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雙雙
摘 要:行動在戲劇影視表演之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作為演員表演功底的一個表現,對表演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給觀眾留下深刻的關于角色的印象。因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在戲劇影視表演之中行動的分類、行動的三大要素以及它們之間的聯系,提出了行動的重要性,并且說明了三要素的具體應用,希望可以促進戲劇影視表演的進一步發展。
關鍵詞:戲劇影視;行動要素;要素分析;重要性;具體應用
引言:現階段,隨著社會經濟與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我國傳統文化事業也隨之得到了較快的發展,特別是戲劇影視的發展,逐漸進入到人們的生活之中。在戲劇影視的發展過程之中,演員在其中的作用也十分關鍵,其對于角色的把握以及表演過程之中使用的技巧都可以促進戲劇影視的進一步發展。在戲劇影視的表演之中,演員的表演行為之中會具備相應的動作、語言或者神態來塑造人物角色,在這之中,角色的肢體動作最為關鍵,因為角色肢體動作可以更加直觀的將角色的形象映射到觀眾的大腦神經之中,從而使得觀眾了解角色。從這可以看出,肢體語言這一表演因素在戲劇影視表演之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可以起到核心的作用。
一、戲劇影視表演之中行動的分類
不管什么行動,都是具備肢體與心理這兩部分的內容的,從心理行動到肢體動作,這兩部分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無法分割。為了使得扮演者可以更好的將角色行動掌握并且運用,行動往往被區分為心理與肢體這兩類。任何一個心理行動之中都會有肢體的體現,而任何肢體行動之中也會有心理行動的體現。
(一)行動可以分為形體與心理
在戲劇影視的表演過程之中,表演者的形體行動之中不僅包含表演者的肢體動作,還包含人物的心理活動。肢體動作是觀看者可以直接觀察到的外在動作,主要是為了達到預期的效果與目的而有意識的進行模仿。例如,在表演者表現人物激動情緒的時候,外部動作表現為蹦跳、可以歡蹦亂跳,此時人物的心理活動為“激動”。由此可以看出,心理活動是扮演者創作角色的關鍵所在,它改變的不是外在的物質環境,而是人的主觀意識。所以,在進行人物創作之時,首先就應該準確的把握人物內心的活動,并且找出其目的,根據目的進行肢體動作的表現即可。
(二)二者之間的關系
假設說肢體動作是為了達到預定的目的而有意識的去模仿,那么肢體動作就屬于一種手段,主要是為了完成任務的內心活動。與此同時,心理活動的依據也是肢體活動,二者不可分割。扮演者只有具備充分的心理方面的任務,才可以更加真實且正確的將肢體動作完成。從此可以看出,心理活動與肢體動作二者對比而言,心理活動更加豐富,顯得更為重要。
心理活動與肢體動作二者之間聯系密切、并且可以互相產生影響。觀眾一目了然,可以更加直觀看到的是扮演者的肢體動作,而扮演者借助肢體動作所表達出來的人物情感則屬于人物的心理活動。心理活動是扮演者進行表演的主要支撐元素,可以使得扮演者的肢體動作更加真實自然。因此,讓觀眾真實的感受到角色的內心情感與心理活動才是行動的真正內涵。所以在戲劇影視表演的行動之中,肢體動作與心理活動二者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不可分割。
二、行動的三要素以及三要素之間的關系
(一)行動三要素
1.做什么
此要素是演員在表演過程之中的任務,需要表演者掌握劇情發展,并且根據劇情設計動作以及動作之間的變化,在戲劇表演中,劇本設計的地點、時間以及出場的角色都會直接影響到表演者行動的任務。現階段,戲劇影視表演之中的杰出演員,便是可以根據劇本的變化與要求隨機應變,了解角色心理變化與的定位,從而可以和角色融為一體,達到一體化的最佳狀態,不能與角色的核心想脫離,這就對演員本身有很高的要求,并且需要其具備較高的想象能力。
2.為什么
在演員開展具體的行動之前,需要搞清楚行動的原因與目的,為什么要開展如此的行動。行動任務的原因與目的可以使得演員能夠更加深刻的感受到角色的心理活動與情感狀態。由此可以看出,行動任務與行動動機二者之間是密切聯系在一起的,無法分割。演員在通讀劇本之后應當對自身所要扮演的角色有了自身大概的理解與看法,需要先確定任務然后才可以開展行動,二者不能顛倒,需要先想再做。由此可以看出,演員所做的每一個動作,都是具備其自身的意義與目的的,自然生動的肢體動作可以使得舞臺演出效果最佳化,這就要求演員的行動需要更加自然、更加準確、更加細節化。
3.怎么做
這一要素主要是任務的具體外在表現,在演員進行表演的過程之中,應當明白如何才可以將角色更好更精準的表現出來,一方面,演員自身應當適應角色的心理與其心理變化,另外一方面,則需要考慮如何更加精準的將角色的心理活動表現出來,使得角色可以更加生動形象。演員需要根據劇本之中的描述以及自身對于角色的理解,將其具體化在表演之中,表現給觀眾,使得人物的心理活動以及真實情感可以自然而然的表現到行動之中。
(二)行動三要素之間的關系
演員往往通過扮演角色的行動來傳達角色的情感,以此來塑造角色形象。角色所做出的所有行動都需要有科學合理的依據,這樣才可以擁有明確的行動目的。因此,演員在把握角色形象之時就需要從行動要素方面開始入手。
1.“做什么”是行動的任務
這一要素不僅僅是戲劇表演之中需要完成的動作任務,同時也是演員開展行動的主要任務。任務是演員動作來源的主要依據,需要演員按照戲劇的發展明確任務,并且由此推動動作的不斷發展與變化。時間、情節的不同都會導致任務的不同,動作也會隨之不斷變化。優秀的演員應當與角色相結合,不能脫離角色進行表演,需要利用自身對于劇情的理解將劇本之中的文字轉化為行為。
2.“為什么”是行動的目的
在表演之中,劇本將演員的行動的目的規定出來,也就是“為什么”。目的不同就會使得行動有所不同,任何行動都有其出現的目的。這一目的并不只是簡簡單單的分析,而是可以促進演員行動的心理活動,可以激發演員的內心情感。演員通過劇本的閱讀,可以想象出角色的形象,并且通過自己的想象設計出一個生動的形象。由此可以看出,“做什么”與“為什么”這兩大要素之間不可分割,是相互聯系在一起的。演員的任何行動與動作都是有目的的,只有擁有目的,其行動才會更加自然。
3.“怎么做”是行動的方式
“怎么做”是“做什么”的具體化表現,也被稱之為適應。演員可以根據不同的情境與人物關系采取不同的行動,有時會根據變化進行即興的表演。這一過程就會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生動。可以將演員自身的感受力、共情力、表現力等素質表現出來,是衡量演員水平的關鍵途徑。前兩個要素可以通過研讀劇本找到答案。而“怎么做”才是最直觀的表達。因此,演員自身的經驗、修養以及文化等綜合素質都會通過這一要素表現出來。
三、戲劇影視表演之中行動的重要性
(一)行動是表演的基礎
行動是演員環環相扣的活動過程,其中包括行動所占據的時間與空間,前者具有過程性特點,而后者則具備直觀性的特點。因此,無論是演員對角色的表演創作還是觀眾對角色的欣賞,都是時間與空間的統一性,也就是過程性與直觀性的統一。演員只有通過這一系列的行動才可以實現角色的塑造,觀眾只有通過觀看這一系列的表演才可以感受到演員所扮演角色的形象特點。這是一個發展的過程,并且具備創造性與系統性的特點。每個演員所扮演的角色都具有獨特的行動結構,如何準確把握這一結構就是演員需要完成的其中一個任務。從此可以看出,行動是表演的基礎所在。
(二)行動是表演的生命
表演藝術實際上也可以稱之為行動的藝術。只有通過演員才可以完成表演,而演員則需要借助行動將故事表現出來。因此,戲劇影視表演要想將作品生動形象的展現而出,就需要借助演員的行動,行動就是表演的生命。
(三)行動是角色的創作
戲劇影視表演屬于一種扮演的藝術,是演員對于所扮演角色的創作、設計與展現,需要通過演員的語言、聲調以及動作等一系列的行動將角色的特點、心理活動表現出來。所展現出來的角色并不是平面靜止的,而是生動立體且擁有靈魂的人物形象。演員只有將劇本作為其表演的基礎,并且通過環環相扣的行動才可以將角色塑造的更加生動立體,才可以讓觀眾感受到真正的戲劇影視表演的藝術。在表演之中,演員是通過行動以及目的實現人物形象塑造的。
四、行動三要素的具體應用
(一)藝術來源于生活,體驗是“做什么”的主要依據
藝術來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因此,演員需要注意觀察,體驗生活。觀察生活是演員通過親身體驗的基礎之上,通過設計與創作,編寫并且演繹的一個較為簡單的小事件,其中有戲劇矛盾點、沖突點,并且具有生動、準確的人物形象,可以將生活的一些情況或者思想立意反映而出。首先,觀察生活需要注意觀察人物的外部特點,其中包括有年齡、造型、動作、神態、從事職業以及說話特點等等;其次,需要琢磨人物的內心特點,主要涉及到人物的思考方式、對待事情、人物的態度、邏輯以及經歷等等;最后,需要體驗角色與生活,這樣才可以更加準確的體會到角色在既定的情境之下的思維與情感。沒有生活體驗下的表演是沒有靈魂的,無法打動觀看者。
(二)熟讀劇本、分析任務,確定“為什么”
演員在拿到劇本之后,第一件事就是需要將劇本熟讀,通過對劇本的熟讀,可以清楚劇本之中主要所講的內容,大概處于什么樣的背景、哪個年代之中,也就是其規定的具體情境。在表演的過程之中,劇情之中所有的角色形象都是由既定的情境與行動二者相結合而產生的。其實與生活是息息相關的,生活之中不能缺乏行動,而行動也無法脫離客觀環境而存在。行動必須與既定情境相結合,這是演員塑造角色的關鍵所在。
既定的情境會對角色的行動產生一定的限制。演員所塑造的形象是否生動鮮明,具有特點,這就取決于其對于當下情境的感受與理解。因此,演員要想將角色形象塑造的更加生動鮮明,就需要用自身的主觀意識去理解、感受,把握角色當時所處的情境,不能脫離情境,只考慮角色的行動,這樣才可以真實自然的將角色形象塑造出來。既定的情境可以將演員的心理活動激發而出,同時也可以激發演員的行動,其中包含語言與形體行動,而演員的行動也會受到既定情境的限制。演員行動也會由于情境的不同而發生變化。它們二者之間相互影響,相互作用,情境會激發演員的語言與形體行動,同時也受到情境的限制。演員在既定的情境之下需要考慮如何開展行動,并且如何根據情境變化而變化。新事物的出現也會使得各個人物之間的關系發生變化。
(三)“怎么做”在舞臺調度之中進行確立
溝通交流以及適應是演員在表演創作過程之中需要掌握的基本元素,同時也是最重要的元素。它屬于心理方面的處理技術,與行動之間具有密切的聯系,可以幫助演員更加深刻、準確的把握人物的動作與行為。溝通與交流屬于一種過程,是演員與對手演員之間情感與思想相互接受與給予的一個過程。適應則是角色在思想、情感、目的以及欲望上的相互給予、影響之時的一種回應。在表演過程之中沒有溝通與交流,就沒有適應,就無法推動劇情的進一步發展。只有開展交流,才可以獲得人物內心的情感,引出其心里久藏的秘密,從而出現戲劇上的沖突與矛盾。適應主要包括兩方面的適應:其一,心理方面的適應,主要表現在其它演員給予給自身的刺激,自身應當在心靈上有一種真實的感受,并且在自身心里應當真正想出如何回應對方的刺激,做出相應的反應;其二,主要是指外部運用肢體動作與語言動作對外在環境做出適應。通過這些適應,可以將人物內心的情感、欲求、目的以及思想表達而出,使得交流可以持續下來,從而推動行動與劇情的進一步發展。
五、結語
總而言之,戲劇影視表演屬于傳統藝術的一種,其具備較強的專業性與特殊性,因此,其與其它影視相對比而言,有所不同。戲劇影視表演是一種藝術的表現形式,主要是進行角色形象的打造,演員在開展表演的過程之中需要根據劇情的發展與變化,來分析角色,并且將其形象表現出來。當前,社會對于從事戲劇影視表演的演員要求逐漸提升,如若想將戲劇影視作品表現的更加完美,就需要演員在自身與角色之間找尋到共同之處與平衡點,將行動的三要素基本要點完全掌握,使得戲劇影視這一傳統藝術可以更好的發展下去。
參考文獻:
[1]梁伯龍,李月.戲劇表演基礎[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4.
[2]仇建國.輪演員表演的基礎——行動[J].戲劇之家,2013.
[3]胡楠.談演員訓練中的觀察生活練習——對戲劇表演教學的點滴體會
[4]林歡.論行動在戲劇表演中的重要性[J].成功(教育),2011.
[5]郭海洋.比較中尋找電影改編的可能——試論從小說到電影兩個客體間的轉化[J].齊魯藝苑,2009(02).
[6]陳軍.戲劇理論的現代化之意義——關于戲劇理論研究的再度現代化問題[J].戲劇文學,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