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靜(黑龍江外國語學院)
OBE(Outcomes Based Education)是一種以學生學習成果為導向的教育理念,起源于20世紀90年代,早期出現在美國、英國和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的基礎教育改革領域,后逐漸興起被應用于很多學科的教育體系中。以成果為導向的理念高度強調教育結構和課程設置只是教學手段,學習效果才是最終的目標。
近幾年,在普通高等學校辦學和發展戰略中,應用型人才培養成為各高校討論的焦點。國家“十三五”規劃提出“推動具備條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這使得應用型人才的培養逐漸發展成為各高線關注的重點。電子商務專業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隨著電子商務和計算機網絡的發展,對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多的需求。從企業招聘需求中不難發現,對電子商務人才的要求不再局限于專業知識掌握的情況,更多的轉向了實際操作能力,尤其是設計類、運營類電商人員來說,必須有熟練的軟件操作能力,原有的培養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用人單位的需求。學校承擔人才教育、人才培養的主要任務,其培養模式與企業需求的銜接情況將直接影響著電商專業的就業,為滿足社會對應用型人才的需求,作為培養人才的主要單位,在教學過程中,必須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力、思考力、創新力、實踐力。OBE理念的提出,正是應用型人才培養所需,為滿足社會對應用型人才的需求,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勢在必行。
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與其他人才的培養方式明顯不同,在培養的過程中,不僅需要對知識有良好的掌握,還需將所學內容應用到實際工作中。在OBE理念以實用性成果為導向,高度關注在學習過程中,學生的創造力和應用力,因此電子商務專業在培養目標設定過程中,必須以市場為導向,充分考慮企業的實際需求。從通識課程、專業課程、院系活動課程、校活動課程等角度出發,進行理論和實踐課程權重的劃分,完成培養目標的制定。
電子商務專業是一個集“電子”與“商務”為一體的綜合學科,人才培養目標設定必須具有綜合性,專業培養的人才需具備電子商務基本技能及相關法律、網絡技術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能夠在各類企、事業單位從事電子商務領域的網頁設計、網站建設維護、商品和服務的營銷策劃、客戶關系管理、電子商務活動策劃與運營等工作,具有創新、創業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應用型人才。
課程體系和課程大綱的設定是實現培養目標的重要指標,電子商務專業課程設計應以企業需求為導向,構建科學的課程體系。課程體系在設計過程中應包含通識教育、專業平臺、專業課、實踐發展等模塊,具體內容如圖1所示。

圖1 課程體系結構
在課程大綱的設計過程中應突出課程所學內容,在OBE理念下課程大綱的設計必須包含課程描述、課程教學目標(學習成果)、核心能力及能力指標、核心能力權重、課程權重教材內容大綱、評量方式、評量內容細化等內容,教師在課程大綱的設定過程中,必須從社會、企業的實際需求為出發點,結合用人單位需求,從確定學習成果—實現學習成果—評估學習成果—應用學習成果等步驟完成課程大綱的設定,確保教學目標明確,考核形式多樣,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構建科學的課程體系。
傳統的教學方式在人才培養方面存在很多局限,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往往只關注學生對書本知識的掌握情況,以理論教學為主,導致在教學過程中,理論和實踐不能有機結合。OBE理念下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模式需進行全面的創新,從對教育結構和課程設置的關注轉向對學生學習成果的考核。
對于電子商務專業來說,在教學過程中,應突出以實踐教學為主,培養學生對專業知識的應用能力。首先,學習與經商融為一體。鼓勵學生通過微商城、網購平臺等方式,創建“生活化+商業化”的學習氛圍,打造專業理論與企業實踐無縫連接的電子商務培養環境,提升學生市場分析、網店定位與運營等一系列商務策劃和實施的專業技能。其次,注重“英語+電商”專業人才的培養。從本校辦學特色入手,采用外語和專業相結合的培養方式,通過雙語教學的形式,在專業課程基礎上,使課程建設多元化、國際化,教學內容豐富化、需求化、社會化。最后,校企合作,培養應用型人才。通過加強校內和校外實習實訓基地建設,打造實踐平臺,讓學生參加實踐活動。通過參觀實習、認識實習、畢業實習等活動,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就業能力。實現創業和學習同步,英語和專業同步,學校和企業同步的應用型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模式。
應用型人才是社會發展和多元化經濟結構的必然要求,傳統的教育方式和教育體系已經不能滿足社會和企業的需求,各高校必須在教學理念和培養模式等方面進行創新,堅持以OBE理念為指導,高度關注學生學習成果,做到知識與技術的融合,理論和實踐的結合,學習和實訓的整合,以社會、企業實際需求為出發點,結合本校的外語特色,實現電子商務專業應用型人才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