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婧
欣賞優秀的音樂作品是小學階段音樂教學的重要內容,是培養學生感受美、鑒賞美、創造美的重要途徑。所謂音圖教學法,簡言之,即教師帶領學生以圖賞樂,以樂創圖的活動。將作品的音樂要素體現在圖形譜中,引導學生直觀、生動地欣賞作品,是實施音圖欣賞教學法的重要過程。
讀譜活動。教師指導學生借助圖形譜欣賞音樂作品是音圖教學法的主要活動之一。圖形譜沒有固定的符號,即使是同樣的音樂作品,不同的教師也可以設計出不同的圖形譜。例如:在蘇少版《音樂》二下《小貓的圓舞曲》的教學中,教師就運用了螺旋線條、小貓頭像、貓爪等圖形進行記譜。簡潔的圖形能形象地表現出相關樂句的主題、旋律行進特點、典型節奏等。低年級學生不需要有太多的音樂知識儲備,只要意會不同圖形與音樂內容的關系,就能跟著圖形譜欣賞、理解作品。流動的音樂形象在靜態的圖形譜中停留,抽象的音樂依托圖形譜而具象,這對學生聽懂作品,掌握相關的音樂知識能起到積極作用。
繪譜活動。音樂作品是既定的,而圖形譜是音樂作品的視覺化表達,與繪制者的音樂經驗有關,具有不固定性。從某種意義上說,繪制圖形譜是藝術創作的過程,是對音樂作品有規律、有想象的表現,當然,這一過程必然要考慮作品的音樂要素。如對于蘇少版《音樂》三下樂曲《打字機之歌》,通常要凸顯作品中樂句的最后一個長音和一個模擬打字機換行的音響聲效。對此,繪譜者可根據這個長音和換行音創作相應的圖譜。繪譜雖然帶有一定的隨意性,但一份形象生動的圖譜一定是繪制者對音樂作品深刻理解后的產物。如對于蘇少版《音樂》六上樂曲《山村來了售貨員》中“山村活躍”樂段,執教教師設計的圖形譜和學生即興創作的圖形譜雖然不同,但兩份圖形譜均能表現出該樂段所展現的老百姓從各處趕來的熱鬧場景。
音圖欣賞教學以發展學生的音樂核心素養為目標,音圖欣賞教學的評價應側重以下三個維度。
音樂維度。評價時,教師應關注學生在音樂學習中獲得了哪些基礎的音樂知識和技能。音圖欣賞教學的重點是音樂,所以學生音樂基礎知識和技能的發展情況是重要的評價內容。
藝術維度。將音樂與圖形進行融合,將會促進學生聯覺的發展,并促進學生進行藝術融合學習,因此藝術維度的發展評價也是重要的內容。
情感維度。音樂有著強大的育人功能,學生從中獲得積極、正面的情感發展也是學科素養發展的一部分,因此從情感發展維度進行評價也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