與干預中的職責。同時,在線專業培訓也有效強化了校園危機干預體系中的一級和二級預警和干預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