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唐占英 編輯/長歌
小王最近不小心扭傷了腕關節,導致腕關節向外側活動時出現比較明顯的疼痛。到醫院就診后,被診斷為腕部筋膜炎癥,醫生囑咐小王平時用膏藥外涂,并佩戴護腕保護腕關節。
小王覺得有點奇怪,護腕不就是運動員手上戴的那種嗎,能起到保護關節的作用嗎?還有哪些護腕用具,該如何正確佩戴?還有哪些方法可以治療腕關節損傷?
有些人認為護腕只是運動員在運動時佩戴的,用來擦擦汗或防止腕關節碰傷的。其實在日常生活中,護腕根據不同的作用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運動護腕,就是運動員在進行體育運動時所佩戴的護腕;另一類是支撐護腕,醫學上稱之為支具。醫生囑托小王使用的就是支撐護腕。
運動護腕和支撐護腕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是有很大區別的,具體如下。
運動護腕可以在運動中為我們的腕關節提供一定的壓力,緩解激烈運動對腕部的沖擊,協助腕部發力,減少腕關節的外傷。運動護腕對腕關節的約束作用還可以保持腕關節運動中的穩定性,矯正造成腕關節損傷的錯誤姿勢。同時,在運動中佩戴護腕在冬天可以防寒保暖,夏天可以擦汗。因此,運動護腕廣泛應用在羽毛球、網球、籃球、拳擊、滑雪等體育運動中。
支撐護腕我們又稱之為支具、護具等。這種護腕跟運動護腕是有很大區別的。支撐護腕通常質地比較堅硬,其外層是柔軟的彈性織物,內部夾層中裝有可塑性的金屬或塑料支條。這種護腕可以將腕關節固定在功能位,使腕關節得到很好的放松,緩解腕部局部損傷后的韌帶、筋膜的炎癥。因此,支撐護腕主要用于腕部扭傷、骨折等情況下的固定,使受傷的腕關節能得到充分的休息,從而有利于局部炎癥的消除。
合理、正確的護腕佩戴方式是很重要的。
運動護腕的主要作用是防止關節在運動中受到損傷,因此主要是在運動時佩戴。運動護腕根據佩戴方式的不同可以分為套入式和纏繞式兩種。
套入式護腕佩戴方式比較簡單,要選擇合適的尺碼,既要保護好手腕又要不妨礙手腕運動的靈活性,越靠近手心方向越能起到保護作用,但是要注意不要影響手腕的靈活運動。此類護腕支撐性稍差一點,主要起到保暖和防止碰傷的作用。
纏繞式護腕具有較好的彈力和硬度,因此在運動時佩戴纏繞式護腕可以更好地保持手腕的穩定性,預防腕關節損傷。
纏繞式護腕在佩戴時需要一定的技巧:首先拿出護腕,套上大拇指扣;然后繞著手腕的位置用力拉長;再以手腕為軸心,從手掌根部開始一層一層向下纏繞3一5圈,直到包裹整個腕關節;最后再將魔術貼貼上。在使用纏繞式護腕時要注意,不能只將手腕裹緊,要稍微纏高一些,將手掌的根部一起裹緊;松緊程度一般以在不會造成疼痛的情況下,盡量將護腕拉長進行纏繞為原則。
支撐護腕的主要作用是使受傷的腕關節得到有效的休息,以利于損傷的恢復,因此支撐護腕在白天的活動中都需要佩戴,在夜間休息時取下。此外,支撐護腕需要專業醫生進行評估后制作、佩戴。
腕關節損傷后,除了護腕制動、保護以外,祖國傳統醫學有很多好的治療方法,如針刺、艾灸、中藥熏洗和中藥外敷等。其中,艾灸療法最為簡便且有一定的效果,尤其對于腕關節損傷后出現的局部筋膜炎癥。艾灸的溫熱效應可以改善損傷局部的微循環,促進炎癥吸收,緩解疼痛,促進腕關節功能恢復。常用的艾灸穴位有合谷穴、阿是穴等,一般每次艾灸15一20分鐘,10次為一個療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