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娟 邵俊俊
摘 要:安全教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提高小學生的自我保護能力可以使小學生更加健康的成長。通過分析當前小學生安全教育的現狀,學校、家庭、社會進行有效的結合,建立安全教育機制,從而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關鍵詞:小學生;安全;自我保護
素質教育強調要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文化知識教學的同時也要重視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面對小學生安全意識薄弱,不懂的如何進行自我保護的現狀,教師通過多樣化的教育方式,提高小學生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顯得尤為重要。班主任和任課教師應該同心協力做好學生的安全教育工作,同時家校合作,教師和家長一起提高小學生的自我保護能力。學校應注重宣傳安全教育知識、加強學生的實際操作演練,使小學生掌握不同突發事件的具體自我保護方法,從而提升他們的自我保護能力。
一、小學生安全教育的現狀
目前小學生面對的安全問題更加的多樣化和復雜化,不僅包括自然災害、交通安全、食品安全還包括了網絡安全和校園安全。小學生具有社會經驗不足、缺乏生活常識、自立能力比較弱等特點,在遇到安全問題時,往往不知道怎么去解決。父母缺乏專業的安全知識,安全意識多是來源于經驗或者其他人的傳言。家長對孩子的安全教育不重視,很多家長甚至不知道如何教孩子有效的預防危險事件的發生,不能給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而且父母和教師對于小學生的安全教育方式主要是說教教育,告訴孩子這樣很危險,不能做,并沒有告訴孩子辨別安全與危險的方法,更沒有告訴孩子遇到危險時該怎么去做。為了使小學生遠離危險,確保他們安全成長,教師和家長應該注重培養小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并且教會他們應對危險時的方法。
二、提高小學生自我保護能力的意義
小學生是家庭的希望,更是祖國的未來。生活中有很多突發事件,如果不教會孩子正確的處理方法,將會產生難以想象的后果,所以對小學生進行自我保護能力的培養非常重要。提高小學生的自我保護能力可以讓他們在遇到危險事件時,能夠選擇正確的方法幫助自己脫離危險,從而使他們在安全、健康的環境中成長。
三、培養小學生自我保護能力的方法
為了使孩子能夠更加快樂、健康的成長,教師和家長應該重視培養學生的自我保護能力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質。使學生在遇到危險事件時不慌張,并能利用所學的自我防護的方法幫助自己脫離危險。
通過常規教育可以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因此教師應將小學生的安全教育工作滲透在常規教育中。在教學中,將安全教育與學科知識進行融合,例如在講解人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第四單元《數量關系》這節課中,在學生學習完速度的概念后,可以讓學生比較汽車的速度、自行車的速度、人步行的速度,通過比較讓學生意識到汽車行駛過程中的危險性,加強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工作。在課間活動中,告訴孩子要遵守游戲的規則以及根據游戲的性質選擇合適的場地,避免危險事件的發生。要求學生在上下樓梯時根據圖標上下樓并且不能擁擠、打鬧、追趕。在美術課時經常會用到剪刀、彩筆、水粉等工具,要教會孩子正確擺放和使用美術工具,從而避免意外事件的發生。通過點點滴滴的常規教育可以讓小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從而提高小學生的自我保護能力。
學校要定期開展不同主題的安全教育工作,借助小學生安全教育平臺,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可以針對小學生開展安全常識講座活動、針對家長開展家庭安全知識講座活動,也可以通過班隊會的形式對學生開展防火、防溺水、交通、食品等安全教育活動。在開展活動時,應重視學生的實際操作演練,例如開展防火安全教育活動時,可以先讓學生通過觀看發生火災的視頻,讓他們意識到火災的危害性,然后通過圖片或者視頻展示在日常生活中都有哪些行為可能會造成火災,最后讓學生說說發生火災后應該怎么辦,再分組讓學生去演練、模擬。只有講、練結合,才能讓學生印象深刻,并能在遇到危險時會操作、會運用。
小學生的自我保護能力的培養,只有學校教育是不行的,在家庭中對學生進行安全自護教育同樣非常的重要。家校要共同合作,同步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工作,這樣才能使學生在安全的環境中健康成長。家長對孩子進行安全常識教育時,首先應讓孩子記住父母的電話,學會求助的方法。同時,也可以告訴孩子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危險事件的處理方法,例如,當獨自一人在家時,如果有人敲門,要先從門鏡中看看,如果是陌生人,不要開門并和父母打電話。告誡孩子,不要陌生人的東西,更不要和陌生人走等。在生活中,不能一味的阻止孩子使用,不去觸碰電器,而是引導孩子如何正確使用電器。將安全教育工作融合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中,這樣學生才能具備自我保護的能力。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注重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讓他們意識到安全知識的重要性,愿意去學習、掌握安全的知識的技能,能夠自覺遵守安全規則、具有安全意識。
如今是信息化時代,校外安全事故頻發,社會和政府機構應該做好學生安全工作,可以在學校附近設立警務室,加大宣傳正能量事件、創造出文明、健康的社會環境。同時,應該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提高安全制度的有效性。
總之,小學階段是培養學生良好習慣的關鍵期,學校應該通過多種方式培養小學生的自我保護能力,確保小學生的安全。同樣家庭和社會也應該重視小學生的安全教育,防止校內外各類安全事故的發生。
本文系2020年度河南省基礎教育教學研究項目《小學生自我保護能力的實踐研究》
(JCJYC20aq0189)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