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正在大力培育農民合作社、農業公司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這本應成為農業現代化、農民致富的好渠道。可是最近,一些人打著“新型農業”的幌子,通過搞“共享農業”、辦“合作社”等手段,編造出種種吸引眼球的賺錢噱頭,許以高額回報,引誘農民投資參與。
在鄉村振興戰略、“互聯網+農業”深入實施的背景下,一些“新型農業”陷阱借助政策紅利渾水摸魚,蒙騙農民。《經濟參考報》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去年以來,四川等地冒出一家叫“人人樹”的公司,宣稱自己是搞“共享農業”的,推出一款“人人樹”手機App在農村地區推廣,引誘農民下載參與。其App有果樹、菜地、畜禽等產品,每款價格不同,供會員認購。按照其宣傳,認購這些產品,一年收益可達投資額的3倍之多。
“人人樹”曾在成都搞宣傳,公司創始人趙正奇說,他們在全國已布局幾十家分公司,將“傳統農業、共享經濟模式、互聯網娛樂化”有機結合起來,公司有高標準農業、畜牧業產品生產基地,正在打造“共享經濟供應鏈”,不僅能讓農民在網上遠程種菜、種果樹、養畜禽,還能分紅賺錢,其“新型農業”模式已經吸引數萬人參與。
四川自貢一名參與的農民楊建說,只要不停地認購,并在微信朋友圈每天發一篇“人人樹”的廣告,集齊10個贊就可以提現;介紹其他人成為會員,還可以獲得提成,甚至能享受500萬元/年以上股權分紅,配百萬豪車,享受鄉村別墅終身使用權,“收益高得離譜,反正就是要你不斷投錢,不斷拉人頭發展下線。”但去年下半年開始,其App出現無法提現的情況,客服說是系統在升級,后來,App干脆無法下載和運行,公司也聯系不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