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玉 趙虹

摘 要:廣濟寺歷史悠久,是重要的佛門圣地,在蕪湖人心目中已經有重要的地位,將廣濟寺的文化進行創新創意研究和探索,然后將特有的地域文化推廣出去是非常重要且具有特殊意義的事情。將歷史悠久的寺廟文化元素結合到文創產品中,衍生與廣濟寺有關的文創產品,用設計的方式助力蕪湖廣濟寺的文化宣傳,從形態層面到精神層面傳達給受眾,真正實現地方文化的傳播。
關鍵詞:蕪湖廣濟寺; 文創產品; 創意設計
近年來隨著我們經濟不斷地發展,生活地節奏越來越快,但是過快地生活節奏,人們似乎發現缺少了什么,于是便興起了精神文化建設,我國對于佛教文化也越來越重視,在大力發展精神文化地大背景下,很多設施也在不斷地發展周邊產品來滿足人們地精神文化需求。為了使廣濟寺的歷史文化更好的傳承下去,我想根據廣濟寺設計出一些具有延伸性、紀念性、實用性的商品。將歷史悠久的廣濟寺文化與當下具有實用性的產品相結合,既能夠增加人們對廣濟寺的歷史文化的了解,又能夠與當下特色相融合,然后針對廣濟寺元素進行提取,最終應用。
一、研究意義
佛教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作為歷史悠久的佛教旅游資源在旅游開發中占重要地位,如果能夠推動開發那對我國文化資源開發有著巨大的影響,所以研究佛教文創產品是非常具有意義的。
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其消費心態在不斷變化,對文化內涵和文化產品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市場上的佛教文化產品傳統,或者是對宗教相關藝術品進行單純的縮放復制,所以很多佛教文創產品在視覺上設計效果欠佳,缺少實用功能,無法滿足不同消費者購買需求。
二、蕪湖廣濟寺
(一)廣濟寺概述
蕪湖廣濟寺是蕪湖現存最早的古建筑,1983年,該寺被國務院確立為漢傳佛教全國重點寺院,蕪湖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蕪湖小九華體現的是以佛教文化特別是地藏文化為主題的宗教文化,而廣濟寺的文創產品基本沒有,紀念品也缺少創新,對文化的挖掘深度不夠,所以現在沒有優秀的文創產品。
(二)廣濟寺歷史發展歷程
廣濟寺唐乾寧年間建,原名永清寺。北宋時改名廣濟寺,民間俗稱“小九華”。清咸豐年間毀于兵火,同治光緒年間重修。唐玄宗開元年間,新羅國王族金喬覺在此處駐錫永清院。794年,金喬覺于九華山圓寂。明景泰年間住持宏德重修,清乾隆年居士戴天溥、汪昭和等募修,嘉慶三年住持越江再重修,咸豐年間毀于兵火,光緒年又重修?!拔母铩逼陂g,廣濟寺改建為工廠,撥亂反正后,廣濟寺恢復“文革”前舊貌,2000年擴建。
三、創意設計
本次設計將地藏王菩薩為典型元素,圍繞地藏王菩薩展開研究。提升廣濟寺的知名度,打開蕪湖廣濟寺在人們心中的形象,如何從佛教寺廟中脫穎而出就是本次設計研究的重點,打造廣濟寺新的文化創意理念。
選定佛教代表人物之一地藏王菩薩,因為其為廣濟寺的靈魂所在。因此,以地藏王菩薩的形象為主,結合佛教文化的元素和佛教建筑的特色。以卡通形象出現在大眾當中,具有親和力的方式帶來新的沖擊。提取廣濟寺相關的圖形元素進行圖案再設計,讓其產生新的視覺效果,一方面體現佛教的神圣莊嚴性,另一方面又有較強的現代設計感,從而達到吸引消費者的目的,使視覺信息更加完整豐富。
(一)插畫設計
插畫設計的主體是地藏菩薩、大雄寶殿和赭塔,(如圖3-1)設計的風格是在當下流行的國潮插畫,顏色運用的也比較鮮艷,視覺上有較大的吸引力,對于版式而言,也舍棄了傳統的版式排版,用點線面的形式進行區域劃分排版,也體現了產品的活潑與趣味性。
(二)文創產品設計
精美的餐具會讓人們在使用的時候有更好的食欲。餐具設計采用了赭塔、大雄殿的建筑和地藏菩薩等插畫元素,設計在餐具的內壁,讓這些文化融入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手機殼設計中選用與建筑交相輝映的顏色,同時插畫的元素也很好的豐富版面,手機是人們生活中做不可缺少的東西,手機殼必然不可缺少,人們在到寺廟參觀后,可以選擇它作為紀念品購買,紀念的的同時也傳播了旅游文化。
四、結語
蕪湖廣濟寺的文化源遠流長,承載著濃厚的佛教歷史文化,我們要做到的是將廣濟寺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創有機結合,在現代社會中做到與時俱進受到現代消費者的認可,既要有符合現代消費者審美的外形,又要具有實用性。將歷史悠久的佛教文化結合到文創產品中,衍生與廣濟寺有關的文創產品,用設計的方式助力蕪湖廣濟寺的文化宣傳,從形態層面到精神層面傳達給受眾,真正實現地方文化傳播,希望在這次的文化創意產品研究上能夠有助于蕪湖廣濟寺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習五一.當代中國都市佛教發展的趨勢[J].中國宗教,2005(01).
[2] 江志序.蕪湖古八景之一“赭塔晴嵐”[J].城建檔案研究,1999(01).
[3]石黃兵.劉軍. 蕪湖市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研究[N]. 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9).
[4]張茜.陶冶. 蕪湖市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問題及對策研究[N]. 湖北科技學院學報,2015-08.
作者簡介:
王玉玉(1998—),女,漢族,安徽亳州人,安徽信息工程學院藝術設計學院,學生。
趙 虹(1981—),女,漢族,江蘇邳州人,安徽信息工程學院藝術設計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視覺設計、文化創意設計、地域文化。
基金項目:
2018年安徽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徽文化”創意產品研究與發展(項目編號:SK2018A0705)。2018年安徽省高校優秀青年人才支持計劃一般項目:“徽文化”衍生品的創新研究與開發(項目編號:gxyq2018137)蕪湖廣濟寺文化創意設計研究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項目編號:201913613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