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縣人民醫院 何天平
今年8月,主持人孟非在微博曬出自己身穿病號服住院的照片,并配文稱:麻醉師問你喝不喝酒,酒量多大的時候,你一定要老老實實回答,你說少了,他麻藥給得少,疼死你!你吹牛說多了,他麻藥給多了……就是另一個故事了。
一時間,引來大家對酒量大小與麻醉效果之間關系的探討,更有很多醫生在評論中留言,給出專業的解釋。
那么,酒量大小真的會影響麻醉效果嗎?
其實,對于需要局麻、神經阻滯麻醉和“半麻”(椎管內麻醉)的患者來說,喝酒一般不會影響到麻醉效果。對于酒精依賴癥患者或手術前大量飲酒的急診患者來說,酒精進入機體后形成高滲環境、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等因素使循環血容量增加,導致麻藥濃度降低,故而需要更大劑量的靜脈麻醉藥和鎮痛藥。在麻醉前,醫生一般都會詢問患者是否有抽煙、喝酒等生活習慣,是因為有飲酒習慣的人,特別是酗酒的患者,多會有肝功能異常、肝硬化導致球蛋白增加,而許多麻醉藥都可以和球蛋白結合而降低其作用,使用麻醉藥劑量要根據情況適當追加。以臨床常用的靜脈麻醉藥丙泊酚為例,一個成人如果每天攝入酒精40克,持續2年以上,那么他在接受靜脈麻醉或麻醉誘導時,丙泊酚的用量就比普通同等化患者大。而如果患者因酗酒已伴有嚴重的肝功能障礙,那么藥物代謝會變慢。對于急性酒精中毒的患者,酒精本身就具有麻醉作用,所以麻醉藥品的需要量必須減少,否則就會引起嚴重后果或并發癥!如果因喝酒引起凝血功能嚴重異常者,則不適合行椎管內麻醉,最好改行全身麻醉。另外,也要根據使用的具體藥物進行區分,如果使用的藥物不經過肝臟代謝,則其使用劑量不受影響。
臨床上,體重和年齡,才是決定麻醉藥用量的主要因素。與正常人相比,同年齡、同身高、同性別的肥胖患者的脂肪及肌肉組織絕對值都增加,而肌肉組織的比例及身體含水量卻相對降低,這會影響麻醉藥物的藥效動力學及藥代動力學。因此,為了保證麻醉的安全及有效,麻醉藥物必須做出相應的調整。而年齡越大,局麻藥的半衰期越長。
當然,麻醉藥的種類和用量的多少,還要結合患者身體的狀況如營養狀況、發育水平、精神狀態,還有就是性別、身高、肝腎等重要臟器的功能,手術的部位、時間和實施手術者的熟練程度等因素來考慮。肝功能嚴重受損、嚴重貧血或營養不良的患者,血漿內假性膽堿酯酶可能低下,從而導致酯類局麻藥的水解代謝速率降低,易發生毒性反應。肝臟功能也會影響酰胺類局麻藥的降解速率,與肝功能正常患者相比,肝血流下降或肝功能受損者,血液中酰胺類局麻藥的水平升高,半衰期也延長。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利多卡因的清除速率也呈明顯的延緩。妊娠婦女硬膜外阻滯和腰麻的麻醉平面及深度均超過未妊娠婦女,除機械性因素(硬膜外靜脈擴張減少了硬脊膜外隙和蛛網膜下隙)影響,妊娠期間的激素水平改變可增強對局麻藥的敏感性。因此,妊娠患者應適當減少局麻藥用量。
當然,不是在術前定好麻醉方案,術中就一成不變地執行,而是要根據患者術中的生命體征來隨時調整。隨著麻醉醫學的發展,現在臨床麻醉的深淺,不再僅憑醫生的經驗進行判斷,而是有了可以精確度量的“尺子”——麻醉深度監測儀。麻醉深度監測儀通過監測患者的腦電信號,配以測算其睡眠深度、肌肉松弛程度和鎮痛效果等數值,能利用最少的麻醉藥物達到最佳的麻醉效果,給手術創造更為穩定的循環條件,也能給患者提供更舒適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