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區春燕
隨著網路信息技術發展及政府財務制度改革,高校財務管理模式出現深層次的變革,整體呈現出復雜化與多元化的特點。有鑒于此,文中以“互聯網+”時代為切入點,分析創新高校財務管理工作的措施。
“互聯網+”環境下高校財務管理工作面臨著新的問題,要求高校構建新的財務管理體制,調動財務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促進財務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文中詳細分析創新高校財務管理工作的措施。
在“互聯網+”時代的影響下,傳統的財務信息已經發生了變化,為了更好地順應時代的發展與要求,“互聯網+”時代下的財務信息已經發生了較大的變化。不僅要反映出高校的生產經營情況,同時也增加了一些新的內容,包括高校的內部控制情況、治理機構情況以及高校的業務管理內容,這些數據內容對于幫助高校做出正確的決策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大數據時代信息數據龐大,如何在海量的數據中快速提取價值信息,已經成為新時代的重要發展趨勢。這些有價值的信息對于高校做出更加科學的決策,指導進行生產經營具有重要意義。高校可以通過對相關數據信息的分析與整理,及時把握市場的發展趨向,通過及時調整戰略規劃,改善高校的競爭力,從而為高校帶來更好地經濟效益。
但海量數據信息中也不乏虛假信息和無用數據,因此需要在數據群中進行篩選,在提取有效信息的過程中,財務管理人員的工作量勢必會增加,在這種情況下,不僅對財務管理設備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時對財務管理人員的工作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財務管理人員不僅應該具備財務管理的基本知識,同時還應該熟練掌握計算機和各種軟件的使用,并充分利用大數據的處理技術,在大量數據中提取有價值的信息進行對比分析,為高校發展提供重要的數據基礎。
傳統的財務部門工作內容涉及到高校資產核算、收入與支出的記錄等工作,由于互聯網大數據時代的發展變化,信息數據的價值不斷提升,因此財務工作內容和工作流程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當前高校的財務工作更多地會關注對數據的收集、提取、整理、分析以及保存等方面,從而為高校做出決策提供重要的數據基礎。
在傳統財務工作中,數據使用通常是為了反映對高校資產的記錄,從而讓管理層能夠及時了解高校的財務狀況和經營發展情況。幾年來,由于互聯網大數據時代的發展,數據價值不斷提升,大數據時代,通過提取有價值的數據,可以對生產經營等方面的內容進行對比分析,從而為決策的提出提供更多的科學依據。
高校在“互聯網+”時代下的不斷擴張,就必須嚴格遵守相關政策規定的標準,高校需要將大量的資金用于改善辦學條件。目前,高校選擇最多的籌資方式就是用銀行貸款來促進高等教育的發展。但是,在實際貸款的同時需要考慮償還。因此,高校經常依據“慎重、穩妥”的原則來籌措資金,以此達到合理規避市場風險的目的。根據科學合理的財政預算嚴格控制貸款規模,在適度負債的同時不斷發展自身的管理水平和償還能力。我們必須堅持可持續發展觀戰略,實現籌集資金渠道的多元化,為學校制定科學的財務規劃,推動學校的發展,進一步完善高校的金融改革。
具體落實時高校要對現有資源充分利用,并組織在職人員參與培訓課程,大幅度提升內審及財務人員的職業素養與能力,幫助財務人員更好適應新的制度。提高會計崗位從業者的主要內容與方法,就是培養與提高會計從業者的法律意識與知識,保證會計結算工作依法進行,并對相關法律有一個清晰了解,熟練掌握各項知識,提高會計結算的質量。要在高校財務人員內部形成財務風險預防意識,將可能出現的財務風險扼殺在搖籃中,為財會工作順利進行奠定基礎。此外,財會人員加強自我學習能力,主動掌握最新的財會理念,避免出現自身知識已被市場淘汰的情況,為提高財會工作質量與效率奠定基礎。

新經濟時代下高校推進財會管理信息化建設時,要引入相應的財務軟件、硬件設備等。高校針對財務機房安排獨立工作環境,并制定嚴格的維護制度,避免環境潮濕或存在大量灰塵。要求技術人員定期檢查計算機軟硬件運算情況,當出現質量問題時要及時更換。同時推進財會管理工作的會計檔案管理,財會信息化建設背景下大量財會信息存儲在計算上,容易出現財務信息外漏的情況,因此要做好預防避免出現數據丟失、外泄。定期開展計算機殺毒工作,并強化防火墻建設,及時升級更新殺毒軟件,避免出現外部病毒入侵的情況。
總之,高校財務管理工作要結合實際情況,打破常規管理模式,引入信息技術,滿足“互聯網+”的需求,促進財務管理工作質量與效率的提升。希望通過本文論述,為類似研究提供借鑒,推動財務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