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夫鋒
(莒南縣石蓮子水利服務中心,山東 莒南 276600)
雞龍河位于莒南縣中部,是淮河流域沭河的一級支流,發源于莒南縣澇坡鎮孫盧雞山南麓,向西南流經澇坡、十字路、嶺泉、筵賓、板泉等鎮(街),于板泉鎮大白常村西北入沭河,流域面積307.5km2,干流全長37.9km,河道平均比降1.78‰,主要支流有塔巷河、筵賓河、白馬河、石溝河、黃莊河、官坊河等。流域內有125個村莊、21.61萬人口。該河屬季節性河流,流域內多年平均降雨量865mm,但年內分配不均,6—9月降水量約占全年降水量的75%。雞龍河屬于中小型河流,但在莒南縣的眾多河流中,該河流域面積較大,干流較長,支流較多,流域內村莊、人口和企事業單位分布比較密集,污染源復雜。近幾十年來,由于經濟的發展,而又疏于河流治理,雞龍河積累了大量水環境問題,水污染、水域岸線萎縮、水生態環境惡化成為雞龍河流域的民生之患。2017年以來,縣委縣政府按照上級的部署,全面推行河長制,加大了雞龍河綜合治理力度,在水質和水環境等方面都有了很大改善。
雞龍河是莒南縣的一條重要河流,支流多、流域面積廣、問題多、水質差、影響大。雞龍河河長由縣委副書記擔任,其支流河長由副縣級以上干部擔任,按照屬地管理原則,鎮(街)設立總河長并分級分段設立鎮、村河長。雞龍河河長可有力指揮、調度、督導、協調其他支流河長及有關鎮街(街)、職能部門,極大地促進了雞龍河水污染治理和河湖“清四亂”工作的開展。
縣河長辦制定了《河長巡河制度》,要求縣級河長每月巡河不少于1次,鎮級河長每旬巡河不少于1次,村級河長每周巡河不少于1次。巡河路線、發現的問題及處理情況通過手機巡河APP及時上傳??h河長辦每月對各級河長巡河及問題處理情況在全縣進行通報。河長巡河制度,有力促進了河長巡河及河湖問題的解決。
2019年雞龍河縣級河長組織流域內各級河長進行了“深化清違整治,構建無違河湖專項行動”,清理違法建筑16處,整治企業違法排污53處,處理非法采砂2處,整治養殖污染58處,極大地改善了雞龍河流域的水環境。
目前,在各級河長的共同努力下,縣河長辦委托第三方評估認定的雞龍河流域200處水污染問題已基本整改完成,21處河湖“四亂”問題也都整改到位,水域空間得到清理,水環境惡化的趨勢得到遏制,水環境治理初見成效。
雞龍河水體質量差,除上游石泉湖水庫外,大部分河段水質為劣Ⅴ類。由于污染源點多面廣,污染治理必須堅持系統治理、流域治理的原則。為此,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2.1 凈化支流
a.增加污水處理設備。在雞龍河重要支流蘭花河、白馬河、石溝河等污染嚴重的河流上,增加了14處污水處理一體化設備,對流域內尚不能納入污水管網的社區、學校、醫院、村莊等排出的生活污水進行處理,削減污染物含量。經測算,14處污水處理設備每天可處理污水9450m3,每年可削減COD161.2t、氨氮22.3t、總磷2.4t,極大地改善了雞龍河水質。
b.建設生態塘。污水處理設備出水水質,僅能達到地表水Ⅴ類標準,為使水質進一步得到凈化,在各重要支流入雞龍河河口處,采用攔河壩截污、生態護坡及濕地植物栽植模式,新建了15處生態塘。根據各支流入河口處地形、水質等情況,在距離入河口處約1~2km范圍內修建2道攔河景觀壩,清理整治拓寬河道,形成人工生態濕地。根據生態適宜性、生物多樣性和景觀協調性原則,栽植水質凈化的植物,如在地勢較高處種植蘆竹、蘆葦、香蒲等挺水植物;水淺處栽種蓮藕、睡蓮、水蔥、芡實等浮葉植物;水深處配置菹草、金魚藻和苦草等沉水植物。生態塘工程不僅凈化了水質,使生態系統結構與功能得到修復,還美化了農村環境,取得了很好的生態效果[1]。
c.治理黑臭水體。雞龍河支流臥龍河上游、縣城金碧花園和金龍御景園兩個小區之間是一片狹長的河道,原來已打造為公園,有親水棧道、水上亭臺和綠化苗木,但由于疏于管理、常年淤積和污水溢流,已面目全非,變成茅草叢生的臭水溝,河道底泥季節性懸浮釋放,加劇了水體污染[2]。2019年對該段黑臭水體進行了整治:清理并運走了垃圾、雜草和黑臭淤泥;將匯入的污水導入污水管網,徹底消除污染源;清洗并維修了棧道、亭臺,補植了綠化樹木;長效管理是確保河道整治后不再重返黑臭的關鍵[3],為此,臥龍河縣級河長協調縣綠化管理部門落實了2名員工,負責該公園日常管護、保潔。
1.2.2 治理點源
a.整治工業排污口。據調查,雞龍河流域共有工業排污口17個,其中僅有2個排污口有排污許可證。對此,縣水利局會同縣生態環保局進行了聯合整治,關停非法排污口:對排污達標的,依法辦理排污許可后,允許繼續排污;對經治理后仍不達標的,不再允許排污。對重點排污口,責令排污單位限期依法安裝在線自動監測設備,并和生態環保部門的監測設備連網。
b.新建污水收集系統。嶺泉工業園位于雞龍河右岸、嶺泉鎮駐地東南3km處,是嶺泉鎮的工業聚集區,部分企業將工業污水經簡單處理后直接外排,COD、重金屬等污染因子嚴重超標,是雞龍河的重要污染源。為此,2019年縣財政投資120萬元,鋪設HDPE管道2.2km,建設配套泵房、蓄水池,將嶺泉工業園區內產生的工業污水、生活污水全部收集,輸送至西污水處理廠凈化處理。建成后,每天可向西污水處理廠輸送污水200m3,極大地減少了嶺泉工業園區污水對雞龍河的污染。
1.2.3 控制面源
據調查,雞龍河流域內有農田17.88萬畝,農業種植以小規模家庭種植為主,集約化程度低,土地利用強度大,化肥、農藥的使用量大,化肥、農藥殘余汛期隨降水滲出,是面源污染的主要來源。
a.推廣秸稈還田。秸稈還田是機械化作業下,集作物收割、秸稈粉碎、土地深翻、田面平整于一體的技術。秸稈還田可以增加土壤有機肥料,改善土壤結構,減少化肥使用量,減少秸稈堆積河道對水質的污染。為此,縣財政部門對農民購買秸稈還田機具予以補助鼓勵。據統計,2019年流域內秸稈還田4.20萬畝,減少化肥使用量約2100t。
b.推廣低毒、易降解農藥。由縣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會同縣農業部門,對農藥銷售網點進行不定期檢查,禁止銷售劇毒農藥和不易降解農藥。
1.2.4 消除內源
河流流經城鎮時,水質往往變差。恢復和提高河道的自凈能力,重點通過人工構建健康生物群落,維持水生態系統穩定平衡,從而實現河道水質及水景觀良好[4]。為此,雞龍河在治理污染時,有針對性地在河道水淺處栽植了水生植物,經過幾年的生長、發育、繁殖,現在已初具規模。這些水生植物可有效分解有機質,吸收污染物。
1.2.5 創新治污機制
建立形成環境資源區域生態補償機制[5]。莒南縣探索建立了生態補償機制,在雞龍河及其重要支流的鎮(街)交接斷面,設置了14處縣控監測點位,縣生態環保局一月一測,并根據各鎮(街)對水質污染的“貢獻”,征收生態補償金,倒逼相關鎮(街)切實履行水污染治理責任。據調查,自從實行該項制度以來,雞龍河及其支流水質有了明顯改善,且有逐漸向好的態勢。
生態防洪工程以提高雞龍河防洪標準、改善沿河生態環境為治理目標,東起莒南縣城隆山路,西至淮海路(嶺泉鎮前左山),河道長度13.9km,建設紅線最寬處為718.0m,最窄處126.0m。其中水面最寬處259.0m,最窄處80.0m,水域面積267hm2,占總規劃面積的42%,平均水深1.5m;兩岸綠化面積304hm2,占總規劃面積的48%;廣場、園區路、堤防等建筑物面積65hm2,占總規劃面積的10%。新筑堤防28.0km(20年一遇防洪標準),新建兩岸護砌16.1km、景觀溢流壩14座,新建大河南、良店2座橡膠壩;栽植喬灌木21萬株,種植地被及水生植物46萬m2,布置景觀石1.5萬t,建設小主題廣場18處,建設停車場11處,修建木棧道1.21km。該項目位于縣城新老城區之間,具有防洪、生態、旅游、休閑等功能,有效修復和提升了雞龍河水生態環境,引領了莒南縣北城新區發展。
a.河道確權劃界。河道邊界不清、管理范圍不明、土地權屬模糊,是導致河湖“四亂”的重要原因。為此,縣財政設立專項資金,從2017年開始對雞龍河進行現場勘測、地籍調查。目前已完成河道確權劃界,明確了河道管理范圍和保護范圍,并埋設了界樁。劃界成果建立了電子檔案,納入了河長制管理信息系統電子地圖和自然資源數據庫。河道確權劃界的完成,為雞龍河河道清障提供了法理依據,為今后的長效管理奠定了基礎。
b.編制岸線利用管理規劃。在河道確權劃界的基礎上,編制完成了《雞龍河岸線利用管理規劃》,規劃的編制為雞龍河落實分區管理要求、嚴格水域岸線用途管制提供了依據,具有重要意義。
c.設置濕地管理機構。為鞏固雞龍河治理成果,有效解決濕地無人管理、重建輕管的問題,縣編辦批復縣水利局組建雞龍河濕地管理機構,該機構有效行使了濕地日常巡查、監督、養護、保潔等職能。
雞龍河流域部分鎮、村河長工作積極性不高,有不按時巡河、巡河敷衍了事的現象,對發現的問題重視程度不夠,往往使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
近年來,縣委縣政府對雞龍河的水質非常重視,采取了多方面的措施進行了治理,取得了很大成效。但由于污染源復雜,目前,雞龍河上游石泉湖水庫(中型)水質為Ⅲ類,部分河段水質為Ⅳ類或Ⅴ類,大多數支流水質為Ⅴ類,個別支流水質為劣Ⅴ類。支流對雞龍河的水質影響較大,流域內河流水質還有待提升。
近年來,莒南縣結合防汛和城市建設,沿雞龍河兩岸修筑了多段堤防,提高了縣城的防洪能力,但雞龍河還存在防洪隱患。
a.存在無堤防或堤防標準低的河段。如澇坡鎮小嶺橋至東店頭橋段,河長5.0km,無堤防;省道225良店橋至沭河口段,河長7.0km,河堤是20世紀60—70年代修建的,已嚴重損毀,防洪標準不足10年一遇。
b.雞龍河上還有6座20世紀修建的漫水橋,近年來由于采砂取土,河槽下切,行洪時漫水橋宛如橫亙在河道的石墻,嚴重影響行洪安全。
c.部分區段河灘塌陷,造成水土流失和下游淤積,影響河勢穩定和堤防安全。
雞龍河沿岸村莊分布較多,部分群眾水環境保護意識不強,在河湖岸灘隨意傾倒垃圾現象比較常見,亂圈亂占也時有發生,污水直排入河也屢禁不止,因此,水域岸灘環境比較差。另外,雞龍河的河道治理,近年來更注重縣城周圍河段的治理,沿河偏遠村莊河段的治理還比較欠缺。
針對雞龍河流域部分鎮(街)、村河長工作積極性不高的問題,縣級河長和鎮(街)總河長要加強對鎮、村河長的教育培訓。一方面要加強理論學習,深刻領會上級的文件精神,認識到河道治理的緊迫性和重要性,提高政治站位;另一方面要走出去,實地考察,學習、感受好的典型案例,激發自身動力。同時,要嚴格考核問責。鎮(街)總河長也要加強對鎮(街)、村河長的績效考核,并細化量化考核內容,做到賞罰分明;對履職不力的,要對其誡勉談話,甚至追究責任或調離工作崗位。
提高河流水質,需要多方施策。?持續推動流域內新舊動能轉換,發展綠色產業,從源頭上減少污染排放;?對縣城西污水處理廠提質改造,使出水水質由現在的劣Ⅴ類地表水標準,提升至準Ⅳ類地表水標準;?對城區污水管網進行改造提升,修復老化破損管網,封堵溢流管網,同時做好管網延伸,做到污水應納盡納,杜絕偷排漏排;?按照規劃盡快落實流域內各鄉鎮的污水處理廠及其管網建設;?擴大秸稈還田面積,推廣有機肥,減少化肥使用量,推廣生物農藥,減少農藥污染;?防止養殖污染反彈,雖然目前由于非洲豬瘟,流域內豬存欄量不大,其他沿河畜禽養殖已基本清理完成,對水污染可以忽略,但從長期看,還應引起對豬養殖污染的重視,進行規范化管理。據調查,流域內無規?;B豬場。對小型養殖戶,一方面要對糞尿資源化利用,另一方面要落實屬地管理,加強監管,杜絕污水直排。
對于無堤或堤防標準低的河段,需按20年一遇的防洪標準修筑堤防。據統計,需新修堤防10.0km,改建堤防14.0km。另外需新筑護岸護灘18.0km,拆除雞龍河上阻水嚴重的6座漫水橋,按照50年一遇的防洪標準改建跨河交通橋。需要注意的是,因雞龍河貫穿莒南縣城、嶺泉鎮駐地,沿河也有多個村莊,堤防和交通橋建設,除考慮防洪功能外,還要綜合考慮交通、旅游及休閑等多項功能,護岸護灘不僅滿足行洪安全,還要滿足生態和景觀要求。
?通過電視、標語、廣播等多種方式教育和引導群眾提高水環境保護意識;?通過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結合垃圾治理、污水處理及廁所改造等村莊清潔行動,切實改善村容村貌,使村民感受到治理環境的益處,從而提高保護水環境的自覺性,成為水環境治理、保護和監督的主力軍;?把鄉村水域環境納入城鄉環衛一體化管理,配備河道保潔員,并加強日常管理和考核;?按照雞龍河岸線利用管理規劃,把村莊周圍的河道、灘涂逐步納入治理范圍,拓寬投資渠道,加大上級財政的支持力度,建設良好的水環境和水生態;?轉變常規水利工程的治河理念,將河道整治與園林景觀充分融合[6],打造適宜的水域陸域空間,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雞龍河河道治理,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不僅涉及上下游、左右岸,還涉及諸多支流;不僅有工業、農業、養殖業污水,還有生活污水;既要防止偷排、漏排,還要加強管網延伸、污水處理工藝提升;既要落實河長負責制,又要實行屬地管理,做到兩者有機統一;既要河長辦統籌協調、督導,還要水利、住建、環保等部門切實履職、依法行政。隨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深入人心,隨著河長制工作的大力推進,雞龍河變得水越來越清、岸越來越綠、景越來越美,將成為莒南縣河道治理的典范。