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為康 編輯/蘇二

上海已入金秋,天氣轉涼,正是保健進補的好季節。一年四季為什么偏偏要冬季進補呢?因為中醫的養生理論認為“春夏秋冬”分別對應自然規律中的“生長收藏”,即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冬天主蘊藏,所以根據四季的規律在冬天進補是最有效率的時機。
每年膏方進補的人士都是在冬至以前先把膏方配好,然后等冬至到來后開始服用膏方的。現在隨著消費水平的提高,膏方也是動輒三四千元的價格,如果遇到運用特殊的名貴藥材的膏方,可以說,價格令人咋舌。
對于有著慢性疾病的患者,在冬季食用膏方調養好身體后,來年身體肯定能更健碩,所以價格雖然昂貴,還是可以接受的。可是如果是普通人,特別是普通老年人,身體還健康,沒有特別的疾病纏身,只是想通過吃膏方把身體保養得更好,這個價格可能就有點昂貴了。那有沒有什么稍微實惠一點的方法讓普通人也能在冬天進補呢?答案是有的,下面我就來教大家“簡易膏方”的做法和服用方法。
首先,準備一些阿膠,最好是陳年的阿膠,不要當年的(當年的阿膠偏熱,服用容易上火,陳年的阿膠沒有這個缺點),劑量為300克。其次,將300克阿膠分成3份,100克一份。接著,拿出一份阿膠放入大碗中,放入黃酒適量浸泡1天,黃酒是去除阿膠的葷腥滋膩的。然后,隔水蒸,可以適當用筷子攪動幫助融化,待阿膠完全融化變成膠狀后拿出放置到完全冷卻,最后放入冰箱。另外兩份阿膠先不用蒸,等到前一份阿膠吃完以后再蒸,防止保存不妥而阿膠變質。
準備一份藥方:太子參9克、炒白術9克、白茯苓9克、甘草6克、陳皮9克、生黃芪9克、木香5克 、黃精9克、薏苡仁9克。找一個大點的養生壺,用養生壺把這藥方煮開后,倒出藥水約200ml;用干凈的勺子把冰箱里事先準備好的阿膠挖出約10克,剩下的阿膠仍放在冰箱待明天再用;用熱的藥水將阿膠融化開,這樣一碗“簡易膏方”就做好了。這個藥方口味是微甜的,大家不用害怕苦口。
普通人每天喝一次即可,剩下的藥水可以當茶水飲用。對于普通人,在冬至服用一個月后,來年春天體質能得到明顯的增強。
簡易膏方制作方法簡單,特別適合退休在家比較空閑的老年人,既可以強身健體又不需要花太大的代價,可謂“性價比高”。但是這里有幾點需要注意的地方:①感冒、拉肚子、咳嗽后簡易膏方就要停服,防止疾病遷延不愈;②舌苔厚膩、經常口腔潰瘍的人不要服用,因為膏方偏溫熱,不適合這類人群。這類人群服膏方前要先服用“開路方”的,把身體的濕熱清除以后才能進補;③如果老年人有其他疾病,比如頭痛、牙痛、濕疹、慢性腹瀉等,上面的這個藥方不能自行隨意加減,需要找專業醫生調整,適不適合吃需要聽取醫生的意見,防止越補越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