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海龍 歐陽天睿 李文莉 覃曉紅
(川北醫學院 護理學院,四川南充 637000)
實驗教學在本科護理學教育中是一個相對獨立的環節,是培養護生操作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將理論與實際結合的橋梁。《基礎護理學》實驗課學時占總課程學時55%以上,是培養護生臨床實踐能力和掌握基礎護理操作的關鍵課程,對該門課程的掌握程度直接影響護生今后的職業發展。角色扮演法教學在《基礎護理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指的是教師在教學的進程中,幫助同學根據一定的基礎護理學操作項目如鋪床術、無菌操作技術、靜脈輸液、導尿術等,結合臨床病例,讓同學擔任不同的角色,使情景重現。我校在《基礎護理學》實驗課教學中,針對本校2018級護生部分實驗內容進行角色扮演教學模式以引起學生的情感體驗,從而培養和發展護生的臨床操作能力并獲得初步的臨床體驗,使其更早更好的理解護士角色。
在我校2018級本科護生中隨機抽取60名同學,其中男生11名(18%),女生49名(82%);年齡≤19歲18人(30%),19~21歲42人(70%)。分別在臥床病人更換床單術,床上梳頭術,無菌操作術,生命體征測量實驗課程中采用角色扮演式教學模式。
將隨機抽取的60名同學以擲硬幣的方法隨機分入實驗組(30人)和對照組(30人)中。對照組采用常規模擬假人教學方法,即所有操作均在老師示教后以小組為單位以假人模型為對象進行操作練習。實驗組則采用角色扮演模式教學法,即以小組為單位每個成員為此操作中的一個角色,小組操作完后各角色進行感受分享。角色扮演教學方法如下。
1.2.1 課前準備
帶教老師提前一周告知實驗組30名同學此項教學計劃,并將其分為6組,每組5名同學,其中1名當“主操作護士”,1名當“輔助操作護士”,1名當“患者”,2名當“病人家屬”。學生提前預習相關護理操作方法。學生運用網絡搜索相關操作臨床實例,各團隊討論并制定計劃,然后到醫院相關病房參觀學習、收集資料,再通過各種渠道查閱相關信息,完成病例的設計及劇本編寫。
1.2.2 課中扮演
在老師完成相關操作示教后,實驗組按原計劃安排進行角色扮演。一組內的5名成員輪流扮演“主操作護士”、“輔助操作護士”、“患者”和“病人家屬”。兩名“護士”扮演者嚴格按照護理操作四步驟:評估、計劃、實施、評價進行相關操作;“患者”扮演者仔細感受和體驗被進行護理操作時的感受;“病人家屬”扮演者可適當刁難“護士”扮演者,要求“護士”解釋病人病情現狀及隨后的護理方案,或詢問醫院治療費用詳情等常見問題,從而更加真實的模擬臨床現狀。
1.2.3 感悟分享,經驗總結
下課前25min每名護生向全班分享各自在操作進行中的感悟,每人分享時間不限,逐一分享后老師對各角色進行點評,并對護生操作中的錯誤予以糾正。
1.2.4 問卷調查,收集分析
課程結束后 統一集中組織參加此次課程的護生發放自行設計的問卷調查表,調查護生采用角色扮演模式學習的效果。調查問卷為閉合式問題中的二分性問題類型,主要包括操作能力提高、團隊協作能力提高、形成良好課堂氛圍等10項內容。發放問卷調查表60份,收回60份,問卷回收率100%,有效率100%。對回收資料用SPSS16.0軟件處理。
實驗結果顯示兩組護生在操作能力提高,對患者同理心增強,與患者溝通力提高,人文關懷提高等方面均有顯著差異,且各項教學效果評價實驗組同學均高于對照組,具體數據見表1。所以得出結論:角色扮演模式教學促進《基礎護理學》實驗課的教學效果。

表1 兩組護生對《基礎護理學》實驗課教學效果的評價
護理學作為一門操作性、臨床應用性極強的科目,對護生的實際動手操作能力要求極高。常規的實驗課操作對象是模擬假人,其具有無法交流,操作單一死板,與真實患者存在差異等無法避免的弊端,導致護生學習的操作與臨床實際有一定出入。而角色扮演模式教學高度還原臨床實例,讓護生將知識從課堂延申至臨床實際,更好的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更能在高度仿真的環境中內化知識,熟練操作,真正做到理論與實踐的統一。
同理心是護士必備的素質之一,面對患者我們只有充分理解其身體病痛,經濟壓力,心理負擔等各方面的感受我們才能給予其更加優質全面的護理手段。角色扮演教學模式中實驗組成員輪流扮演“患者”角色,親自感受自己接受護理服務的全過程,感受病人的心理活動過程,從而使護生們在學習過程中同理心不斷增強,對“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理念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護生在扮演每個角色的同時從護士、患者、家屬等多角度體驗和觀察記憶相關護理操作,加深對操作重點難點的印象。同時面對真人操作,操作的失誤之處也能被及時指出,并且操作時注意力也顯著提高,從而扎實了護生的操作技能。為今后扎根臨床一線做好了充分的能力準備。
醫患關系緊張的今天,良好的護患溝通能力成為臨床護士必備的技能。通過扮演護患雙方不同的角色,從不同的立場與對方溝通,在操作中增加與他人的交流溝通,極大的鍛煉了護生們的護患交流溝通能力。
將構思、設計用于角色扮演前的預習,進入模擬臨床后進行評估、計劃,最后對真人做出護理操作,護生結合模擬病例,小組構思學習內容的重要知識點、設計各知識的關系網絡,使護生全方位,多角度理解此項護理操作。在不同角色的轉換中,護生從不同角度對護理操作進行觀察和評價,從而提高護理批判思維,增強自身護理綜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