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芳,薛云紅
教育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提出:高等教育要重點擴大應用型、復合型、技能型人才培養規模。[1]這與財經類高校的人才培養目標不謀而合,比如云南財經大學就旨在培養基本素質好、實踐能力強、發展潛能大,具有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的高素質“經世致用”人才。實驗教學可以在理論學習的基礎構建實驗讓學生親自動手、主動實踐,加深感性認識的同時逐漸建構理論框架,還可以通過綜合性、設計性實驗提高學生整體素質和創新能力,切實提高他們走向社會后的競爭力。
教育部高教司明確指出,各高校要在實驗教學改革環節多做文章,創新實驗教學管理機制,做出亮點。近年來,各財經類高校開始探索實驗教學改革方法,做出了很多有益嘗試。云南財經大學先抓頂層設計,創立了學校實驗教學體系的基本框架,進一步確定經管類實驗課程評價體系,引導實驗課程的規范建設和管理。
云南財經大學構建了以能力培養為核心的四層次實驗教學體系框架(圖1)。

圖1 以能力培養為核心的四層次實驗教學體系框架
這個框架以培養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為核心,讓實驗教學與理論教學有機結合、與實習實訓有效結合,用四個教學平臺支撐四個層次的實驗教學。第一層次是基礎型實驗,主要是檢驗理論課程中所學的某原理或專業實驗所需的基本操作;第二層次是專業型實驗,要求學生靈活運用專業課程中的知識到實踐中;第三層次是綜合型實驗,實驗內容涉及本專業不同課程、本學科不同專業的綜合知識,需要運用綜合的實驗方法和手段解決問題;第四層次是創新型實驗,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獨立完成實驗設計,創造性地解決某個開放性問題。
高校實驗教學體系的基本內容包括:實驗課程與項目體系、實驗教學大綱體系、實驗教學方法與手段體系、實驗教學考核與評價體系等,要用實驗教學體系的框架在這些方面設立規范。雖然課程評價從時間順序上來看處于最后,但評價標準是教學改革前進的方向,所以要首先明確實驗課程評價體系,進而規范實驗教學管理。
對實驗教學的評價,即該門實驗課程或該項實驗項目,是否有利于實驗教學目標的達成。根據實驗教學體系的基本框架所確立的實驗教學目標,其實是打造知識結構合理、應用能力強、綜合素質高、面向經濟建設第一線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所以針對實驗教學的評價也就是對此目標的完成度。
在現代大學教學績效評價中,多數還是采取學生評價方式。大量研究表明,學生評教指標體系設計的合理性會影響學生評教結果的有效性。[2]基于實驗教學體系的基本框架,且綜合學生意見進行數次修改之后,得到學生評教所用的實驗教學評價表(表1)。
但是,對于實驗教學的評價如果只由學生做出,又必定是不全面的,可能會導致教師為刻意迎合學生而降低實驗難度。這時同行評審就顯得非常重要,比如云南財經大學就設置督導組,讓教學督導通過查閱課程教學要件和抽查聽課的方式,了解實驗課程水平,使用督 導評價表(表2)打分。

表1 實驗教學評價表(學生評教)

表2 實驗教學評價表(督導評教)
通過二次開發修改實驗教學管理系統,可通過系統實現課程評價功能,即在評教頁面收集學生和督導打分信息后,自動測算某門實驗課程的評價得分,公式為:實驗課程得分=學生評教平均分×50%+督導評教平均分×50%。
本研究基于經管類實驗教學體系的基本框架和學校培養目標,設計了從學生和督導兩方面獲取課程評價的實驗教學評價體系。應用該體系,使用評教表可測得每門實驗課程的得分,為后續評獎評優提供了依據,對之后實驗課程的規范建設起到激勵作用。今后應在實際工作過程中,不斷完善實驗課程評價標準,與時俱進,充分發揮“指揮棒”作用,指明實驗教學改革的前進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