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德國、美國特約記者 青木 艾瑪 本報記者 周洋



編者的話:1日,維也納新年音樂會度過自己80歲生日。這一始于1939年的新年音樂會,至今仍是全世界最引人注目的音樂盛會之一。不過在社交媒體沖擊、流行音樂演唱會興盛的當下,這一古典文化傳統(tǒng)也面臨挑戰(zhàn):如何吸引更多年輕人走進古老的音樂廳?
柏林愛樂樂團:邀網(wǎng)紅,進影院
“歐洲在音樂聲中迎來新年!”奧地利《維也納日報》2日報道稱,一年一度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1日在維也納金色大廳舉行,全球90多個國家/地區(qū)進行電視直播,觀眾人數(shù)超5000萬,在歐洲各國收視率穩(wěn)居同時段榜首。
來自拉脫維亞的安德理斯·尼爾森斯今年首次執(zhí)棒,成為維也納新年音樂會80年來首位“70后”指揮家。尼爾森斯目前是美國波士頓交響樂團、德國萊比錫布商大廈管弦樂團音樂總監(jiān)。奧地利ORF電視臺稱,邀請尼爾森斯是為維也納新年音樂會帶來新元素,吸引更多年輕人喜歡古典音樂。
今年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的開放性也體現(xiàn)在選曲上:新曲目多達9首,非施特勞斯家族的作品有5首。2020年是貝多芬誕辰250周年,也是金色大廳所在地維也納音樂協(xié)會大樓建成150周年,以及奧地利薩爾茨堡音樂節(jié)100周年。為此,今年維也納新年音樂會演奏了貝多芬的作品《十二首鄉(xiāng)村舞曲》。
除了維也納音樂會,世界頂級樂團柏林愛樂樂團新年音樂會也廣受關(guān)注。今年的指揮是47歲的柏林愛樂樂團首席指揮基里爾·佩特連科,曲目為百老匯樂曲。據(jù)《環(huán)球時報》特約記者了解,柏林愛樂樂團今年把轉(zhuǎn)播權(quán)出售給全球數(shù)十個國家/地區(qū),并在德國上百家電影院進行直播。在電影院中欣賞音樂會,成為德國人跨年夜新時尚。
“和貝多芬一起走向2020!”這是萊比錫新年音樂會的口號。萊比錫布商大廈管弦樂團今年新年音樂會的曲目是貝多芬《第九交響曲》,以此拉開“貝多芬年”活動序幕。為了紀念今年貝多芬誕生250周年,全球各地著名樂團今年都將上演相關(guān)紀念音樂會。德國德累斯頓新年音樂會今年則上演《微笑王國》,歌劇講述維也納伯爵之女麗莎與中國王子蘇城的愛情故事。
作為古典音樂的故鄉(xiāng),歐洲各地在圣誕新年期間都會舉辦音樂會,當?shù)孛襟w詳細跟蹤報道。“這是歐洲每個城市最有影響力的新年活動之一,許多人伴隨著這種文化傳統(tǒng)長大。”柏林音樂會門票銷售顧問萊曼告訴《環(huán)球時報》記者,這些音樂會幾乎場場爆滿,門票在幾個月前就已銷售一空,尤其受到高端人群、中老年觀眾青睞。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現(xiàn)場門票提前近一年在網(wǎng)上抽簽獲得,價格從35歐元到1090歐元不等。許多旅游公司還推出新年音樂會主題游,四五天的行程從1000歐元到5000歐元不等。從圣誕節(jié)到1月底,柏林愛樂樂團的演出有80多場,平均每日兩三場。
柏林愛樂樂團新聞官告訴記者,近年來由于社交媒體的興起,新年音樂會關(guān)注度有所下降,特別是年輕受眾。德國慕尼黑大學(xué)音樂市場研究學(xué)者林德納爾告訴《環(huán)球時報》記者,歐洲新年音樂會模式已經(jīng)與現(xiàn)在的年輕一代脫節(jié),僅靠中老年觀眾很難維持新年音樂會市場長久繁榮。如何吸引年輕觀眾,成為各家樂團面臨的難題。在保持新年傳統(tǒng)的前提下,音樂會如何在曲目選擇、演出形式等細節(jié)上創(chuàng)新?如今,柏林愛樂樂團等已開始讓音樂網(wǎng)紅通過社交媒體進行直播。曲目方面,選擇更多當代作品甚至加入一些流行音樂元素,并讓更多年輕音樂家參與演出。歐洲各地樂團也紛紛開拓亞洲市場,包括中國。▲
上海民族樂團團長羅小慈:
去了解大學(xué)生喜歡什么樣的音樂
“12月31日(2019年)在上海大劇院,1月3日在國家大劇院,6日、7日、9日回上海又有兩場,12日去合肥,然后20日啟程去美國巡演……”羅小慈和她所在的上海民族樂團,最近一直忙著演出。“這種忙碌也體現(xiàn)出市場的需求,我覺得特別開心。”羅小慈接受《環(huán)球時報》記者采訪時如此表示。
由于今年元旦緊挨春節(jié),全國各大城市特別是北京和上海眾多音樂廳和劇院,都打造了一系列新春音樂會。以北京為例,國家大劇院在去年12月31日至1月1日安排了3場新年音樂會,1月3日至20日安排了9場“新春祝福其樂融融”主題音樂會。其中,2019年12月31日的“迎鐘聲新年音樂會”于晚上11時開始,票價從200元人民幣到1080元人民幣不等。國家大劇院市場部副部長韓旭告訴《環(huán)球時報》記者,這場音樂會所有檔位門票在演出前5天已售罄,1日下午和晚場的兩場演出也早已賣光。位于天安門附近的中山音樂堂,現(xiàn)場同樣火爆:去年12月29日在此舉辦的新年交響音樂會,記者提前1小時抵達現(xiàn)場時發(fā)現(xiàn)門口不少黃牛黨在低溫大風(fēng)中“收票、賣票”;晚上7點半的演出,開場前上座率達九成。
“從場次、觀眾人數(shù)到銷售額,近幾年國家大劇院新年音樂會在這幾方面都是逐年上升的。”韓旭告訴記者。在受眾年齡層方面,記者在音樂會現(xiàn)場也感受到一些變化:不少觀眾都是五六個人“組團而來”的大家庭,多了不少老人和兒童。作為上海民族樂團團長,羅小慈也感受到受眾年齡層的擴大:“從今年5月開始我們每場演出基本都會有觀眾反饋表,從上面我明顯感到青年觀眾增多,一些喜歡時尚的年輕人也對民族音樂感興趣。”此外,觀眾欣賞水平的提高以及藝術(shù)需求的增多,也讓羅小慈感觸很深:“過去很多人只是來聽一場音樂會,而現(xiàn)在大家能沉下心來靜靜享受一場音樂會。他們與臺上演奏家同呼吸、有共鳴,這種時刻讓我特別感動,也反過來讓我們對自己的音樂品質(zhì)有更高要求。”
在羅小慈看來,包括元旦在內(nèi)的西方節(jié)日和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音樂會市場,有更多潛力可以挖掘,“最近幾年我們也經(jīng)常走進高校,想了解大學(xué)生這個思維最活躍的群體喜歡什么樣的音樂,然后進行曲目設(shè)計上的創(chuàng)新。市場要有更多受眾,關(guān)鍵還得音樂能燃起大家的興趣,真正做到他們心里去。”▲
紐約新年音樂會:收視率低,票價高
在美國,并沒有像維也納新年音樂會這種全國矚目的“官方”新年音樂會,而是每個有職業(yè)樂團的城市會舉辦有自己特色的新年音樂會——曲目由樂團藝術(shù)總監(jiān)、首席指揮等人確定,并不一定像歐洲傳統(tǒng)新年音樂會那樣選取施特勞斯家族作品。在筆者所居住的城市紐約,有美國五大交響樂團之一——紐約愛樂樂團。每年12月31日晚,紐約古典音樂界的新年音樂會由該樂團演出。
平時紐約愛樂樂團有自己的演出季。通常,新年音樂會不會安排在演出季中,而被安排為特殊籌款演出——這是美國非營利組織定期舉辦的籌款活動之一,票價在200美元至350美元不等。盡管比普通演出季門票貴上一倍多,但每年新年音樂會票都賣得不錯,樂手們一改平日傳統(tǒng)黑色禮服,穿上五顏六色的節(jié)日盛裝登臺。
今年紐約愛樂樂團新年音樂會演出曲目全部為音樂劇和電影音樂作曲家斯蒂芬·桑德海姆的作品。演出現(xiàn)場除了指揮和樂團,還有聲樂演員和主持人——相對于往年純古典的音樂曲目,呈現(xiàn)明顯的跨界趨勢。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視網(wǎng)(PBS)紐約頻道會現(xiàn)場直播紐約愛樂樂團新年音樂會,但收視率遠不及有美國春晚之稱的“超級碗”橄欖球比賽。在紐約時代廣場的跨年電視直播,收視率也要遠遠高于音樂廳的新年音樂會直播。
這一現(xiàn)狀并不單單說明美國新年音樂會正在退潮,也反映出整個美國古典音樂市場越來越小眾。在新年這一西方傳統(tǒng)節(jié)日,美國古典樂迷依然熱衷傳統(tǒng)的交響樂演奏,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在時代廣場狂歡、看當紅流行歌手表演,或是帶孩子看《圣誕奇觀秀》、芭蕾舞劇《胡桃夾子》……這些演出更被當今美國年輕人所青睞。▲
環(huán)球時報2020-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