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佳
(山西省交通科技研發有限公司山西省交通運輸安全應急保障技術中心(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32)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空前重視安全生產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就加強安全生產工作多次發表重要講話,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
任何行業,要保證安全生產工作平穩向好,必須要投入安全生產費用[1]。安全生產費用的提取和使用包含安全技術、財務會計等,屬于交叉學科,其專業性較強。與國外安全管理體系相比,我國的安全管理起步晚,基礎薄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安全生產費用提取和使用的發展。
《安全生產法》明確規定生產經營單位應當按規定提取和使用安全生產費用,專門用于改善安全生產條件。此外,據有關資料統計,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道路交通事故無論在事故數量還是在死亡人數上都呈現穩定增長趨勢[2]。交通事故的誘因是復雜的,高速公路作為高速公路運輸系統的一份子,只有足額提取安全生產費用,用于完善、改造安全防護設施設備等,才能充分發揮高速公路交通性能,保證高速公路運輸系統運營安全,減少公路使用者的生命、財產損失。
關于安全生產費用的提取和使用,財政部、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于2012年聯合制定了《企業安全生產費用提取和使用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對交通運輸等九大高危行業企業安全生產費用的提取和使用范圍進行了規范和指導,該《辦法》所說的交通運輸企業是指“在公路、鐵路、水路、管道等基礎設施上,以機動車、火車、船舶及管道為工具進行旅客、貨物或氣體、液體等運輸的企業”,對高速公路運營企業安全生產費用的提取和使用未作明確說明,致使高速公路運營企業對安全費用的提取和使用存在較大的差異,因此有必要開展高速公路運營安全生產費用提取和使用范圍研究。
《辦法》規定交通運輸企業以上年度實際營業收入為提取基數,根據運輸業務類型分別按照1%或1.5%平均逐月提取,即普通貨運業務按照1%平均逐月提取,客運業務、管道運輸、危險品等特殊貨運業務按照1.5%平均逐月提取。參考上述規定,以設有多個運營管理分公司的大型高速公路運營企業為例,對安全生產費用提取基數、提取比例分別進行探討。
高速公路營業收入可以間接地反映安全投入需求,對于設有多個運營管理分公司的大型高速公路運營企業,建議以上年度實際營業收入為提取基數。
對于大型高速公路運營企業下屬的運營管理分公司,由于各運營管理分公司安全生產費用提取基數和提取比例的確定不一定是必須的,所以建議可不確定提取基數和提取比例,其安全費用的投入可待上級大型高速公路運營企業安全生產費用確定后,由其根據各運營管理分公司實際情況,動態調整確定。
以上年度實際營業收入為提取基數,按照1%的比例進行測算,所提取的安全生產費用不一定滿足安全投入需求。如果不滿足安全投入需求,尚應考慮重要結構物的影響,建議按照(1+隧道里程/運營里程)%確定提取比例。
因為隧道運營安全是交通基礎設施運營安全的核心內容,其所需要的安全投入也較一般路段大,所以確定提取比例時應考慮隧道占比。以隧道安全投入需求為例,交通安全設施方面,隧道除常規的交通標志、標線等,隧道洞口側墻端面尚需張貼立面標記,為增強隧道輪廓的辨識度,還需設置反光環等改善安全條件的安全設施;勞動防護用品配備方面,隧道管理站人員除需配備反光背心等常規的勞動防護用品外,還需配備消防服、防毒面具等非常規的勞動防護用品;應急救援物資方面,隧道可能還需配備消防車等大型設備。
綜上所述,設有多個運營管理分公司的大型高速公路運營企業在確定安全生產費用時,建議先綜合考慮提取基數和提取比例確定大型高速公路運營企業安全生產費用,也就是以上年度實際營業收入為提取基數,按照(1+隧道里程/運營里程)%提取安全生產費用,再根據各運營管理分公司實際情況,由大型高速公路運營企業動態調整確定各運營管理分公司的安全生產費用。
由于《辦法》發布時間較早,且國家近年來修訂了諸多法律法規,《辦法》中針對交通運輸企業制定的安全生產費用使用范圍不能完全適用于高速公路運營企業,需要根據高速公路運營企業的實際情況,制定滿足其運營安全需求的安全生產費用使用范圍。
此外,高速公路運營企業在實際運營管理過程中,常出現養護維修費用與安全生產費用支出項目混淆不清的現象。例如,更換損壞的護欄、交通標線等交通安全設施,對橋梁、隧道等結構物進行安全檢測,這些費用是由安全生產費用支出還是由養護維修費用支出,尚需深入研究確定。因此,應制定安全生產費用支出明細清單。
《辦法》中關于交通運輸企業安全生產費用的使用類目共有十類,這些使用類目并不能涵蓋國家現行有關規定的要求,也不能滿足高速公路運營企業安全生產投入需求。建議通過整理分析黨中央、國務院、交通部、省委、省政府等對安全生產工作的要求,并結合高速公路運營安全生產工作實際情況,在《辦法》的基礎上,補充完善高速公路運營安全生產費用使用類目。具體建議如下:
a)增加企業安全生產責任保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的《安全生產責任保險實施辦法》要求交通運輸企業等高危行業領域企業應當投保安全生產責任保險,鼓勵支持其他行業領域企業投保安全生產責任保險,安全生產責任保險作為國務院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的重要決策部署,應將其納入安全生產費用使用類目中。
b)增加霧區引導防撞系統等用于提升公路通行環境的安全生產產品、項目。因為現階段我國應對濃霧天氣采取的預防措施主要是對進入高速公路的車輛通行進行限制,其缺點是依靠駕駛員經驗估算與前方車輛的距離[3],主觀性較強;目前我國高速公路霧區交通誘導和監測預警研究成果基本成熟,可嘗試安裝霧區引導防撞系統等安全產品。
c)增加企業應急搶險救援基金,以提高企業應對突發事件的處置能力,確保高速公路搶險保通工作及時、順利開展。
依據《辦法》,將完善、改造和維護安全防護設施設備支出,配備、維護、保養日常應急救援器材、設備、物資支出,配備和更新現場作業人員安全防護用品支出列入高速公路運營安全生產費用使用類目,但是這三類使用類目操作性不強、容易出現混淆,因此有必要制定詳細的明細清單。具體建議如下:
a)安全防護設施設備方面 并不是所有的安全防護設施均要由安全生產費用支出,例如,進行專項養護施工作業時,如果安全標志(施工距離標志、限速標志等)、緩沖實施(安全錐、隔離墩等)、警示燈具(閃光燈、夜間照明設施等)已在養護工程專項安全費用列支,則不應在安全生產費用中重復列支。
b)日常應急救援器材、設備、物資方面 應急救援物資應按照“分級建立、高效處置、平急結合、節約實效”的原則進行儲備,應急救援物資儲備中心應設兩級,二級應急救援物資儲備中心應配備使用頻次高、時效要求強、操作較簡單的中小型搶通救援物資裝備,一級應急救援物資中心應配備應急處置能力強、平時不常用、社會征用難的大型專業性搶通救援物資裝備。上述各級應急救援物資儲備中心的物資儲備清單有待進一步研究探討。
c)現場作業人員安全防護用品方面 安全防護用品的種類較多,凡是在國家勞動防護用品配備要求范圍內的均可在該類目中列支。
安全生產工作的順利開展需要安全生產費用的支撐,只有切實有效使用安全生產費用,才能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4]。由于高速公路運營企業安全生產費用提取和使用的研究較為欠缺,因此本文對高速公路運營企業安全生產費用的提取和使用進行了探討,主要建議如下:
a)安全生產費用的提取應考慮上年度實際營業收入、隧道等重要結構物占比等因素;對設有多個運營管理分公司的大型高速公路運營企業來說,應按照上述原則先確定其安全生產費用,再由大型高速公路運營企業根據各運營管理分公司實際情況,動態調整確定各自的安全生產費用。
b)安全生產費用的使用范圍應根據法律法規等有關規定和企業自身情況進行確定,此外,為加強可行性,應對使用范圍進行細化,制定明細清單,明確應列入安全生產費用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