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是我國居民日常飲食的重要組成部分,雞蛋價格的波動不僅影響著蛋雞的生產也影響著居民的消費需求。那么今年的雞蛋市場如何?
主要是指養殖環節中人工費用、飼料價格、水電費用,影響雞蛋的養殖成本;剔除非正常因素外,雞蛋的出廠價格應該是會提高的。成本因素的拉升是蛋價上漲的一個基本因素。當商品待出雞價格較高時,雞蛋價格就會高,反之雞蛋價格就會穩定或者下降。天氣變化也會影響雞蛋的成本價格,如夏季炎熱,蛋品儲存難度增大,多雨天氣對交通運輸也帶來諸多不便,運輸成本增加,市場雞蛋供應減少,蛋價上揚。
雞蛋生產從購入雛雞到產蛋需要4至6個月的時間,具有較長的周期性。養殖戶對其生產的調節會滯后于市場供需關系的變化,從而引起雞蛋行情的波動。
舉個例子:2014年春節前及春節后相當長的時間里,雞蛋價格長期低迷,養殖戶淘汰雞增加,沒有進行有效的補欄,蛋雞供應出現缺口,4月份蛋價出現反彈,養殖戶開始批量補欄,直至8月末9月初,補欄的蛋雞開始產蛋,蛋品供應逐漸恢復,蛋價開始回落。因此雞蛋產量的變動是影響雞蛋價格的一個重要因素。
我國蛋雞養殖業總體會出現價格波動較大的情況,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農戶在蛋雞養殖中的盲目性。看到別人養自己也養,甚至盲目地擴大養殖規模不考慮自身條件和全國的市場行情,使市場蛋品供過于求,相互惡性競爭,使得雞蛋價格下跌。蛋雞養殖規模直接決定著養殖戶的經濟效益以及市場雞蛋的供給量。隨著蛋雞養殖規模的逐步擴大,雞蛋產品的供給量不斷增加,在生產技術不變的情況下,根據邊際效率遞減規律,雞蛋價格會呈現下降趨勢。
雞蛋的消費價格是影響雞蛋人均主食消費數量最主要的因素。一般來說人均主食消費的數量,將隨著消費價格的上升則下降,反之則上升,也就是說雞蛋的人均消費量與雞蛋消費之間存在著負相關的關系。其次是替代品價值,一般在雞蛋價格不變的情況下,競爭品價值的下降會使得消費者增加競爭品的消費,從而減少雞蛋的消費,反而居高不下的豬肉和其他肉類價格將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大家對雞蛋的消費。
主要受地區以及消費季節的影響,例如夏季人們飲食偏輕,對雞蛋替代品豬牛羊肉的消費減少,雞蛋的需求增多,雞蛋的價格升高,反而冬季雞蛋的消費量相對減少。蛋雞養殖經濟效益受市場供需關系的制約,供過于求時蛋價下跌,相反則會提高。每年的四五月份、八九月份幾乎都會出現很明顯的高起坡段,其主要原因是節前消費者對雞蛋需求的增加,所以帶動雞蛋價格上揚。
雞蛋期貨是從2013年開始正式推出的,期貨的出現對雞蛋的價格也產生了一定影響,一些大的養殖戶每年盯著期貨大盤以期價為指導價。
1.為蛋雞上保險,有效規避風險。
為了有效預防疫情及自然災害對蛋雞養殖業的影響,養殖戶可以為蛋雞養殖投入保險,有效規避養殖風險,保證蛋雞正常輪換,促進養殖業平衡發展。
2.建立健全雞蛋倉儲機制。
在一些消費型大都市,雞蛋作為生活必需品,如偶遇惡劣天氣,雞蛋不能及時送達,消費需求擴大,蛋價會出現異常波動。所以建立一到兩座雞蛋的大型倉儲庫,密切關注天氣情況,及時進行收儲輪換,穩定價格,可有效預防此類情況。
3.加強監測預警,實現互聯互通。
加強與基地信息聯絡,成立信息聯絡小組,加大對雛雞、蛋雞、淘汰雞價格數量變化的監測,做到心中有數,有效預防蛋價過快持續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