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 帥,劉智英
(哈爾濱金融學院,哈爾濱150030)
針對黑龍江省老工業基地的管理會計內部應用環境,采取問卷調查的方式進行研究,本次共收回203份調查問卷,通過對問卷數據進行整合分析,找到黑龍江省管理會計應用環境存在的問題,并據此提供解決的對策。
黑龍江省是中國主要的工業生產基地、農業基地,為國家的經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其中,三大動力、東安、哈飛等,在“一五”時期就已建立,加上很多南方工廠和合資企業的入駐,對于大慶、雞西等油田、煤礦的開發,大興安嶺等能源企業的設立,成就了黑龍江省老工業基地的地位。黑龍江省還是我國主要的農業基地,是世界著名的玉米和大豆產業帶,重要的商品糧基地。此外,由于國家的政策鼓勵,公共服務、房地產、商業企業等也在黑龍江省地區得到了很好的發展。
從表1中可以看出,被調查者來自制造業、建筑業、農林牧漁業者較多,其他行業也有涉及,正好契合黑龍江省企業分布的基本特征,在其所在單位的職位既有高管,也有普通的財務人員以及其他相關工作者。樣本的收集考慮到了黑龍江省的企業性質,力求全面性和代表性。
對被調查者的公司成立時間生成柱狀圖1。從圖1中可以直觀的看出,被調查者公司的成立時間多為三十年以上的老牌公司和五年以內的新興公司,這與黑龍江早期工業基地的建設和新一輪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政策以及近年來新興產業的崛起是有關系的,受老東北工業基地的建設和新政策的支持影響,黑龍江省的企業蓬勃發展的高峰期也主要集中在這兩個時段。其他時間成立的公司也各有占比,樣本具有代表性,分布合理。

表1被調查者行業分布情況表

圖1被調查者公司成立時間圖

圖2被調查人員職位分布圖
從圖2中可以看到,被調查者主要為公司的高管或者財務人員,與管理會計的應用情況相關度極高,他們對公司管理會計的運用情況掌握充分,可以較為全面的了解企業管理會計的設立和應用情況,依此所做的調查便有據可依,樣本所作的數據分析具有較高的可靠性和說明力度。
從問卷調查結果分析黑龍江省管理會計企業內部應用環境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為企業戰略、實施環境、規章制度、考核機制幾個方面。
管理會計想要達到預期的效果,在市場定位、決策規劃、合理生產、資源調配、責任控制等方面,企業戰略的有效制定和實施都是必不可少的。從表2中可以看出黑龍江省有48.3%的企業有明確戰略管理目標,有38.9%的企業戰略目標不完整,有12.8%的企業甚至沒有明確的戰略定位,這非常不利于企業戰略格局的形成,不利于企業的經營定位,影響企業管理會計關于戰略管理方面的進一步實行,影響企業的全面協調發展。另外,在企業發展規劃中,將管理會計工作納入本單位的整體戰略,并設立專門的管理會計部分,也是非常必要的,而對于戰略本就部署不清的單位來講,這個難度就更大了。清晰的企業定位,明確的戰略目標,精準的戰略部署,是黑龍江省企業需要解決的問題。
對于企業的戰略實施情況,不僅要考慮建設和部署,還要考慮到管理會計的應用對企業戰略的滿足情況,管理會計得到充分應用的具體表現之一應該是可以合理滿足企業戰略需要的。企業通過戰略部署,將管理會計納入規劃范圍,通過對管理會計的應用,協助企業完成戰略目標的實現。但是從表2的調查數據來看,黑龍江省企業的管理會計應用僅有46.3%的企業可以做到這一點,12.3%的企業并不能實現,有41.4%企業的管理會計應用不能夠完全滿足企業戰略管理的需要。這就可能造成管理會計與企業戰略目標脫節的情況,使得管理會計應用的效果不佳。

表2企業戰略管理目標情況表
1.管理會計的建設和實施缺乏大數據和云計算技術的支持。盡管黑龍江省很多企業已經實現了企業資源計劃系統(ERP)與企業具體業務和財務系統的融合,但是由于企業的數據龐大、軟件系統落后,且存在多個系統可能造成的兼容問題,導致信息處理并不及時可靠,存在運行效率緩慢,業務跟進不上,報錯率增加,單機故障,服務器崩潰等問題。數據的數量和質量提升對于企業的管理會計發展、管理能力提升和綜合實力的增長都是必要的,但是根據調查表3發現,黑龍江省被調查企業中,管理會計和大數據、云計算技術相結合的企業僅占37.9%,還不足一半,一小部分企業還在探索中,而大多數企業是尚未開始的狀態,這就造成了處理數據時不全面、不系統,那么對企業的財務數據處理必然會產生影響,也會影響企業利用數據進行預測決策、控制成本和風險,以及分析和使用數據的能力,導致管理會計的功能不能完全有效的發揮。另外,管理層也往往忽視了大數據、云計算技術在管理會計中的運用,企業雖然重視財務會計,但是要發揮數據真正的價值,還需要進行充分的數據挖掘,但這些一般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人力和金錢,大多數企業認為沒必要在此進行過多的投入,這也造成了企業數據挖掘不充分,管理會計職能不能充分發揮。

表3黑龍江省管理會計和大數據、云計算的結合情況表
2.信息共享不足。企業管理會計應用效果的充分發揮離不開數據的形成、交流和分享,讓數據最大限度的得到充分利用,讓數據在企業的各個部門、機構之間流通,讓每個部門都能夠及時的獲取數據、利用數據,這是非常重要的。搭建信息共享中心,進行數據交換,共享企業的財務數據正好可以幫助企業將財務數據輸送到各個有需要的部門和機構,尤其是規模較大、機構眾多或者地區分布較廣的企業,信息的及時有效傳達可以幫助企業更好進行資源管理、數據挖掘、提高運作效率、降低綜合成本、強化風險控制、提升專業化服務。但是從調查數據表4來看,黑龍江省設立財務共享中的企業數量較少,只有26.1%的企業設立了財務共享中心,73.9的企業沒有設立,這方面發展比較緩慢,沒有引起企業足夠的重視,是黑龍江省企業應該加強的地方。

表4企業是否設有財務共享中心情況
企業管理會計如果無章可依,那么管理會計的發展和實施效率將非常緩慢。我國的管理會計本身起步較晚,大多數的發展經驗和理論方法還是從國外引進,黑龍江省的管理會計更是晚于沿海等經濟高速發展地區,理論和經驗嚴重不足,這就更需要有先進的規章制度進行引導,有高素質的人才進行引領。但是從調查情況表5來看,企業的實際管理會計相關規章制度并不完善,甚至有將近一半的企業根本沒有成文的章程、制度或規定,指導和規范企業的管理會計活動,那就更不用談管理會計的創新和發展等問題了。完善黑龍江省老工業基地企業的管理會計規章制度,要先從全面建立規章制度開始,而這一點相當大數量的企業做的并不好,還有待于跟進。

表5企業是否有成文的章程、制度或規定指導和規范企業的管理會計活動情況
企業的考核和激勵機制是管理會計統籌管理的一部分,也是管理會計發揮功效的重要指標,更是企業良性發展的關鍵。表6的調查數據顯示,企業的績效考核中,48.3%的企業可以結合使用客觀性指標和主觀性指標,但仍有36.9%的企業不能很好的結合使用這兩種指標,還有14.8%的企業不能結合使用客觀性指標和主觀性指標。在企業的績效考核中,綜合客觀性指標和主觀性指標才能全面的、系統的完成考核,否則就容易造成片面的或者有失公允的考核狀況,無法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甚至可能導致員工消極怠工,不能很好的完成工作,或者出現高離職率,使單位人才流失。
根據表7數據顯示,企業在績效評價計分方法中所采用的方法只有一半的企業能夠定性和定量方法相結合進行評分,而29.6%的企業均采用單一方法,甚至還有20.2%的企業并沒有采用這種方法進行績效考核??冃гu價計分方法對企業的績效考核來說是比較合理和先進的手段之一,可以根據評價指標,對照評價標準,建立企業的評價機制,讓人員考核有據可依,不至于無差異、無根據,也讓員工可以明確自己的目標任務,為自己爭取權益,提高員工的工作熱情。但是如果對于指標濫用,或者不合理使用,或者使用不完全,也可能適得其反。

表6企業的績效考核中,是否結合使用客觀性指標和主觀性指標情況

表7企業在績效評價計分方法中所采用的方法情況
管理會計的核心宗旨就是為企業創造價值提供技術手段,而企業的價值創造需要適應國家的經濟發展方向和宏觀政策的需要。在全面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這一政策大潮引領下,也必會有適應管理會計改革和發展的契機,企業應緊跟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指示,結合企業自身特色進行管理會計的設置和實施。管理會計在職能履行上應該響應黨中央、國務院政策部署,牢固樹立并切實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讓企業整體運營更加高效平穩,增強企業競爭力。
互聯網+是指創新2.0下的互聯網發展的新業態,也是知識社會創新2.0推動下的互聯網形態演進及其催生的經濟社會發展新形態,2015年7月經李克強總理簽批,國務院日前印發《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開啟了互聯網+的時代。而互聯網+其本質就是依賴于信息技術將互聯網與傳統行業相結合的一種新經濟形態,從消費領域進一步過渡到生產領域,加快了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增強了企業的創新力。黑龍江老工業基地的管理會計體系構建在互聯網+的影響下,也會有新的不同。在互聯網+時代來臨以前,傳統的企業往往在3-5年進行一次改革,到了互聯網+時代,可能一年甚至半年就要被動的進行一次改革,改革內容不僅限于企業發展戰略、主營業務、資金資本的管理方式等等,這些一系列的變革都需要企業的財務部門支撐同時一并進行改革,在傳統時代財務部門主要職能是基礎財務工作,到了互聯網+時代作為對企業決策產生重要決策作用的財務部門,必須也要向管理+財務、業務+財務以及戰略+財務方向轉型,同時需要盡快構建有效的管理會計體系來支撐企業的快速變革及發展,利用互聯網+帶來的信息技術革新,云計算技術、物聯網技術、大數據技術使得原本需要花費大量人力、物力實現的財務業務數據搜集和計算工作變的極為簡單,而管理會計對企業業務、財務的監督,經營的預測以及用于制定政策指導決策的數據也將更多、更細、更精準,為管理會計培養大批互聯網+人才以及積累大量有價值的經驗和計算模型,使得黑龍江老工業基地的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具備更高的盈利能力、抗風險能力、可持續發展能力。
管理會計的實施、發展和創新都離不開職業人員,企業要建設優質的管理會計應用環境關鍵在于使用正確的管理會計人才。要建設滿足現代企業需要的管理會計環境,需要綜合運用大數據、云服務技術,將企業信息與互聯網技術相結合,通過數據挖掘,深入分析有利于企業生存發展的關鍵信息,全面提升企業競爭力,而這些都需要相關的高水平人才。管理會計人員的職業教育應加重對于預測、分析、決策、數據處理、信息技術、大數據運用這樣的知識的涉獵。
管理會計應用環境的改善,從企業內部進行調整是關鍵,而合理運用激勵機制是其重要手段。企業擁有完善的激勵機制不但可以鞭策員工更好的工作,激發員工的潛能,也能讓管理會計人員極大的創造價值。對管理會計人員進行激勵不應只考慮工齡,而應對工作能力和創造價值的大小進行多種方式的激勵,來鼓勵員工進行創新和技術改革。激勵手段也不應僅僅局限于物質激勵,也應包括精神激勵和口頭嘉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